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張海今年話不多。
10月20日下午,張海第一次以萬科集團聯席總裁的身份出現在萬科一年一度的媒體交流會上。主要負責萬科集團開發經營本部業務的他,這次強調了“變化”,萬科要“推動變化,成為變化。”
首先是客戶的“變”。張海表示,行業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客戶也不例外,這會反映到萬科未來對產品的溝通。“當前是一個效率市場,客戶對效率的要求會更高,另外一點就是對品質的要求更高,且要求更多元化,包括包戶型、室內裝標、景觀、配套設施、物業服務在內的綜合體驗。”
如果從考試角度來講,就要求企業從單項冠軍到全能選手。以前60分的標準,現在則提高到80分的及格線,包括投資研判、客戶洞察、產品定位、操盤效率等關鍵環節都要覆蓋。
因此,當下的開發企業需要從尋找客戶、產品定位和操盤效果,一氣呵成,要求專業合力是穩定的,系統是最優的。這樣才能贏得寶貴的客戶。“我們在考慮一個產品的時候,它的顆粒度已經精細到以前任何一個時代都沒達到的狀態,這對我們來說,某種意義上說是種倒逼的能力。”
萬科還要下基本功。張海指出,“練”是核心,基本功就是業務和管理的基本動作,把基本功扎實練好,就能產生新的價值。所謂基本功,首先是按期、保質地將產品交到客戶手中。
具體到交付問題,張海在交流會上透露,2023年全年萬科計劃交付28.9萬套,建筑面積共3637.3萬平方米,今年1-9月份住宅(含公寓)交付了約15.71萬套,其中有153個項目實現“交付即辦證”。張海對交付的標準是,既要按期交付,又要保質交付。
張海也承諾,第四季度萬科將全力以赴把剩余的項目如期保質交付,“這是我們基本的工作量,大概這個數字預計明年就會降下來。”
還有一個“變”是銷售方式的變化。據張海介紹,萬科也在直播看房、線上客戶面對面等方面積極開展探索,以滿足客戶新的需求。
不僅如此,萬科在社區商業方面也不斷下功夫。截至目前,萬科全國在建大型綜合住區項目超過40個,社區商業從以前的基本生活配套設施成為了功能場景更加豐富多元的“小鎮活力中心”。
張海重點介紹了杭州良渚文化村玉鳥集,今年剛開業,由開發團隊、商業店鋪主理人和村民參與共建共創,不僅對社區商業的空間和內容進行了創新,同時也升溫了社區內的近鄰關系。
在萬科開發經營本部的總部所在地上海,近期剛入市不久的新項目嘉定理想之地,張海較為認可。這是萬科在上海嘉定落地的首個活力、低碳、智慧的“未來城市理想單元”,目前已全期開工建設,將在2025年竣工,張海稱該項目將成為萬科在低碳、智慧等技術場景應用的實踐樣本。
反映到市場層面,理想之地三期隨上海第九批次新盤入市,共推出385套房源,均價50660元/平方米,入圍比1.3,將于10月25日開盤。該項目在前兩次入市創下“千人搖”成績后,最新批次實現認購量破千,入圍分為67.81。
在張海看來,萬科這些年的種種探索與實踐,都是“推動變化,并成為變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