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距離美國眾議院前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被自己人趕下臺已過去兩周多,本輪巴以沖突也進入第二周,但美國眾議院依然沒有選出麥卡錫的接班人。
沒有議長的眾議院無法通過任何法案,包括總統(tǒng)拜登宣布的對以色列和烏克蘭援助。
10月18日,美國反戰(zhàn)猶太團體的數(shù)百名抗議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外,呼吁以色列和哈馬斯停止沖突。約400名抗議者沖入國會大廈的圓形大廳高呼“立即停火”、“讓加沙活下去”,警方隨后逮捕了近300人。

在反戰(zhàn)猶太團體抗議當天,眾議院在國會大廈就議長人選進行第二輪投票。前總統(tǒng)特朗普支持的極右翼代表、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喬丹(Jim Jordan)第二次失利,并且同樣是遭到共和黨自己人反對。
目前共和黨是眾議院多數(shù)黨,占221席,民主黨占212席。在周三的投票中,喬丹僅拿下199票,多達22名共和黨人沒有選擇喬丹。要想出任議長,喬丹需要獲得217票。民主黨的212票則全部投給了該黨候選人、眾議院民主黨領(lǐng)袖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
在周二的第一輪投票中,民主黨依然全體選擇了杰弗里斯;沒有選擇喬丹的共和黨人有20人,比周三的第二輪投票還少兩人。
雖然遭到黨內(nèi)接連反對,但喬丹不打算退選。周三的投票后,喬丹宣布將繼續(xù)與共和黨人談判,“繼續(xù)努力”。
在喬丹之前,眾議院多數(shù)黨領(lǐng)袖、共和黨傳統(tǒng)保守派議員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獲得了議長候選人提名。也是由于黨內(nèi)的反對聲,他隨后宣布退出議長爭奪。
相比斯卡利斯,喬丹是一個更具爭議性的人物。
周三的投票后,眾議院多名共和黨人向媒體爆料,稱自己和家人因為不支持喬丹遭到了喬丹支持者的恐嚇。內(nèi)布拉斯加州眾議員培根(Don Bacon)之妻收到了恐嚇短信,短信警告如果不支持喬丹,培根“之后將永遠無法任公職”。
艾奧瓦州眾議員米勒-米克斯(Marianne Miller-Meeks)在第一輪投票中支持喬丹,但在第二輪投票改投了其他共和黨人。米勒-米克斯稱她因為改投他人收到了“死亡威脅”和多個恐嚇電話。
喬丹立即否認與恐嚇行動有關(guān),他在X平臺發(fā)文譴責所有針對議員的恐嚇行為。反對喬丹的弗吉尼亞州共和黨人基根斯(Jen Kiggans)直接宣布,恐嚇和威脅都不會改變她的立場。
在眾議院共和黨人中,喬丹是極右翼派的代表人物,為眾議院共和黨強硬保守派“自由黨團”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自由黨團”源于2010年的茶黨運動。茶黨黨團由共和黨保守派議員組成,堅決反對建制派,主張減稅、大幅削減政府支出。“自由黨團”與茶黨黨團訴求如出一轍。
“自由黨團”與共和黨建制派的爭端曾導(dǎo)致眾議院前議長、共和黨人博納(John Boehner)在2015年辭職。博納當時把喬丹稱為“立法恐怖分子”。
“自由黨團”在麥卡錫的議長之路中扮演了關(guān)鍵角色。正是由于“自由黨團”的反對,麥卡錫在經(jīng)歷了五天的破紀錄式投票后才得以出任眾議院議長。
在9月的聯(lián)邦政府停擺危機中,“自由黨團”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以“自由黨團”為代表的共和黨強硬保守派堅決要求將聯(lián)邦政府的可自由支配支出減至1.47萬億美元,也就是2022財年水平。
民主黨人認為攻擊民主黨才是喬丹的主要工作,而非作為一名議員推動立法。美國媒體統(tǒng)計顯示,自從2006年進入國會以來,國會通過的法案中沒有一項是由喬丹參與提出。他也被評為眾議院共和黨人中立法效率最低的議員。
統(tǒng)計還顯示,在過往的債務(wù)上限僵局投票中,喬丹大部分時間都投出反對票、拒絕提高債務(wù)上限,僅在2013年投出贊成票。喬丹目前擔任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他也是對拜登開啟彈劾調(diào)查的主力。
在主張大幅削減政府支出、反對墮胎、提倡持槍自由、支持收緊移民政策、與民主黨作對同時,喬丹也反對美國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援助,認為美國政府應(yīng)該把錢用在國內(nèi)。
與特朗普的風格類似,喬丹是眾議院中曝光率最高的共和黨人之一。從2017年至今,他在保守派媒體陣地福克斯新聞中露面565次,是福克斯新聞最愛采訪的國會議員。

與建制派共和黨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喬丹是特朗普的鐵粉。特朗普在任上遭彈劾時,他是極力維護特朗普的代表,特朗普也曾為他頒發(fā)“總統(tǒng)自由勛章”。與特朗普一樣,喬丹也拒絕承認2020年總統(tǒng)大選結(jié)果。
眾議院特別委員會對2021年國會山騷亂的調(diào)查認為,在特朗普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jié)果的計劃中,喬丹扮演了重要作用。當時眾議院由民主黨控制,特別委員會計劃就國會山騷亂開始前喬丹與特朗普的通訊內(nèi)容對喬丹進行問詢,但喬丹拒絕參加。
反對喬丹出任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人大部分為中間派,他們認為喬丹的極右翼立場不適合擔任議長。共和黨內(nèi)的反特朗普人士則不滿喬丹對特朗普的“無腦”支持。
眼看眾議院的僵局無解,部分共和黨人開始考慮給臨時議長、眾議院金融服務(wù)委員會主席麥克亨利(Patrick McHenry)賦予更大權(quán)力,允許他行使議長的部分權(quán)力,讓眾議院就美國對以色列援助等迫切問題投票。
麥克亨利是麥卡錫的盟友,參與了麥卡錫與民主黨的債務(wù)上限和臨時支出法案談判。截至目前,麥克亨利沒有展現(xiàn)出想獲得更多權(quán)力的意愿,他此前也拒絕參加議長競選。
即便麥克亨利有意出任議長,與麥卡錫一樣,他之后也會面對極右翼派共和黨人的施壓、隨時有下臺風險。
當?shù)貢r間周四,眾議院將就議長人選進行第三輪投票。今年1月,麥卡錫在經(jīng)過15輪投票后才得以出任議長。
美國的臨時支出法案將在11月17日到期。如果作為極右翼代表的喬丹出任議長,共和黨與民主黨就新財年支出的斗爭勢必將更加激烈,聯(lián)邦政府將再次處于停擺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