文|降噪NoNoise
張坤沒有想到自己入手的新能源車這么快就成了「板磚」。
幾天前,當張坤發現自己的威馬汽車配套軟件和App突然無法使用時,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恐慌而是如釋重負——自去年底威馬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時,他就開始給自己做心理建設,「這一天終于來了。」
2023年10月10日,威馬汽車宣告申請破產重組,此時距其發布第一款車型EX5不過短短5年。
威馬EX5 圖源:@威馬汽車
截至今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000萬輛。銷量極速攀升的同時,行業洗牌也被裝上加速器,像張坤一樣的「孤兒車」車主有可能越來越多。
在激烈到近乎瘋狂的行業內卷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生命周期已被無限壓縮,有的甚至比手機換代周期還短。與傳統車企不同,這些造車新勢力需要不斷通過市場反饋來快速試水,推陳出新。
消費者和品牌在享受著「速度與激情」的背后,也有可能成為這場產業變革中無人問津的一個注腳。
你以為的大額消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變成「風險投資」。尤其當電動車智能化速度加快,軟件平臺權重越來越高,風險系數也被不斷推高。
我們當然不能抱怨自己差了些運氣、或者沒看懂車企的財務數據,關鍵在于新能源售后服務破而未立的局面,是時候該作出改變了。
01、小二十萬的汽車,一夜變新能源“孤兒”
盡管威馬第二天就很快恢復了車機系統和網絡后臺的使用,但對于張坤等一眾車主而言,信任的崩塌從兩年前就開始了。
2020年初,張坤想要購入一臺新能源SUV,在他的記憶中,彼時可選的品牌其實并不多。而號稱自建工廠、創始人履歷光鮮的威馬在一眾新勢力中脫穎而出,「威馬當時打出了不限公里數的終身質保政策」,雖然感覺不太對勁,但他還是選擇了相信品牌信譽。
圖源:@威馬汽車
2022年初,陸續有車主發現,威馬以維保檢測的名義,在未告知車主本人的前提下,對車輛進行鎖定,調低了電壓和換電里程。
這一操作在當時的車主群里引起了很大反響。面對如此大的輿論危機,威馬并沒有拿出相應的政策,相反不回應,聽之任之,讓很多老車主寒了心。
自今年年初起,威馬汽車滑入破產邊緣,海南威馬4S店全部關門。由于聯系不上售后、沒有配件,2000多名海南車主遭遇保養維修難。開車上路開始變成一件心驚膽戰的事,他們生怕出事故后沒法修。
車主們一度寄希望于威馬自救成功。今年9月,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發微博稱「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紐約。好事多磨,靜待花開」。至于要磨多久,現在沒人知道。
此前在威馬眾多自救措施中,有一條是出海賣車。不過資深汽車從業者張子超看來,管理團隊所宣稱的各種補救手段已是無效決策,更像是一種「障眼法」。此刻,威馬的廠房和機器都已停工,沒有研發團隊,也不再生產任何新車。
威馬車機手機鑰匙停用
「我問過很多威馬的經銷商,他們手里沒什么庫存,也就是以威馬現在的庫存量,是沒法直接往海外賣車的,出海救不活威馬。」他說。
眼下車主最擔心的還不是車機和網絡停擺,「最難的是售后。」威馬停擺后,已被多個供應商起訴拖欠貨款。張子超了解到,給威馬供應配件的一些廠家已經把配件直接轉賣給銷售點,因為需求量太小,他認為那些廠家應該也不會再生產威馬各車型的相關配件了。
「要么靠途虎那種第三方平臺,要么自生自滅。」在一名博世前員工眼中,新能源「孤兒車」可選余地不多。
《降噪NoNoise》了解到,2019年之后,國產新能源車企的電池普遍由寧德時代供應,包括電池在內的多數車型的絕大多數配件都是通用的。有業內人士估計,百分之七八十的配件屬于這種情況。
但像威馬這種情況,一旦車型停產需要維修,要跑好多家店才能找到非通用型適配件。這些配件有兩個來源:全新庫存,以及拆車件。當廠商不再生產,這些配件就變成庫存狀態,通常要加價一倍,并且一件難求。
車主們根據公開數據估算,威馬創立5年,賣出10萬輛左右。
「孤兒車」車主們有苦難言。至于軟件更新,自然更是不敢奢望了。
02、薛定諤的售后服務
「孤兒車」的問題出在哪?如果參照傳統燃油車的行業慣例來看,答案不言自明。
首先看產品換代周期。燃油車車型基本三年一次小改款,六年一次大換代,消費者在購買前可以有個心理預期。但現在的新能源車,芯片、平臺、電池成為靈魂,產品更新速度也開始向消費電子看齊,有的產品可能一年一迭代,比智能手機的換機速度都夸張,且有時產品版本迭代消息公布得還很突然。
去年9月,理想ONE突然宣布停產,停產前幾月,這款車型始終保持著月銷過萬的成績。而在理想One近20萬車主中,落地不到一年的就超過了一半,很多用戶是在剛下訂單和等待交付的過程中收到了停產消息。
事后,這些車主所謂的維權也在新車銷量大漲的狂歡中,被逐漸淹沒。
華為智選賽力斯SF5車主也面臨過相似窘境。當時沖著華為首款智選汽車的招牌購買,華為2021年也確實對外宣稱過,要在2022年實現華為智選汽車銷量達30萬輛的目標。
賽力斯SF5 圖源:@賽力斯汽車
但華為與賽力斯的首次聯手,并不成功。很快,大量賽力斯門店進行重新裝修,不少門店的LOGO更換為「ATIO」的標識,不再展示賽力斯SF5,也不接受該車預訂。華為官方商城展示頁面也被替換成問界M5。
一位賽力斯SF5車主表示,在這個品牌都全面退出市場的大背景下,車輛保值無從談起,真正有需要的車主,沒有任何理由選擇高價購買SF5的二手車,而不是全新的問界M5。
最近受傷的還有M7車主。M7銷量遭遇滑鐵盧后,華為今年9月發布了智能化升級而售價大降的新M7,預售數據相當提振士氣,但不知道老M7車主心里是何滋味。
新能源車的產品特性和行業競爭環境大大壓縮了產品迭代周期,同時被壓縮的,還有售后服務能力。
在我國2005年開始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規定,汽車供應商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停產或停止銷售的車型,并保證至少10年的配件供應以及相應的售后服務。
一名燃油車車主告訴《降噪NoNoise》,他此前有一輛本田歌詩圖,雖然這款車早已經停產,但他去4S店還能繼續維修,用的都是原廠原車配件。只不過由于數量有限,價格比在售車型的相關配件要貴一些。
有汽車從業者表示,傳統汽車行業尤其是跨國車企,都有成熟的規則和機制來保證停產車型的售后服務,4S店是執行這個服務的載體。
但現在的新能源車仍處于起步階段,當品牌及其經銷商還在生死邊緣徘徊,規定和要求也就很難再約束其行為。畢竟許多新能源造車品牌的歷史也不過這短短三五年,而10年備件是一筆巨大的庫存成本,有多少車企能真正遵守規定,我們不得而知。
相似的劇情曾在消費電子領域上演,還記得幾年前的錘子科技嗎?當時羅永浩不光賣手機,還賣空氣凈化器,產品取名「暢呼吸」,但在錘子科技資金鏈斷裂后,空氣凈化器的用戶們很快發現,濾芯斷貨了,自己相當于3000多買了個「一次性空氣凈化器」。
而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電器、電子產品的廠商需要「保證在產品停產五年內繼續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問題的另一面是車企相關服務網絡的建設滯后。盡管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力強,迭代快,但多數車企仍處在盈虧平衡的邊緣,甚至出現「賣多賠多」的局面。在生存問題尚未解決的當下,想要銷售和售后兩手抓,并不現實。
所以新能源「版本孤兒」的問題,表面上看只是停產和迭代車型所帶來的車主損失和困擾,但實際上是售后服務體系改變帶來的挑戰。
「造車新勢力在這一點上,破而未立。」上述人士分析,特斯拉帶動下的汽車直營模式,讓新能源車企把售后服務、用戶數據、車主運營都抓在自己手中,這種「中心化」有利于維系品牌忠誠度、后期也更容易從軟件服務變現,但與此同時也積累了更高風險,一旦車企出事,車主基本權益難以保障。而傳統的經銷網絡屬于去中心化模式,4S店直接與車主對接,并承擔售后。
面臨極致內卷的行業困境,新能源車企的售后服務網絡始終薄弱,「終身質保」一類的服務承諾難以兌現。
比如威馬曾承諾電池衰減70%以下免費換新,終身免費保養,現在卻連品牌客服電話都沒人接了。
而包括蔚來在內的不少新能源車企對「三電終身質保」服務設定了條款,例如不能是二手車車主、不能是營運車、不能換非原廠備件、事故維修要在官方售后服務點進行等,違反以上任何一條,都將不能享受「三電終身保修」服務。
某種程度上,這些相對苛刻的售后條件,未嘗不是造車新勢力們能力不足的無奈之舉。
與之相對的是,在政策層面,新能源汽車售后政策標準尚不健全。比如,涵蓋了新能源汽車類目的新三包法在2022年才實行。行業內首部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規范《電動乘用車售后服務規范》自2023年1月1日才正式實施。
03、如何避免成為“韭菜”?
一家倒閉的車企,一款消失的車型,如何避開成為「永久韭菜」的命運,在這個模糊的時間點下,成為用戶和車主們要修煉的課題。
只選大品牌的忠告,是有一定隱形門檻的。預算成本就是其一。再者,行業競爭加劇后,新能源車企的生死節點越來越密集,主流到小眾的轉變,有時僅短短一兩年。
威馬汽車溫州基地 圖源:@威馬汽車
以威馬2018年的開局,多少人能想到當下局面呢?當時比亞迪都還在徘徊。
去年5月,因為公司業務需要,汽車大V蒙蒙購買了8臺威馬汽車,不到一年時間,這幾臺車紛紛出現故障。其中一臺在遭遇嚴重事故后,威馬4S店以沒有配件為由,推脫了維修責任,最終只賠償了4萬元。
蒙蒙告訴《降噪NoNoise》,眼下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手中剩下的威馬還能不能賣出去,以威馬目前的風評,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愿意接手,「你知道大家現在怎么調侃威馬的車標嗎?三長兩短。」
這種長久的擔憂和焦慮正在轉化為一種麻木。「畢竟對于一個上市企業來說,它的倒閉和退市,根本不是一個車主能決定的,我們又能做什么呢?」
另一名前威馬車主自嘲是資深韭菜。他之前買過鈴木,買后沒多久,廠家也倒閉了。今年8月,他賣掉了威馬,咬牙加錢換成了小鵬。因為他再也不想承受戰戰兢兢的那種狀態了。
當下威馬、恒馳車主們,大概會羨慕2018年樂視手機的用戶們。
同樣是一地雞毛,在公司業務停擺、老板失聯、樂視手機被砍一年后,幾百萬手機用戶驚喜發現,EUI系統等來重大更新,增加了當時正流行的人臉解鎖,還去掉了手機里擾人的「原生」廣告。
那次更新也是樂視手機工程師與用戶的最后告別。他們在公司砍掉手機業務后,仍堅持了近一年時間,完成了最后一次系統升級,然后,各奔東西。
圖源:@梁軍微博
在請求原樂視手機高管梁軍幫忙微博轉發這條消息時,除了「舊機換新顏」的口號,他們還配了幾句有點煽情的文案:「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這句話,也送給威馬創始人沈暉以及其他有待狂補售后課的造車新勢力吧。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坤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