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百億險企隊列,或添新人。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泰人壽”)最新公告,擬增發52.04億新股,每股認購價格約1.8元/股,由物產中大(600704.SH)等4家新入股東認購,增資金額93.73億元,信泰人壽注冊資本或由50億元增至102.04億元。
近年來,信泰人壽股權頻現調整,在2022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現身的股東,已有7家在至今約一年時間中悄然離場,同時,存款保險基金和保險保障基金則入局各自拿下信泰人壽34%股權。若此次增資獲批,信泰人壽股權結構,將進一步重塑。
4家“浙江籍”國資股東斥資近百億入局
根據公告,信泰人壽在召開的2023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注冊資本及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同意公司增發新股52.04億股,每股認購價格為1.8011元/股,公司注冊資本將由50億元變更為102.04億元。這也就意味著,信泰人壽此次新增注冊資本52.04億元,增資金額為93.73億元,此次新增注冊資本全部由4家新增股東認購。
其中,物產中大增資金額60.65億元,增資后持股比例達到33%,逼近第一大股東持股頂格線。杭州城投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6.54億元,持股比例9%。杭州蕭山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蕭山錢江世紀城股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出資10.29億元、6.25億元,對應持股比例分別為5.6%、3.4%。
據藍鯨財經了解,信泰人壽此次增資擴股是在監管指導下進行。引入的4家新股東,也均為具有實力的國資企業。
其中,將躍升為信泰人壽第一大股東的物產中大,為浙江省政府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上市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其主營業務包括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金融服務和高端制造,連續13年位列世界500強。
在金融服務板塊,物產中大著力打造綜合金融協同發展新模式,2022年公司金融服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13.01億元,同比增長14.10%,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億元,旗下金融機構包括物產中大期貨、物產中大財務、物產中大融租等。
對于增資入股信泰人壽,物產中大表示,將有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的金融產業布局,推動保險資金跨周期、低成本優勢與公司養老服務產業的緊密結合,探索時間“養老+保險”的業務模式,助力共富養老產業發展。此外,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基礎上,推動保險投資業務與公司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及新興產業投資融合發展,穩步提升公司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部分股東對增資議案表現“消極”
成立于2007年5月的信泰人壽,注冊于浙江杭州,也是浙江省首家法人壽險公司。在物產中大對信泰人壽的盡調結果中顯示,信泰人壽主營傳統壽險、分紅壽險、健康險等壽險產品,業務渠道以銀保渠道為主,經代和個險渠道為輔。目前擁有3家子公司、18家分公司、79家中心支公司及下屬分支機構、162家四級機構,基本覆蓋經濟發展相對活躍、保險深度較高的保費大省。截至2023年6月底,信泰人壽資產總額2217.75億元,負債總額2200.16億元,投資資產規模約2000億元。
據信泰人壽償付能力報告,2023年第二季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98.55%,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16.72%。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339.6億元,同期凈虧損4.63億元。
近年來,信泰人壽股權曾出現動蕩,昔日股東曾因所持股權質押給包商銀行而被暴雷風波波及。2021年,信泰人壽股權結構進行大手筆調整,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華升物流有限公司、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家老股東退出,同時引入天津大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有限公司、景成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新股東。
據2022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信泰人壽當時股東之列中包含天津大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九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遠洋資本有限公司、景成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吉林省九洲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15家股東。其中天津大田供應鏈持股9.95億股,九盛資產持股9.9億股,遠洋資本持有7.45億股,為信泰人壽前3大股東。
此后的報告中,信泰人壽并未披露股東結構情況,但從最新披露的增資公告中透露的股東持股情況來看,已調整為,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各自持股34.7%,原股東中,天津大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有限公司等7家股東均已退出,僅剩持股9.9億股的九盛資產和7家持股比例集中于0.2%-2.5%的小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仍在股東之列的九盛資產和部分“老股東”,在此次信泰人壽的增資項目中卻表現“消極”。信泰人壽表示,在審議增資議案的臨時股東大會中,出席股數為46.49億股,占總股份的92.97%,也即有持股7.03%的股東并未出席,對應看來,或是連云港同華文化、電聯控股集團等5家股東并未出席。
同時,對于變更注冊資本的議案,有9.9億股反對,對照股權來看,或為持股19.8%的九盛資產。若此次增資方案通過后,九盛資產持股比例將稀釋至9.7%,成為信泰人壽第4大股東。
此外,目前列居信泰人壽第一大股東的存款保險基金和保險保障基金所持股權也將分別稀釋至17%,并列信泰人壽第二大股東。
“如增資方案落地,國資股東的入局,將有利于解決信泰人壽此前股權不穩的問題,助推公司安穩經營。物產中大將成為信泰人壽第一大股東,在戰略和經營方面將掌握一定話語權”,保險業內人士向藍鯨財經分析道。
“國資主導,有利于增強信泰人壽實力和信用,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向藍鯨財經指出,“對于原股東而言,增資后將出現股權稀釋,對公司的影響力也將削弱,由此可能導致對增資議案的消極對待。但部分股東不參會和投反對票,只要不超過章程規定的比例,應該不能阻止議案的通過。”
今年9月26日,物產中大曾公告關于參與增資入股信泰人壽的提示性公告,提及擬以自有資向信泰人壽增資不超過60.65億元。同時物產中大表示,公司提名董事不超過董事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公司對信泰人壽不構成控制,信泰人壽不納入本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本次交易涉及原股東和潛在股東較多,具體事宜尚待交易各方進一步協商、推進和落實,存在不確定風險”,物產中大也強調道,本次交易尚需取得浙江省國資委等主管部門的批準或同意,尚需提交公司董事會審議,尚需上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審批股東資質,尚需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或國家反壟斷局,以屆時審查機關情況確定)關于經營者集中的審查,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