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消費財研社
“淡季做價格,旺季做市場”似乎已成為高端白酒的常規操作。然而,偏有白酒企業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據媒體報道,酒鬼酒發布通知稱,自10月10日起對全國市場所有產品停止接收銷售訂單,公司這一舉動也被廣大投資者所關注。
據酒鬼酒相關工作人員最新回應,“公司此次主要針對的是‘酒鬼’系列產品,主要是為了整頓‘酒鬼’系列產品的市場秩序,提高市場規范性,提升產品價格,為接下來的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開門紅工作打基礎。”
此消息一出,酒鬼酒股價連跌兩天,截至10月16日收盤,酒鬼酒報78.14元/股,總市值353.9億元,較10月12日收盤下跌8.84%。10月16日下午,酒鬼酒跌超4%,股價創階段性新低。
冒著股價下跌的風險,酒鬼酒為何還要堅持在白酒銷售旺季選擇停售呢?
價格倒掛與廠商聯盟模式存患,酒鬼酒全國停售以整頓市場
2023年是酒業復蘇、去庫存的關鍵之年,多家白酒企業從一季度起就有控貨動作。例如汾酒大范圍停貨;瀘州老窖宣布實行瀘州老窖1952產品配額制并計劃上調相應產品價格;洋河宣布停止接收全國經銷商客戶夢之藍M6+產品訂單。除此以外,伊力特、仰韶等區域酒企也放出部分產品停貨或提價的信息。
新消費財研社了解到,酒鬼酒旗下產品停止接單也并非首次。今年7月,湖南內參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向經銷商等發布通知,7月10日起停止接受52度500ml內參酒銷售訂單,而“內參”是酒鬼酒的高端品牌線。
如今,酒鬼酒再次在銷售旺季停止接單,背后映射出酒鬼酒如今面臨嚴重的“價格倒掛”難題。所謂價格倒掛,指的是白酒產品實際售價低于廠家的建議零售價。
據了解,500ML的酒鬼酒52度內參建議零售價為1499元,出廠價1050元,經銷商出貨價750元,價差高達300元。
事實上,目前的白酒市場中,包括瀘州老窖、習酒、古井貢酒、郎酒等知名白酒品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銷售價格跌幅從300元到400元不等。
酒鬼酒對投資者表示,當前形勢下,有些地方會出現甩貨、竄貨的現象,本次停止接收銷售訂單,是對這些現象進行整頓,會有利于公司產品價格的穩定。這只是短暫性的一個動作,根據不同區域的整頓完成情況,公司會重新開始恢復接單。
此外,“廠商聯盟”銷售模式存患也是酒鬼酒旺季停售的原因之一。
回顧公司發展歷史,酒鬼酒作為早期高端白酒品牌,過去二十年大股東頻繁變動,管理經營波動較大。隨著“靈魂人物”王錫炳的離任,酒鬼酒的發展走上了下坡路,曾面臨過業績虧損的困境。2015年,隨著中糧集團入主,公司經營情況趨于穩定,近些年改革效果逐步明顯。
為加快渠道賦能,實現營銷能力最大化,酒鬼酒實施“廠商聯盟”的銷售模式。
具體來看,為拉動內參銷量增長,酒鬼酒2018 年 12 月成立內參酒銷售公司,獨立運作內參品牌,構建廠商價值一體化營銷模式。酒鬼酒以出廠價將內參酒賣給內參酒銷售公司,再由內參酒銷售公司以差價銷售給一級經銷商。參股經銷商可以從銷售公司得到分紅。
廠商聯盟的銷售模式未必不是一把“雙刃劍”,正是在這種模式下,內參酒一度出現了嚴重的竄貨問題。所謂“竄貨”,是指同品牌的某區域經銷商將產品賣到了其他代理區域,很容易造成產品市場價格混亂。
而區域竄貨和價格倒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酒鬼酒的市場生態。今年4-5月,酒鬼酒已經處罰了29家經銷商,扣除他們的批次管理基金和合同保證金違約金。對此酒鬼酒回應稱,對經銷商的竄貨行為,嚴格按合同簽訂的處罰規定執行。
“通過第一季度、二季度以及第三季度的數據反饋,酒鬼酒也看到了這個模式的弊端,或者說其以往存在的問題。所以酒鬼酒現在應該是斷臂止血,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維護或者復蘇。”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酒鬼酒整個庫存可能到明年的上半年才有可能得到緩和,今年估計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旺季,應該也只能減少一部分的庫存。”
此前,酒鬼酒也提到,公司今年工作重心是降低庫存,同時也會整頓經銷商,如果經銷商出現合同違約,肯定會有一定的懲罰。但產品不會調整,主打的產品還是那幾款。
上半年全線產品營收大幅下滑
產品的市場投放量超過消費能力、供需關系失衡,就會造成價格倒掛。而今年上半年,酒鬼酒還面臨著業績疲軟、庫存過高的難題。
進件上半年,酒鬼酒不僅業績不太盡如人意,且全線產品營收均有較大幅度下滑。
上半年酒鬼酒實現營收15.4億元,同比下降39.24%;凈利潤4.2億元,同比下降41.23%。其中,“內參”系列營收4.4億元,同比下降31.67%,營收占比28.64%;“酒鬼”系列營收8.5億元,同比下降42.46%,營收占比54.88%;“湘泉”系列營收0.36億元,同比下降76.39%,營收占比2.34%。
反觀2018年至2022年,無論營收還是凈利潤,酒鬼酒都處于雙位數增長狀態,營收從2017年的不到9億元達到2022年的40.5億元,凈利潤也從2017年的不到2億元達到2022年的10多億元。
在此之前5年業績均實現高速增長的酒鬼酒,如今卻遭遇“滑鐵盧”。
對于酒鬼酒業績下跌的原因,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分析認為,一方面是存量擠壓市場環境下,酒鬼酒區域品牌價值無法支撐目前超高端的產品結構,市場承壓環境下動銷率降低;另一方面是行業調整周期,酒鬼酒過去過快過高的增長與全國化使得企業發展基礎薄弱,在名酒與區域酒企雙重擠壓下庫存過高,價格倒掛,影響渠道與消費者信心,拉低了企業利潤,這反過來又影響了企業的品牌信譽與形象,形成惡性循環。
在蔡學飛看來,鬼酒全國停貨是為了通過減少產品供給來維持市場銷售秩序,維持內參酒鬼酒等產品基本價格底線,酒鬼酒需要通過控貨來重新平衡供需關系,從而維持價格體系,重塑市場銷售與消費信心,從而來保障品牌高端形象。停貨說明酒鬼酒目前銷售形勢依然嚴峻,反映出渠道銷售積極性不高,市場存在萎縮衰退風險。
價格倒掛與竄貨的背后,酒鬼酒產品庫存“壓力山大”。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該公司酒鬼酒銷量5439噸,但成品酒庫存5708噸,其中內參系列、酒鬼系列占據最多,期末庫存量分別為1344噸和3167噸。
此外,上半年酒鬼酒的存貨為14.1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了17.27%。
在業內人士看來,酒鬼酒庫存的積壓與其盲目高端化有關,酒鬼酒是最近幾年盲目高端化區域酒企的典型代表,以內參、酒鬼酒為代表的產品結構升級過快,其虛高的價格、薄弱的市場以及區域品牌形象的不足都是導致過高庫存的原因。
蔡學飛表示,過去幾年酒鬼酒品牌價值無法支撐企業過快過高的增長,導致行業增速放緩后酒鬼酒的渠道承壓較大,庫存過高,價格倒掛現象嚴重。酒鬼酒需要通過控貨來重新平衡供需關系,從而維持價格體系,重塑市場銷售與消費信心,以此保障品牌高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