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真的只要九個月,ABC電池成本就能追平TOPCon? 愛旭股份宣布降本時間表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真的只要九個月,ABC電池成本就能追平TOPCon? 愛旭股份宣布降本時間表

顛覆性創新,要么成先驅,要么成先烈。 同樣,愛旭,要么一戰封神,要么一蹶不振。

文|趕碳號

多年以前,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和當時還在傳統媒體工作的趕碳號說了這樣一句話: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就是先烈。

大千商業世界,多數情況下往往是實用主義至上,生存、賺錢是企業和企業家的王道。顛覆式創新,真的太難了,幸運的話是一戰封神,不幸的話就是一蹶不振。

光伏,當下正經歷一場N型技術革命。在TOPCon、HJT、XBC三條技術路線中,XBC被公認技術難度最高。但是,出貨量行業前三的專業化電池片企業——愛旭股份,卻堅定地要闖這座獨木橋。

對于愛旭股份的ABC,趕碳號實際上一直持保留態度——主要是因為能夠獲得的公開信息實在太少。但最近以來,確切說是從今年SNEC以后,愛旭股份給外界的直觀感受仿佛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信息披露越來越詳細,公司底氣也越來越足。

這些變化,從內部說,可能和ABC本身的產品、技術、市場、客戶有關,也可能和光伏一哥隆基綠能高調宣布挺進BC有關。不管怎樣吧,因為隆基的加入,愛旭終于從此不再孤單。

愛旭ABC德國酒莊分布式項目

最近,愛旭股份披露了自己ABC組件的銷售價格:平均單瓦不含稅收入2.20元。更讓同行們多少有些震撼的是,愛旭公開宣布,到2024年6月,ABC電池+組件的成本,將會與TOPCon打平。

敢于自曝銷售價格,并且敢于立下降本時間表,這不僅僅需要勇氣和信心,更加需要實力。

01、連續七個月霸榜,黑馬能否變白馬?

2023年3月、9月組件轉換效率TOP10;來源:TaiyangNews

9月14日,TaiyangNews發布9月全球組件最高效率排名,共有51款組件產品上榜。愛旭ABC組件以24%的轉換效率位列榜首。事實上,這已是愛旭的ABC連續第七個月來排名第一。

TaiyangNews的組件效率排行榜,一向比較嚴謹,僅收錄組件廠商自主研發、且已量產出貨的產品。

今年3月,當ABC首度問鼎組件效率排行榜時,TaiyangNews這樣寫道:“Aiko Solar 創造了歷史,推出首個轉換效率超過 23% 的商用光伏組件系列;高達23.6%,穩居第一。這一消息應該會在太陽能行業引起不小的騷動。與之前隆基和Maxeon的22.8%的排名相比,這是一個顯著的飛躍……其創紀錄的模塊效率得到了TüV Süd的認證。除了滿足認證要求外,Aiko還為其模塊提供了產品數據表以及發貨和項目數據。”

據介紹,TaiyangNews從2017年就開始通過其先進組件技術年度報告、以及截至2020年的年會來報道太陽能組件的效率進展。作為組件排行榜的一部分,TaiyangNews在每個月也都會重申其評選原則。

TaiyangNews介紹,對于一些表現優秀的光伏組件,即使在光伏展會上大放異彩,但如果最終并未實際銷售,也不會被列為評選對象——這是因為有時一些參展組件根本不會量產,有時則是該款組件在量產后和當初的展品實際差異已經很大。另外,如果該組件使用的是外部來源的電池,也不會被列入排名。

還有一項規則就是——可能為了防止作弊吧,如果有企業公布的組件效率明顯偏高,TaiyangNews在將產品納入排行榜之前,會要求企業提供第三方測試機構的證書以及其他信息。

TaiyangNews寫道,“舉例來說,愛旭不僅提供了測試證書,還透露了該組件的出貨數據和已用于太陽能裝置的項目的詳細信息。”

今年3月,趕碳號在看到該數據時的第一反應,也有些半信半疑。但是,七個月已經過去了,每月都是第一。在這期間,估計TaiyangNews從自身公信力與嚴謹性的角度,可能也會做過測試吧。

趕碳號對于專業性技術問題并不懂,只能從常識角度分析討論問題。只要是一款進入市場銷售、經常能看得到的產品,檢驗其性能其實不會太復雜。有條件的企業或機構,只要買塊ABC組件實測一下,自然就會找到答案。相信愛旭也會有這份自信:歡迎檢驗,不服來戰!

02、BC的本質優勢,其實是平臺型技術

2023SNEC期間,一位觀眾走過愛旭ABC分布式光伏展臺;趕碳號攝

趕碳號一直有點好奇,為什么會是愛旭?在TOPCon、HJT為主的市場格局下,為什么是愛旭選擇了BC路線,甚至比隆基都要早?

對于選擇BC路線,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則表示:“愛旭在各條技術路線均有儲備,是通過對技術路線比較,自然而然做出的選擇,并不是所謂下注。”

TOPCon、HJT、XBC,當然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若都是長處、沒有短處,估計各家企業之間也不會紛爭不斷、要辯論個你死我活了。

但BC和TOPCon、HJT其實又有著根本不同:BC是一種平臺型技術,可以分別與PERC、HJT、TOPCon等相結合。

XBC,全稱是X Back Contact(各類背接觸電池,指當前各類背接觸結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泛稱)。XBC 電池的原理是將電池正面的電極柵線,全部轉移到電池背面,減少電極柵線對陽光的遮擋,最大限度利用陽光,擴大有效發電面積,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電池轉換效率高,成為BC電池最重要的優勢。

其難點在于,如何在電池背面制備出質量較好、成叉指狀間隔排列的p區和n區,以及如何形成金屬化接觸和柵線。

去年11月2日,隆基綠能發布了基于高效HPBC電池技術打造的新一代組件產品Hi-MO 6,量產組件效率可達23.3%,HPBC電池的標準版量產效率突破25%。目前隆基HPBC電池轉化效率達25.59%,最高可達25.8%。

愛旭股份今年中報顯示,公司珠海首期6.5GW ABC(All Back Contact,是愛旭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背接觸太陽能晶硅電池)電池項目已實現投產,平均量產轉化效率達到26.5%。

最近,TOPCon行業電池轉換效率虛高的情況非常普遍,一般企業都聲稱電池效率在25.5%以上。HJT的效率和TOPCon差不多。

很顯然,BC電池26.5%的轉換效率領先于TOPCon、HJT。但是在當下,關于光伏電池的效率的比較和討論,越來越像一門“玄學”了。相比電池效率,組件效率其實更能說明問題——要比就比組件。

除了高顏值以外,ABC電池還有不少優勢,由于主動宣傳不多,也并不廣為人知:

采用無銀技術,規避貴金屬銀對晶硅太陽電池限制的可能性,同時有利于解決斷柵問題,電池拉力達到了驚人的4牛,有效支撐產品功率質保至30年。

來源:愛旭股份半年度報告P13

03、BC之路,如何三生萬物?

2023SNEC愛旭股份展臺前人流如織;趕碳號攝

BC的參與者,我們所熟知的,現在至少已經有愛旭、隆基和Maxeon三家,而從事BC電池、組件生產的企業,實際上遠遠不止,只是出貨量很小。舉個例子,國家電投就在做BC電池——這一點讓趕碳號有些意外,還有伏圖拉、Valoe Cells等企業。

雖說如此,BC路線并未被我們所熟悉的大多數光伏企業選擇。除了BC技術路線門檻很高以外,其當下的成本偏高也是重要因素。

愛旭股份公告,今年上半年ABC組件已實現部分銷售,平均單瓦不含稅收入約2.20元。

隆基綠能雖然未公布HPBC電池技術的Hi-MO 6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但在不久前,隆基綠能公開表示,“目前高端產品較PERC來說,每W仍保持5至7分錢的溢價。”

愛旭董事長陳剛表示:“ABC背接觸技術,理論模型上是可以實現肖克利-奎伊瑟極限模型(即光電轉化效率的理論極限模型),即29.4%單結晶硅的終極技術,用這個技術把它開發,把它實現,把它低成本化。”

而且陳剛判斷:“未來5-8年之內,不太可能有新的非常有全面優勢的技術能夠很快替代晶硅電池。現在的ABC技術路線,足以讓我們在5-8年保持領先優勢。保守預計,未來ABC電池平均量產,轉化效率28%是有機會的。”

筆者認為,現在HJT市場表現弱于TOPCon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成本偏高,而現在BC電池表現弱于TOPCon,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BC的技術門檻高、工藝復雜,以及成本偏高。

參與者多了,成本自然就降得快。

TOPCon的快速降本不是僅靠晶科、鈞達兩家領頭羊,而是眾多參與者的共同研發。HJT的陣營企業之間聯系密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對友商降本路線進展的高度關注。

友商的技術突破,可以證明技術路線的正確,只要友商可以突破的技術難關,自己遲早也能突破。但未來技術的同質化也會大大增加產品的競爭壓力。

BC電池的降本困境還在于,參與的企業太少,而且工藝繁雜,技術保密性強。GW級,在國內目前只有愛旭股份、隆基綠能兩家企業在做。國外有TCL中環參股子公司Maxeon等。各家企業對于BC技術的細節都是避而不談,這也讓BC路線顯得十分神秘。

去年,BC類電池組件全球出貨超1GW,主要由Maxeon貢獻,其他2家實際出貨量相對較少。

從BC產業化發展角度看,愛旭股份實際上早在2021年時就推出了行業首創的ABC電池,并在2022年推出基于ABC電池的高效組件,成為國內BC產業化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隆基綠能在2022年11月初首次公開發布HPBC電池技術,并在今年9月5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首次明確以BC為今后的主要技術路線。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9月8日,TCL中環在對外宣傳中表示,早在2012年時中環就與SunPower合作過,后者的N型IB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26%。10月11日,TCL中環在公告中進一步表示,行業會進一步向更高轉換效率的BC電池結構發展,并再次明確參股公司Maxeon是全球率先研發且規模量產IBC電池的企業。一些業內人士將上述信息視為TCL中環未來或將發力BC路線的一種強烈的市場信號。

主要的幾家企業在BC技術路線方面擁有共識,但在技術研發方面尚缺乏交流,甚至部分企業在核心生產環節所使用的設備都是定制研發的。這和走獨木橋差不多,對企業來說研發的難度更大。但這可能也預示了,未來在先進電池技術方面不會再存在所謂的技術共享——每家企業為了產品的差異化,會從技術到工藝、到設備、到產品都會保持技術商業機密,以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BC的產業化之路,這才剛剛開始,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總要有企業先行先試。在未來,參與BC的企業多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可能就會越來越多吧。

世上本無路,走得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04、PERC穩定盈利,成為ABC的安全墊

即使未來是BC的天下,但是現在TOPCon電池大規模出貨,堅持BC路線也難免受干擾。愛旭能堅定選擇BC,選擇一條最難的路,和現有電池業務已形成較厚的安全墊有關。

愛旭股份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2.49億元,同比增長1.65%,歸母凈利潤13.09億元,同比增長119.60%。

愛旭上半年實現電池及組件累計銷售量 18.76GW,同比增長13.6%。多家機構測算,上半年愛旭扣除存貨減值影響,PERC實際單瓦盈利水平超8分錢,好于行業水平。上半年,PERC滿產滿銷,給公司帶來了充沛現金流。

另外,根據愛旭公布信息,可以看到上半年其PERC電池非硅成本已經降至0.12元/W,單瓦毛利有0.16元/W,因此仍有良好的盈利性。

愛旭股份在今年的中期業績交流會上介紹:公司在建工廠、購買設備的時候,會同步考慮未來升級改造的問題。

愛旭稱,現有電池產能中,只有佛山的1GW產能無法升級改造,其他產能均可以改造。

注:以上數據僅包含電池片獨立對外銷售業務數據,不含占比低的受托加工等業務;來源:愛旭股份定增問詢函回復公告

05、九個月,力爭打平TOPCon

BC電池的技術難度,讓不少企業望而生畏。愛旭股份的ABC電池前景如何,趕碳號也曾有疑惑。

但是,今年中報愛旭股份首次集中披露了ABC電池的各項指標以及明確的降本時間表。這些信息或許會大大加深投資者的認知。企業信息越透明,投資者對其信任度自然就越高。

第一,明確ABC電池平均量產轉換效率已達到26.5%,ABC組件量產交付效率可達24%。

珠海首期6.5GW ABC電池項目已于報告期實現投產,平均量產轉化效率達到26.5%。

ABC組件,在182mm硅片尺寸下的54版型組件交付功率達到465W,72版型組件交付功率也達到620W,量產效率可達24%。

第二,ABC電池良率97.5%,組件良率98%-98.5%。

隆基綠能9月5日在交流會提到,隆基HPBC的良率在95%,已能大規模量產。

愛旭股份披露,佛山基地ABC電池良率97.5%,組件良率在98%-98.5%之間。珠海基地正在爬坡中,目前電池平均良率93%左右,組件良率在97%-97.5%之間,預計今年四季度可以達到佛山基地水平。

第三,今年上半年ABC組件已實現部分銷售,平均單瓦不含稅收入約2.20元。

第四,愛旭股份中報提到“公司力爭2024年6月ABC電池及組件成本和TOPCon打平。”這個Flag,有點超出趕碳號的預期。

其一,ABC電池成本和TOPCon成本差距太大了。如果明年6月份ABC電池及組件可以和TOPCon打平,那和PERC之間的成本差距也可能只有一步之遙了。果真如此,ABC的市場競爭力完全可以預見。

其二,2024年6月,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點,到現只有不到9個月的時間。究竟是飛上天,還是被打臉,很快就可以得到驗證。

愛旭股份看上去非常有把握,進一步補充說:“公司匹配ABC電池技術的新一代硅片、組件技術已完成實驗室開發工作,四季度可進入量產實驗階段,預計可以支持2024年組件功率較目前提升20-30瓦。”

關于如何降本,陳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了三大方向:

一,現在物料成本與TOPCON基本持平,隨著技術不斷成熟,物料成本還會降低;

二,因基地處于珠三角,人力、電費成本偏高,現在正在不斷研究一些新的技術/工藝,讓新的設備用電量更少,研究一些新的管理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用工最少;

三,提高電池轉換效率,只要能不斷提升效率,其它成本即使不動也會被攤薄。

此外,愛旭股份還披露了部分在手訂單,比較詳細:

公司與德國Memodo集團簽訂1.3GW ABC組件供貨協議,與荷蘭LIBRA集團簽訂650MW ABC組件供貨協議,與捷克25 ENERGY、也門SAHARA等公司亦達成歐洲區域產品銷售協議,與丸紅技術系統株式會社、WWB株式會社、IGUAZU達成日本市場產品銷售代理合作,與快易光伏、福建融信創富數字能源技術、深圳市華塔材料等達成國內ABC組件分銷合作等。尾聲

如果一件事情,企業沒有把握、沒有做出來或壓根沒有真做,信息披露上往往是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他,行為上反復迂回,前后打架。

現在愛旭股份在BC電池上表現得越來越堅定了,行動路線越來越具體,目標也越來越清晰。ABC電池技術難關應該已實現突破。這次,愛旭不僅率先堅定選擇了BC,甚或將繼續引領BC。

編審:偵碳

來源:趕碳號科技

原標題:愛旭股份,究竟會一蹶不振,還是一戰封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愛旭股份

101
  • 愛旭股份:公司下屬子公司獲政府補助1.27億元
  • 光伏概念股震蕩走高,愛旭股份漲超6%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真的只要九個月,ABC電池成本就能追平TOPCon? 愛旭股份宣布降本時間表

顛覆性創新,要么成先驅,要么成先烈。 同樣,愛旭,要么一戰封神,要么一蹶不振。

文|趕碳號

多年以前,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和當時還在傳統媒體工作的趕碳號說了這樣一句話: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就是先烈。

大千商業世界,多數情況下往往是實用主義至上,生存、賺錢是企業和企業家的王道。顛覆式創新,真的太難了,幸運的話是一戰封神,不幸的話就是一蹶不振。

光伏,當下正經歷一場N型技術革命。在TOPCon、HJT、XBC三條技術路線中,XBC被公認技術難度最高。但是,出貨量行業前三的專業化電池片企業——愛旭股份,卻堅定地要闖這座獨木橋。

對于愛旭股份的ABC,趕碳號實際上一直持保留態度——主要是因為能夠獲得的公開信息實在太少。但最近以來,確切說是從今年SNEC以后,愛旭股份給外界的直觀感受仿佛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信息披露越來越詳細,公司底氣也越來越足。

這些變化,從內部說,可能和ABC本身的產品、技術、市場、客戶有關,也可能和光伏一哥隆基綠能高調宣布挺進BC有關。不管怎樣吧,因為隆基的加入,愛旭終于從此不再孤單。

愛旭ABC德國酒莊分布式項目

最近,愛旭股份披露了自己ABC組件的銷售價格:平均單瓦不含稅收入2.20元。更讓同行們多少有些震撼的是,愛旭公開宣布,到2024年6月,ABC電池+組件的成本,將會與TOPCon打平。

敢于自曝銷售價格,并且敢于立下降本時間表,這不僅僅需要勇氣和信心,更加需要實力。

01、連續七個月霸榜,黑馬能否變白馬?

2023年3月、9月組件轉換效率TOP10;來源:TaiyangNews

9月14日,TaiyangNews發布9月全球組件最高效率排名,共有51款組件產品上榜。愛旭ABC組件以24%的轉換效率位列榜首。事實上,這已是愛旭的ABC連續第七個月來排名第一。

TaiyangNews的組件效率排行榜,一向比較嚴謹,僅收錄組件廠商自主研發、且已量產出貨的產品。

今年3月,當ABC首度問鼎組件效率排行榜時,TaiyangNews這樣寫道:“Aiko Solar 創造了歷史,推出首個轉換效率超過 23% 的商用光伏組件系列;高達23.6%,穩居第一。這一消息應該會在太陽能行業引起不小的騷動。與之前隆基和Maxeon的22.8%的排名相比,這是一個顯著的飛躍……其創紀錄的模塊效率得到了TüV Süd的認證。除了滿足認證要求外,Aiko還為其模塊提供了產品數據表以及發貨和項目數據。”

據介紹,TaiyangNews從2017年就開始通過其先進組件技術年度報告、以及截至2020年的年會來報道太陽能組件的效率進展。作為組件排行榜的一部分,TaiyangNews在每個月也都會重申其評選原則。

TaiyangNews介紹,對于一些表現優秀的光伏組件,即使在光伏展會上大放異彩,但如果最終并未實際銷售,也不會被列為評選對象——這是因為有時一些參展組件根本不會量產,有時則是該款組件在量產后和當初的展品實際差異已經很大。另外,如果該組件使用的是外部來源的電池,也不會被列入排名。

還有一項規則就是——可能為了防止作弊吧,如果有企業公布的組件效率明顯偏高,TaiyangNews在將產品納入排行榜之前,會要求企業提供第三方測試機構的證書以及其他信息。

TaiyangNews寫道,“舉例來說,愛旭不僅提供了測試證書,還透露了該組件的出貨數據和已用于太陽能裝置的項目的詳細信息。”

今年3月,趕碳號在看到該數據時的第一反應,也有些半信半疑。但是,七個月已經過去了,每月都是第一。在這期間,估計TaiyangNews從自身公信力與嚴謹性的角度,可能也會做過測試吧。

趕碳號對于專業性技術問題并不懂,只能從常識角度分析討論問題。只要是一款進入市場銷售、經常能看得到的產品,檢驗其性能其實不會太復雜。有條件的企業或機構,只要買塊ABC組件實測一下,自然就會找到答案。相信愛旭也會有這份自信:歡迎檢驗,不服來戰!

02、BC的本質優勢,其實是平臺型技術

2023SNEC期間,一位觀眾走過愛旭ABC分布式光伏展臺;趕碳號攝

趕碳號一直有點好奇,為什么會是愛旭?在TOPCon、HJT為主的市場格局下,為什么是愛旭選擇了BC路線,甚至比隆基都要早?

對于選擇BC路線,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則表示:“愛旭在各條技術路線均有儲備,是通過對技術路線比較,自然而然做出的選擇,并不是所謂下注。”

TOPCon、HJT、XBC,當然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若都是長處、沒有短處,估計各家企業之間也不會紛爭不斷、要辯論個你死我活了。

但BC和TOPCon、HJT其實又有著根本不同:BC是一種平臺型技術,可以分別與PERC、HJT、TOPCon等相結合。

XBC,全稱是X Back Contact(各類背接觸電池,指當前各類背接觸結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泛稱)。XBC 電池的原理是將電池正面的電極柵線,全部轉移到電池背面,減少電極柵線對陽光的遮擋,最大限度利用陽光,擴大有效發電面積,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電池轉換效率高,成為BC電池最重要的優勢。

其難點在于,如何在電池背面制備出質量較好、成叉指狀間隔排列的p區和n區,以及如何形成金屬化接觸和柵線。

去年11月2日,隆基綠能發布了基于高效HPBC電池技術打造的新一代組件產品Hi-MO 6,量產組件效率可達23.3%,HPBC電池的標準版量產效率突破25%。目前隆基HPBC電池轉化效率達25.59%,最高可達25.8%。

愛旭股份今年中報顯示,公司珠海首期6.5GW ABC(All Back Contact,是愛旭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背接觸太陽能晶硅電池)電池項目已實現投產,平均量產轉化效率達到26.5%。

最近,TOPCon行業電池轉換效率虛高的情況非常普遍,一般企業都聲稱電池效率在25.5%以上。HJT的效率和TOPCon差不多。

很顯然,BC電池26.5%的轉換效率領先于TOPCon、HJT。但是在當下,關于光伏電池的效率的比較和討論,越來越像一門“玄學”了。相比電池效率,組件效率其實更能說明問題——要比就比組件。

除了高顏值以外,ABC電池還有不少優勢,由于主動宣傳不多,也并不廣為人知:

采用無銀技術,規避貴金屬銀對晶硅太陽電池限制的可能性,同時有利于解決斷柵問題,電池拉力達到了驚人的4牛,有效支撐產品功率質保至30年。

來源:愛旭股份半年度報告P13

03、BC之路,如何三生萬物?

2023SNEC愛旭股份展臺前人流如織;趕碳號攝

BC的參與者,我們所熟知的,現在至少已經有愛旭、隆基和Maxeon三家,而從事BC電池、組件生產的企業,實際上遠遠不止,只是出貨量很小。舉個例子,國家電投就在做BC電池——這一點讓趕碳號有些意外,還有伏圖拉、Valoe Cells等企業。

雖說如此,BC路線并未被我們所熟悉的大多數光伏企業選擇。除了BC技術路線門檻很高以外,其當下的成本偏高也是重要因素。

愛旭股份公告,今年上半年ABC組件已實現部分銷售,平均單瓦不含稅收入約2.20元。

隆基綠能雖然未公布HPBC電池技術的Hi-MO 6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但在不久前,隆基綠能公開表示,“目前高端產品較PERC來說,每W仍保持5至7分錢的溢價。”

愛旭董事長陳剛表示:“ABC背接觸技術,理論模型上是可以實現肖克利-奎伊瑟極限模型(即光電轉化效率的理論極限模型),即29.4%單結晶硅的終極技術,用這個技術把它開發,把它實現,把它低成本化。”

而且陳剛判斷:“未來5-8年之內,不太可能有新的非常有全面優勢的技術能夠很快替代晶硅電池。現在的ABC技術路線,足以讓我們在5-8年保持領先優勢。保守預計,未來ABC電池平均量產,轉化效率28%是有機會的。”

筆者認為,現在HJT市場表現弱于TOPCon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成本偏高,而現在BC電池表現弱于TOPCon,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BC的技術門檻高、工藝復雜,以及成本偏高。

參與者多了,成本自然就降得快。

TOPCon的快速降本不是僅靠晶科、鈞達兩家領頭羊,而是眾多參與者的共同研發。HJT的陣營企業之間聯系密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對友商降本路線進展的高度關注。

友商的技術突破,可以證明技術路線的正確,只要友商可以突破的技術難關,自己遲早也能突破。但未來技術的同質化也會大大增加產品的競爭壓力。

BC電池的降本困境還在于,參與的企業太少,而且工藝繁雜,技術保密性強。GW級,在國內目前只有愛旭股份、隆基綠能兩家企業在做。國外有TCL中環參股子公司Maxeon等。各家企業對于BC技術的細節都是避而不談,這也讓BC路線顯得十分神秘。

去年,BC類電池組件全球出貨超1GW,主要由Maxeon貢獻,其他2家實際出貨量相對較少。

從BC產業化發展角度看,愛旭股份實際上早在2021年時就推出了行業首創的ABC電池,并在2022年推出基于ABC電池的高效組件,成為國內BC產業化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隆基綠能在2022年11月初首次公開發布HPBC電池技術,并在今年9月5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首次明確以BC為今后的主要技術路線。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9月8日,TCL中環在對外宣傳中表示,早在2012年時中環就與SunPower合作過,后者的N型IB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26%。10月11日,TCL中環在公告中進一步表示,行業會進一步向更高轉換效率的BC電池結構發展,并再次明確參股公司Maxeon是全球率先研發且規模量產IBC電池的企業。一些業內人士將上述信息視為TCL中環未來或將發力BC路線的一種強烈的市場信號。

主要的幾家企業在BC技術路線方面擁有共識,但在技術研發方面尚缺乏交流,甚至部分企業在核心生產環節所使用的設備都是定制研發的。這和走獨木橋差不多,對企業來說研發的難度更大。但這可能也預示了,未來在先進電池技術方面不會再存在所謂的技術共享——每家企業為了產品的差異化,會從技術到工藝、到設備、到產品都會保持技術商業機密,以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BC的產業化之路,這才剛剛開始,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總要有企業先行先試。在未來,參與BC的企業多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可能就會越來越多吧。

世上本無路,走得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04、PERC穩定盈利,成為ABC的安全墊

即使未來是BC的天下,但是現在TOPCon電池大規模出貨,堅持BC路線也難免受干擾。愛旭能堅定選擇BC,選擇一條最難的路,和現有電池業務已形成較厚的安全墊有關。

愛旭股份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2.49億元,同比增長1.65%,歸母凈利潤13.09億元,同比增長119.60%。

愛旭上半年實現電池及組件累計銷售量 18.76GW,同比增長13.6%。多家機構測算,上半年愛旭扣除存貨減值影響,PERC實際單瓦盈利水平超8分錢,好于行業水平。上半年,PERC滿產滿銷,給公司帶來了充沛現金流。

另外,根據愛旭公布信息,可以看到上半年其PERC電池非硅成本已經降至0.12元/W,單瓦毛利有0.16元/W,因此仍有良好的盈利性。

愛旭股份在今年的中期業績交流會上介紹:公司在建工廠、購買設備的時候,會同步考慮未來升級改造的問題。

愛旭稱,現有電池產能中,只有佛山的1GW產能無法升級改造,其他產能均可以改造。

注:以上數據僅包含電池片獨立對外銷售業務數據,不含占比低的受托加工等業務;來源:愛旭股份定增問詢函回復公告

05、九個月,力爭打平TOPCon

BC電池的技術難度,讓不少企業望而生畏。愛旭股份的ABC電池前景如何,趕碳號也曾有疑惑。

但是,今年中報愛旭股份首次集中披露了ABC電池的各項指標以及明確的降本時間表。這些信息或許會大大加深投資者的認知。企業信息越透明,投資者對其信任度自然就越高。

第一,明確ABC電池平均量產轉換效率已達到26.5%,ABC組件量產交付效率可達24%。

珠海首期6.5GW ABC電池項目已于報告期實現投產,平均量產轉化效率達到26.5%。

ABC組件,在182mm硅片尺寸下的54版型組件交付功率達到465W,72版型組件交付功率也達到620W,量產效率可達24%。

第二,ABC電池良率97.5%,組件良率98%-98.5%。

隆基綠能9月5日在交流會提到,隆基HPBC的良率在95%,已能大規模量產。

愛旭股份披露,佛山基地ABC電池良率97.5%,組件良率在98%-98.5%之間。珠海基地正在爬坡中,目前電池平均良率93%左右,組件良率在97%-97.5%之間,預計今年四季度可以達到佛山基地水平。

第三,今年上半年ABC組件已實現部分銷售,平均單瓦不含稅收入約2.20元。

第四,愛旭股份中報提到“公司力爭2024年6月ABC電池及組件成本和TOPCon打平。”這個Flag,有點超出趕碳號的預期。

其一,ABC電池成本和TOPCon成本差距太大了。如果明年6月份ABC電池及組件可以和TOPCon打平,那和PERC之間的成本差距也可能只有一步之遙了。果真如此,ABC的市場競爭力完全可以預見。

其二,2024年6月,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點,到現只有不到9個月的時間。究竟是飛上天,還是被打臉,很快就可以得到驗證。

愛旭股份看上去非常有把握,進一步補充說:“公司匹配ABC電池技術的新一代硅片、組件技術已完成實驗室開發工作,四季度可進入量產實驗階段,預計可以支持2024年組件功率較目前提升20-30瓦。”

關于如何降本,陳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了三大方向:

一,現在物料成本與TOPCON基本持平,隨著技術不斷成熟,物料成本還會降低;

二,因基地處于珠三角,人力、電費成本偏高,現在正在不斷研究一些新的技術/工藝,讓新的設備用電量更少,研究一些新的管理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用工最少;

三,提高電池轉換效率,只要能不斷提升效率,其它成本即使不動也會被攤薄。

此外,愛旭股份還披露了部分在手訂單,比較詳細:

公司與德國Memodo集團簽訂1.3GW ABC組件供貨協議,與荷蘭LIBRA集團簽訂650MW ABC組件供貨協議,與捷克25 ENERGY、也門SAHARA等公司亦達成歐洲區域產品銷售協議,與丸紅技術系統株式會社、WWB株式會社、IGUAZU達成日本市場產品銷售代理合作,與快易光伏、福建融信創富數字能源技術、深圳市華塔材料等達成國內ABC組件分銷合作等。尾聲

如果一件事情,企業沒有把握、沒有做出來或壓根沒有真做,信息披露上往往是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他,行為上反復迂回,前后打架。

現在愛旭股份在BC電池上表現得越來越堅定了,行動路線越來越具體,目標也越來越清晰。ABC電池技術難關應該已實現突破。這次,愛旭不僅率先堅定選擇了BC,甚或將繼續引領BC。

編審:偵碳

來源:趕碳號科技

原標題:愛旭股份,究竟會一蹶不振,還是一戰封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珠海市| 勃利县| 威宁| 湘潭市| 永靖县| 绥芬河市| 亳州市| 靖边县| 兴和县| 吴桥县| 奎屯市| 松江区| 谷城县| 嘉善县| 容城县| 楚雄市| 张家界市| 龙江县| 湾仔区| 乐至县| 洛南县| 渑池县| 桂阳县| 盐津县| 平潭县| 晋中市| 临海市| 博乐市| 沅陵县| 双柏县| 邮箱| 海安县| 容城县| 麟游县| 乡城县| 汕尾市| 安图县| 治县。| 四子王旗|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