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鰲頭財經 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南、北緯40°—50°之間的溫帶草原,被認為是優質奶牛飼養帶,全球最好的牧場、乳制品產地大多集中于此。
內蒙古、新疆、東北、河北并稱為中國的“四大黃金奶源帶”,而內蒙古和新疆的牧地面積位居全國前二。內蒙古孕育了伊利(600887.SH)、蒙牛(02319.HK)兩大乳企龍頭,二者均躋身全球乳業前十強。
然而,中國第二大牧區新疆,卻沒有走出一家全國叫得響的乳企。“新疆奶王”天潤乳業(600419.SH)至今要走出新疆也是戰戰兢兢。
近四個月,天潤乳業的股價跌了30%,目前的市值僅為39億元左右,相較伊利的1689億元市值,堪稱遙遙落后。
持續加碼新疆的“奶王”
天潤乳業穩坐“新疆奶王”寶座,且在不斷加碼布局。
天潤乳業是通過持續并購重組做大的。
天潤乳業成立于2002年。2007年,其整合了烏魯木齊農墾乳業集團, 2010年收購了沙灣蓋瑞和沙灣天潤生物兩家企業。
2013年,A股上市公司新疆天宏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置出新疆天宏全部資產與負債,置入新疆天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6.80%股權,更名為天潤乳業,主業由造紙變更為乳制品加工企業。
借殼上市后,天潤乳業加快產業布局,在開展乳制品加工的同時,積極向上游牧業延伸,向下拓展銷售網絡。2015年,公司收購天澳牧業100%股權,2018年設立銷售公司,形成牧業、乳業和銷售三大板塊產業布局。
截至2022年底,天潤乳業共擁有天澳牧業、沙灣天潤、天潤烽火臺、天潤沙河、天潤北亭、芳草天潤、巴楚天潤7家奶牛養殖企業,18個規模化養殖牧場、4.4萬頭存欄奶牛,全群平均單產10.5噸。
天潤乳業的產品線及品牌不斷豐富。目前,旗下主要為“天潤”“蓋瑞”及“佳麗”三大品牌,產品主要分為低溫酸奶、常溫UHT奶、奶啤及常溫乳飲料等。
與自身相比,天潤乳業的經營業績持續增長,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6.27億元增長至24.1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從1.40億元增長至1.97億元,營業收入、凈利潤三年分別增長48.13%、40.71%。
從營收結構方面看,公司產品類型覆蓋常溫、低溫兩個大類,常溫產品以UHT奶系列為主,其次為奶啤等乳飲料系列,低溫產品主要以低溫酸奶為主,還包含有少量的巴氏奶。
在新疆市場,天潤乳業是絕對“王者”。公開信息顯示,其在新建區域的市占率約為40%,被稱為“新疆奶王”。
天潤乳業還在大舉布局新疆市場。今年4月,公司出資3.26億元收購新農乳業100%股權。新農乳業主要從事乳制品加工銷售、奶牛養殖、鮮牛乳收購及銷售業務,擁有1個乳制品加工廠及8個自有及租賃牧場,現有6大系列40余種產品,其中純牛奶產品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產品銷售區域主要為新疆阿拉爾地區、浙江及珠三角區域等。
天潤乳業曾表示,收購新農乳業,將提升公司自有奶源比例和乳制品加工產能保障,在鞏固疆內行業優勢地位的基礎上擴大疆外市場占有率,且獲得奶粉生產資質。
今年9月28日晚間,天潤乳業披露發行可轉債修訂稿,公司擬募資不超過9.9億元,除了2.7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外,7.12億元募資用于年產20萬噸乳制品加工項目,項目建設地點仍然在新疆。
持續加碼新疆區域布局,天潤乳業在新疆的龍頭地位將日益穩固。
不過,近年來,天潤乳業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2016年,公司綜合毛利率超過30%,2019年為27.13%,2022年降至17.89%。
行業競爭加劇疆外迎挑戰
盡管已經稱霸新疆市場,但在中國乳業市場,天潤乳業還屬于籍籍無名之輩。
在中國乳業市場上,伊利、蒙牛兩家龍頭穩居第一梯隊,光明(600597.SH)、新乳業(002946.SZ)、君樂寶、三元股份(600429.SH)等區域乳企位居第二梯隊,天潤乳業勉強算得上第三梯隊。
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0年,內蒙古兩大乳企伊利、蒙牛在乳制品市場的合計市占率達48.0%。天潤乳業作為新疆乳業龍頭,在全國的市占率僅為0.6%。
遍地牧場和奶牛,手握大片“黃金奶源”的新疆,為何未將天潤乳業培育成一家真正的全國知名的乳制品企業?
伊利、蒙牛早已走出了內蒙古,全國布局,而天潤乳業固守新疆,雖然積極“出疆”發展,但速度有些慢。
以伊利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華北、華南、華中、華東、其他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27.10%、25.31%、18.75%、15.97%、12.03%。同期,天潤乳業疆內、疆外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55.34%、44.43%。
天潤乳業在疆外市場采取了常溫乳制品為主的策略,低溫乳制品保鮮時間短、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對運輸條件的要求高,因此可獲得更高的溢價。但對于天潤乳業而言,受運輸條件及成本影響,公司不得不選擇利潤相對較低的常溫乳制品作為疆外主推產品類型。
當然,盡管疆外主推常溫乳制品,但相對疆內,天潤乳業的綜合毛利率相對要高出許多。
分析人士稱,天潤乳業已經錯過了中國乳業發展的黃金期,伊利、蒙牛就是在乳業黃金期走向全國的。天潤乳業疆外發展面臨的挑戰是,中國乳業的供給與消費在地理上存在明顯的錯配,70%的牛奶產自黃金地帶,但70%的牛奶消費卻集中在北京和東南沿海城市,這種地理上的供需錯配是新疆奶企很難走出新疆的核心原因之一。
天潤乳業加快疆外產線布局。2021年,天潤乳業和山東齊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天潤齊源乳品有限公司,天潤乳業持股51%,合作項目包括牧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及乳制品銷售。
根據天潤乳業公告, 未來,天潤齊源生產的乳制品將直接以山東當地奶源作為原材料。
按照這樣的生產加工模式,天潤齊源如何保留產線產品的新疆特色將是其面臨的首要問題。
此外,行業競爭明顯加劇,區域乳企動作頻頻。2020年6月,新乳業收購福州澳牛55%股權,將福建低溫奶優勢品牌收入囊中。當年,又收購了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100%股權,獲得寧夏暢銷乳品品牌。至此,新乳業將東南、西南、西北市場串聯在一起,跨區域發展跡象明顯。
光明乳業也收購了青海小西牛乳業,將市場拓展至西部。越秀集團參與輝山乳業重組后,提出將輝山建設為東北地區低溫奶領先品牌的目標,還宣布完成華南風行乳業、華北長城乳業和東北輝山乳業的全國性業務布局計劃。
乳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天潤乳業手握“黃金奶源”,但“出疆”動作較慢,優勢不明顯,想要真正“走”出新疆,成為全國知名的第一梯隊乳企,仍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