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明星經理卸任,諾安基金、天弘基金能否做好“加減法”?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明星經理卸任,諾安基金、天弘基金能否做好“加減法”?

新的江湖又開啟了。

圖片:界面新聞 匡達

文|首條財經  聞道

編輯|夢琪

風品:俊逸

善弈者通盤無妙手,決勝負者長于布局。

繼9月底,首只與業績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發售后,近日多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與持有期掛鉤、與管理規模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將開售。這意味著,三類浮動費率模式的基金產品已全露出真身。

面對轟轟烈烈的降費改革、從規模到質量的格局洗牌正在加速,基金從業者想守住江湖地位需要長于布局的大智慧。

1、從規模到質量,基金業變天

9月30日,諾安基金官網公告稱,蔡嵩松已卸任全部在管的基金產品,與今年5月和7月的卸任公告中“工作調整”措辭不同,本次系“個人原因”。

作為頂流基金經理,蔡嵩松那句“不要賺錢了叫我蔡總,虧了錢叫菜狗”,極具個人色彩與性格、一度圈粉無數。

不僅是蔡嵩松,9月28日晚,中歐基金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宣布葛蘭卸任中歐研究精選和中歐阿爾法基金經理。

回望2023年,已有馮明遠、謝治宇、王垠則、曲揚等多位明星經理人卸任部分或者全部在管基金。據央廣網報道,年內已有超10位百億級基金經理公告“瘦身”,不同程度減少了掌管基金量及規模。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明星基金經理的集體“減負”,標志著中國基金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從過去的看重明星效應“面子”,到看重業績回報“里子”。

2023年4月,證監會此前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引導基金管理人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提高投研人員占比。

證券從業人員楊柳認為,鼓勵基金向平臺化發展,是行業走向成熟化正規化的標志。也是市場經過粗放式增長后,從追求規模增長向追求質量增長的必然結果。

2、明星經理卸任背后

至少目前看,無論規模還是數量,2023仍是基金業“水大魚大”的一年。

9月25日,中國基金協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公募基金最新總份額達到26.96萬億份,創出歷史新高,總規模金額28.71萬億元,連續兩月站穩28萬億上方。

數量方面,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募基金總量達到10077只,突破1萬只大關,創下了公募基金史上里程碑。

另據Wind數據統計,我國基金產品從1998年底的5只增至2003年的100只,用了5年時間,從100只增至2012年6月底的1000只,用了近9年。而從1000只到如今的10000只,僅用了10年時間。

規?;煸?,讓基金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并逐漸熱衷包裝收益較好的基金經理,通過“造星”促進規模進一步增長。然而重量不重質的粗放式增長滋生了一些亂象頑疾,如重首發、輕持營,基金回報率不高等。

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基金業虧損高達1.47萬億元,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的凈利合計虧損近1.3萬億元。而巨虧之下,卻收取了超1400億元管理費。

以諾安基金為例,2019年,蔡嵩松因重倉半導體讓諾安成長混合取得95.44%收益,憑借“all in”芯片、半導體行業,蔡嵩松成為現象級頂流網紅基金經理。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蔡嵩松在管基金規模281.42億,占諾安非貨幣基金44%??梢哉f蔡嵩松依靠一己之力,撐起了諾安權益類基金近“半邊天”。

據市值風云的不完全統計,蔡嵩松任內總共為諾安基金賺了15.77億元管理費,僅諾安成長就貢獻了13.2億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蔡嵩松代表作——諾安成長混合規模達226.93億,是除貨幣型基金諾安天天寶外,公司規模最高的產品。

反差在于,梳理諾安成長混合近三年的收益表現,截至10月11日近一年收益率9.97%,近兩年收益率-37.01%,近三年收益率-20.89%。

另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諾安成長混合2022全年虧損129.3億元,管理費為3.76億元。

顯然這難持續。2023年一季度諾安成長混合凈值規模276.1億元。二季度公司凈資產規模226.93億元,降幅達17.81%。

具體看,二季度諾安成長混合凈申購22.49億份,凈贖回45.06 億份。查閱諾安成長混合歷史數據發現,二季度17.81%的規模降幅,是2020年12月31日以來的單季最大降幅。

梳理原因,諾安成長混合一季度受益人工智能風口,基金回報率達12.73%,二季度隨著基金凈值回撤,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后落袋為安。

不過審視前十大重倉股,為清一色的芯片、半導體類品種??萍计贩N高彈性的風格,決定了諾安成長混合凈值波動的大起大落。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諾安成長混合近6個月收益率為-16.07%,近3個月收益率為-7.25%。

蔡嵩松本人亦被貼上“進攻性”標簽,每當芯片、半導體等科技股行情較大時,蔡嵩松與其在管基金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需要指出的是,與多數頂流基金經理業績不佳不同,查閱蔡嵩松年內卸任的5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均為正收益,收益率普遍在15%以上,屬于一個較好收益。

而蔡嵩松離場后,曾經在管的5只基金中,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出現兩位基金經理人共管的情況。

3、劉慧影能扛起大旗?

上升到行業視角,多人共管是基金公司向平臺化轉型的重要信號。

網紅基金經理炒作退潮后,基金公司開始打造專業化投研一體化平臺,從而擺脫對基金經理個人的過重依賴,能最大程度為基金經理減負,讓其更加專注打磨專業力用業績回報黏住投資者。

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基金經理主動減負、降低在管產品規模,能夠減輕基金經理的管理壓力,使其專注于投資研究以提高投資效率;同時避免因基金經理個人因素導致的風險,提高基金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

事物發展有兩面性,楊德龍同時指出,基金經理“減負”也存一些缺點,可能導致投資者信任度下降、基金公司品牌形象受損等。

聚焦諾安基金,失去蔡嵩松這個重要依仗后如何發展、有哪些變化是輿論熱點。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諾安基金管理規模達1814.27億元,在管基金數量 99只,經理人數33人。

依據大恒科技2023年半年報,其參股的諾安基金上半年營收5.97億元,同比增長19.06%,凈利1.62億元,同比增長26.58%。

據天天基金網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諾安基金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基金共63只,近一年收益率為正基金數為30只,收益最高基金為諾安行業輪動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31.30%。

但6月收益率不佳,僅有諾安匯利靈活配置混合A 一只基金實現了0.17%的微幅正收益,其余62只基金收益率均為負,跌幅最大的為諾安積極回報混合C為-29.30%。

諾安積極回報混合,是蔡嵩松前不久卸任的三只基金中的一只,也是今年2月后蔡嵩松與劉慧影的共管基金。

天天基金網顯示,諾安積極回報混合近一年收益率20.86%,近6個月收益率-29.30%,近3個月收益率-19.30%。

更值注意的是,諾安積極回報混合與諾安成長混合投資風格發生明顯不同,雖然目前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同為劉慧影。

諾安成長混合數據顯示,2022年12月31日基金換手率53.83%,2023年6月30日為44.56%。

諾安積極回報混合2022年12月31日基金換手率為223.80%,2023年6月30日則激增至519.63%。

持倉風格方面,諾安成長混合偏重芯片、半導體。諾安積極回報混合上半年前十大重倉股中,僅保留少部分芯片股,更側重對人工智能品牌的布局。

巴菲特曾說過,人們之所以不復制我的做法,是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在行業分析師于盛梅看來,換手率激增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基金經理心態,雖然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基金經理們可能倒背如流,如數家珍,但知道與做到間隔著一道鴻溝。

目前看,蔡嵩松交棒后劉慧影成為最大贏家,天天基金網顯示,劉慧影累計任職時間僅有1年又70天。此前并沒管理過百億規?;甬a品經驗,蔡嵩松與劉慧影共管期間基金業績不理想。

不禁疑問,劉慧影能否承擔起“科技投資最鋒利的矛”的大旗?管理能力、回報能力能否得到投資者認可?

通過諾安積極回報混合持倉風格的變化,不難看出后蔡嵩松時代,繼任者們希望打造更多差異化標簽,本身值得肯定,但效果仍需時間作答。

一定意義上說,諾安基金本身也是一只“網紅”基金。新浪財經統計,諾安基金曾20多次登上微博熱搜。除蔡嵩松外,諾安基金還因董事長重婚、基金專戶子公司被撤銷等事情登上熱搜。在扎牢內控風控籬笆方面還需加強。

4、營利連降、規模被反超,天弘基金何振王者雄風

平臺化趨勢,不僅表現在權益類產品,貨幣基金市場同樣暗潮涌動。

2023年9月,天弘余額寶的基金經理王登峰因個人原因將離任。天弘基金公告,劉瑩、王昌俊、田瑤三人將共同管理這只國內最大貨幣基金。

消息一出,引發市場強關注。就在8月,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因“個人原因”離任。

重要人物頻繁變動,或也有無奈與急迫。

作為國內首家規模破萬億的基金公司,天弘貨幣基金的先發優勢在一點點失去,公司營收與利潤出現下滑。

整理君正集團年報數據顯示,天弘基金2020年至2022年營收83.77億元、67.11億元和54.24億元,凈利26.44億元、18.17億元和15.48億元。

2023上半年,營利連滑局面依舊沒有改善:營收25.57億元,凈利潤7.54億元。2022年同期營收27.44億元、凈利7.86億元。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10月10日,天弘基金近五年的資產規模由約1.59萬億大幅減少至約1.07萬億。

2023年基金業半年報顯示,天弘基金規模已經被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反超。

業績縮水、規模下跌,天弘基金第一梯隊的地位岌岌可危,管理層壓力加大,人員變動自然在情理中。

追其原因,隨著支付寶開放余額寶平臺,接入其他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平臺壟斷優勢逐漸喪失。

行業分析師郭興指出,相比權益類產品,貨幣基金的門檻相對較低,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近年來余額寶的年化收益下降,用戶群開始一點點流失。

梳理產品結構,貨幣基金一家獨大是一個“硬傷”。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上半年,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凈值達7627.62億元,占總規模71%;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合計1024億元,占比不足10%。

相比之下,易方達基金同期基金規模合計約1.73萬億元,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后的規模合計約1.04萬億元。

事實上早在2017年,仍是天弘基金總經理的郭樹強便表示,做大做強天弘基金的權益類產品一直是非??粗氐氖虑?。

2018年,天弘基金便開啟了投研一體化改革,將所有主動投研部門的人員,按照消費、科技、醫藥和制造周期劃分為四個小組,推行行業化研究。

只是,歸根結底還靠業績說話。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天弘基金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產品共142只,其中正收益基金5只,占比3.52%,負收益基金137只,占比96.48%。

欣喜的是,進入2023年情況有所好轉。天天基金網顯示,近一年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產品收益為正基金數高達71只。但近6個月方面表現仍不算如意,天天基金網顯示,近6個月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產品正收益僅10只、占比不足10%。

大浪淘沙不進則退,錯失了造星規?;t利、迎來行業質量洗牌,天弘基金如何補齊短板、重振王者雄風?值得深思。

在證券從業人士楊柳看來,目前公募基金面臨內外雙重壓力,對內監管趨嚴,對基金公司風控力考驗不斷加大。對外,競爭激烈,對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管理層戰略、決策能力考驗加大。

5、“一拖多”遭遇業績翻車,天弘基金的減法與加法

除權益類占比較低,天弘基金還存在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6月30日,天弘基金基金數達330只,經理人數為46人,粗算下來人均管理量7只以上。

查閱天天基金網,截至10月12日,天弘基金權益類基金再管規模最多的基金經理為林心龍管理基金規模達30只,基金管理規模達286.64億,全部為指數型增強基金。

天天基金網顯示,林心龍任職2年以上的基金收益率均為負。其中,天弘科創創業50ETF聯接C跌幅最大為42.95,而行業平均跌幅為23.06%,大幅跑輸行業均值。

此外,陳瑤在管數為26只基金,在管規模392.39億,沙川在管數24只基金,在管規模239.11億,劉笑明在管數21只基金,在管規模183.43億。楊超在管基金數18只基金,基金管理規模95.89億。

整體看,上述幾人管理基金風格主要以偏股型指數基金為主,這得益于天弘基金的“國民ETF”戰略。早在2015年,天弘基金便開始戰略布局指數基金業務,希望通過“國民ETF”能夠復制余額寶的輝煌,扭轉天弘基金權益類產品占比較低的問題。

考量在于,目前天弘基金指數型基金產品發行較多,但產品收益率并不突出。查閱林心龍、陳瑤、沙川、劉笑明、楊超在管基金業績,近6個月與1年業績多數為負。

管理基金數量較多,會分散基金經理的專注力。證券從業人士李愛芳表示,與策略型股票基金不同,評價一只指數基金的好壞,首先看基金收益與標的指數收益的偏離度,其次是跟蹤誤差,看指數基金的收益不可能每天都與跟蹤指數的漲跌幅度保持一致。

對于股票型指數基金而言,偏離度范圍通常在正負5%左右,超出此范圍則被認為是表現不佳。

從收益表現看,天弘基金一拖多基金經理,普遍存在在管指數型偏離度大于5%的情況。顯然,給基金經理“減負”刻不容緩,數量上做減法質量上做加法,已是天弘基金的當務之急。

一拖多并非一家現象。探索更多具有創新性、多元化的投資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需求,這些加法是包括天弘基金在內所有基金公司需要做的一堂必修課。

6、寫在最后:變革中尋找機遇

比爾·米勒曾說過,“積累財富的關鍵并不是時機,而是時間。”同理,投資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的不是短期收益的“爆發力”,而是長期收益的“持久性”。

若從此看,評價諾安基金、天弘基金,不應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作為蔡嵩松最重要資產的接管人,諾安基金對于劉慧影的描述是“善于挖掘基本面優秀、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質公司,力爭給投資者帶來長期良好回報”。

字斟句酌,或能感受到諾安基金的主動求變。在基金業虧損引發躺賺質疑、費率改革加碼的當下,希望撫平拳頭產品凈值大起大落的波動性,打造持續穩定回報的產品來穩定市場地位。

至于天弘基金,持續布局投研組多年,已開始嘗到質量轉型的甜頭,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天弘基金非貨規模3074.49億元,非貨基金規模保持凈流入213億元,增速位列中大型公司第四位。

投資就像一場長跑,有艷陽也有風雨。真正要吃好資產管理這碗飯,賣出產品只是第一步,如何搏出好回報率,真正把投資者利益時刻放在心里,強專業性、強敬畏心、強市場前瞻力缺一不可。

規模退場質量登臺,諾安基金、天弘基金的加減法剛剛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天弘基金

1.7k
  • 標普、納指震蕩下行!美股市場還能投嗎?
  • 管清友:國產AI模型的跨越式進步,打通了產業與創新的任督二脈!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明星經理卸任,諾安基金、天弘基金能否做好“加減法”?

新的江湖又開啟了。

圖片:界面新聞 匡達

文|首條財經  聞道

編輯|夢琪

風品:俊逸

善弈者通盤無妙手,決勝負者長于布局。

繼9月底,首只與業績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發售后,近日多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與持有期掛鉤、與管理規模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將開售。這意味著,三類浮動費率模式的基金產品已全露出真身。

面對轟轟烈烈的降費改革、從規模到質量的格局洗牌正在加速,基金從業者想守住江湖地位需要長于布局的大智慧。

1、從規模到質量,基金業變天

9月30日,諾安基金官網公告稱,蔡嵩松已卸任全部在管的基金產品,與今年5月和7月的卸任公告中“工作調整”措辭不同,本次系“個人原因”。

作為頂流基金經理,蔡嵩松那句“不要賺錢了叫我蔡總,虧了錢叫菜狗”,極具個人色彩與性格、一度圈粉無數。

不僅是蔡嵩松,9月28日晚,中歐基金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宣布葛蘭卸任中歐研究精選和中歐阿爾法基金經理。

回望2023年,已有馮明遠、謝治宇、王垠則、曲揚等多位明星經理人卸任部分或者全部在管基金。據央廣網報道,年內已有超10位百億級基金經理公告“瘦身”,不同程度減少了掌管基金量及規模。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明星基金經理的集體“減負”,標志著中國基金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從過去的看重明星效應“面子”,到看重業績回報“里子”。

2023年4月,證監會此前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引導基金管理人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提高投研人員占比。

證券從業人員楊柳認為,鼓勵基金向平臺化發展,是行業走向成熟化正規化的標志。也是市場經過粗放式增長后,從追求規模增長向追求質量增長的必然結果。

2、明星經理卸任背后

至少目前看,無論規模還是數量,2023仍是基金業“水大魚大”的一年。

9月25日,中國基金協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公募基金最新總份額達到26.96萬億份,創出歷史新高,總規模金額28.71萬億元,連續兩月站穩28萬億上方。

數量方面,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募基金總量達到10077只,突破1萬只大關,創下了公募基金史上里程碑。

另據Wind數據統計,我國基金產品從1998年底的5只增至2003年的100只,用了5年時間,從100只增至2012年6月底的1000只,用了近9年。而從1000只到如今的10000只,僅用了10年時間。

規模化快增,讓基金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并逐漸熱衷包裝收益較好的基金經理,通過“造星”促進規模進一步增長。然而重量不重質的粗放式增長滋生了一些亂象頑疾,如重首發、輕持營,基金回報率不高等。

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基金業虧損高達1.47萬億元,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的凈利合計虧損近1.3萬億元。而巨虧之下,卻收取了超1400億元管理費。

以諾安基金為例,2019年,蔡嵩松因重倉半導體讓諾安成長混合取得95.44%收益,憑借“all in”芯片、半導體行業,蔡嵩松成為現象級頂流網紅基金經理。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蔡嵩松在管基金規模281.42億,占諾安非貨幣基金44%??梢哉f蔡嵩松依靠一己之力,撐起了諾安權益類基金近“半邊天”。

據市值風云的不完全統計,蔡嵩松任內總共為諾安基金賺了15.77億元管理費,僅諾安成長就貢獻了13.2億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蔡嵩松代表作——諾安成長混合規模達226.93億,是除貨幣型基金諾安天天寶外,公司規模最高的產品。

反差在于,梳理諾安成長混合近三年的收益表現,截至10月11日近一年收益率9.97%,近兩年收益率-37.01%,近三年收益率-20.89%。

另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諾安成長混合2022全年虧損129.3億元,管理費為3.76億元。

顯然這難持續。2023年一季度諾安成長混合凈值規模276.1億元。二季度公司凈資產規模226.93億元,降幅達17.81%。

具體看,二季度諾安成長混合凈申購22.49億份,凈贖回45.06 億份。查閱諾安成長混合歷史數據發現,二季度17.81%的規模降幅,是2020年12月31日以來的單季最大降幅。

梳理原因,諾安成長混合一季度受益人工智能風口,基金回報率達12.73%,二季度隨著基金凈值回撤,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后落袋為安。

不過審視前十大重倉股,為清一色的芯片、半導體類品種??萍计贩N高彈性的風格,決定了諾安成長混合凈值波動的大起大落。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諾安成長混合近6個月收益率為-16.07%,近3個月收益率為-7.25%。

蔡嵩松本人亦被貼上“進攻性”標簽,每當芯片、半導體等科技股行情較大時,蔡嵩松與其在管基金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需要指出的是,與多數頂流基金經理業績不佳不同,查閱蔡嵩松年內卸任的5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均為正收益,收益率普遍在15%以上,屬于一個較好收益。

而蔡嵩松離場后,曾經在管的5只基金中,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出現兩位基金經理人共管的情況。

3、劉慧影能扛起大旗?

上升到行業視角,多人共管是基金公司向平臺化轉型的重要信號。

網紅基金經理炒作退潮后,基金公司開始打造專業化投研一體化平臺,從而擺脫對基金經理個人的過重依賴,能最大程度為基金經理減負,讓其更加專注打磨專業力用業績回報黏住投資者。

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基金經理主動減負、降低在管產品規模,能夠減輕基金經理的管理壓力,使其專注于投資研究以提高投資效率;同時避免因基金經理個人因素導致的風險,提高基金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

事物發展有兩面性,楊德龍同時指出,基金經理“減負”也存一些缺點,可能導致投資者信任度下降、基金公司品牌形象受損等。

聚焦諾安基金,失去蔡嵩松這個重要依仗后如何發展、有哪些變化是輿論熱點。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諾安基金管理規模達1814.27億元,在管基金數量 99只,經理人數33人。

依據大恒科技2023年半年報,其參股的諾安基金上半年營收5.97億元,同比增長19.06%,凈利1.62億元,同比增長26.58%。

據天天基金網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諾安基金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基金共63只,近一年收益率為正基金數為30只,收益最高基金為諾安行業輪動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31.30%。

但6月收益率不佳,僅有諾安匯利靈活配置混合A 一只基金實現了0.17%的微幅正收益,其余62只基金收益率均為負,跌幅最大的為諾安積極回報混合C為-29.30%。

諾安積極回報混合,是蔡嵩松前不久卸任的三只基金中的一只,也是今年2月后蔡嵩松與劉慧影的共管基金。

天天基金網顯示,諾安積極回報混合近一年收益率20.86%,近6個月收益率-29.30%,近3個月收益率-19.30%。

更值注意的是,諾安積極回報混合與諾安成長混合投資風格發生明顯不同,雖然目前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同為劉慧影。

諾安成長混合數據顯示,2022年12月31日基金換手率53.83%,2023年6月30日為44.56%。

諾安積極回報混合2022年12月31日基金換手率為223.80%,2023年6月30日則激增至519.63%。

持倉風格方面,諾安成長混合偏重芯片、半導體。諾安積極回報混合上半年前十大重倉股中,僅保留少部分芯片股,更側重對人工智能品牌的布局。

巴菲特曾說過,人們之所以不復制我的做法,是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在行業分析師于盛梅看來,換手率激增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基金經理心態,雖然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基金經理們可能倒背如流,如數家珍,但知道與做到間隔著一道鴻溝。

目前看,蔡嵩松交棒后劉慧影成為最大贏家,天天基金網顯示,劉慧影累計任職時間僅有1年又70天。此前并沒管理過百億規?;甬a品經驗,蔡嵩松與劉慧影共管期間基金業績不理想。

不禁疑問,劉慧影能否承擔起“科技投資最鋒利的矛”的大旗?管理能力、回報能力能否得到投資者認可?

通過諾安積極回報混合持倉風格的變化,不難看出后蔡嵩松時代,繼任者們希望打造更多差異化標簽,本身值得肯定,但效果仍需時間作答。

一定意義上說,諾安基金本身也是一只“網紅”基金。新浪財經統計,諾安基金曾20多次登上微博熱搜。除蔡嵩松外,諾安基金還因董事長重婚、基金專戶子公司被撤銷等事情登上熱搜。在扎牢內控風控籬笆方面還需加強。

4、營利連降、規模被反超,天弘基金何振王者雄風

平臺化趨勢,不僅表現在權益類產品,貨幣基金市場同樣暗潮涌動。

2023年9月,天弘余額寶的基金經理王登峰因個人原因將離任。天弘基金公告,劉瑩、王昌俊、田瑤三人將共同管理這只國內最大貨幣基金。

消息一出,引發市場強關注。就在8月,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因“個人原因”離任。

重要人物頻繁變動,或也有無奈與急迫。

作為國內首家規模破萬億的基金公司,天弘貨幣基金的先發優勢在一點點失去,公司營收與利潤出現下滑。

整理君正集團年報數據顯示,天弘基金2020年至2022年營收83.77億元、67.11億元和54.24億元,凈利26.44億元、18.17億元和15.48億元。

2023上半年,營利連滑局面依舊沒有改善:營收25.57億元,凈利潤7.54億元。2022年同期營收27.44億元、凈利7.86億元。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10月10日,天弘基金近五年的資產規模由約1.59萬億大幅減少至約1.07萬億。

2023年基金業半年報顯示,天弘基金規模已經被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反超。

業績縮水、規模下跌,天弘基金第一梯隊的地位岌岌可危,管理層壓力加大,人員變動自然在情理中。

追其原因,隨著支付寶開放余額寶平臺,接入其他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平臺壟斷優勢逐漸喪失。

行業分析師郭興指出,相比權益類產品,貨幣基金的門檻相對較低,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近年來余額寶的年化收益下降,用戶群開始一點點流失。

梳理產品結構,貨幣基金一家獨大是一個“硬傷”。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上半年,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凈值達7627.62億元,占總規模71%;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合計1024億元,占比不足10%。

相比之下,易方達基金同期基金規模合計約1.73萬億元,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后的規模合計約1.04萬億元。

事實上早在2017年,仍是天弘基金總經理的郭樹強便表示,做大做強天弘基金的權益類產品一直是非常看重的事情。

2018年,天弘基金便開啟了投研一體化改革,將所有主動投研部門的人員,按照消費、科技、醫藥和制造周期劃分為四個小組,推行行業化研究。

只是,歸根結底還靠業績說話。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天弘基金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產品共142只,其中正收益基金5只,占比3.52%,負收益基金137只,占比96.48%。

欣喜的是,進入2023年情況有所好轉。天天基金網顯示,近一年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產品收益為正基金數高達71只。但近6個月方面表現仍不算如意,天天基金網顯示,近6個月股票型與混合型權益類產品正收益僅10只、占比不足10%。

大浪淘沙不進則退,錯失了造星規?;t利、迎來行業質量洗牌,天弘基金如何補齊短板、重振王者雄風?值得深思。

在證券從業人士楊柳看來,目前公募基金面臨內外雙重壓力,對內監管趨嚴,對基金公司風控力考驗不斷加大。對外,競爭激烈,對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管理層戰略、決策能力考驗加大。

5、“一拖多”遭遇業績翻車,天弘基金的減法與加法

除權益類占比較低,天弘基金還存在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6月30日,天弘基金基金數達330只,經理人數為46人,粗算下來人均管理量7只以上。

查閱天天基金網,截至10月12日,天弘基金權益類基金再管規模最多的基金經理為林心龍管理基金規模達30只,基金管理規模達286.64億,全部為指數型增強基金。

天天基金網顯示,林心龍任職2年以上的基金收益率均為負。其中,天弘科創創業50ETF聯接C跌幅最大為42.95,而行業平均跌幅為23.06%,大幅跑輸行業均值。

此外,陳瑤在管數為26只基金,在管規模392.39億,沙川在管數24只基金,在管規模239.11億,劉笑明在管數21只基金,在管規模183.43億。楊超在管基金數18只基金,基金管理規模95.89億。

整體看,上述幾人管理基金風格主要以偏股型指數基金為主,這得益于天弘基金的“國民ETF”戰略。早在2015年,天弘基金便開始戰略布局指數基金業務,希望通過“國民ETF”能夠復制余額寶的輝煌,扭轉天弘基金權益類產品占比較低的問題。

考量在于,目前天弘基金指數型基金產品發行較多,但產品收益率并不突出。查閱林心龍、陳瑤、沙川、劉笑明、楊超在管基金業績,近6個月與1年業績多數為負。

管理基金數量較多,會分散基金經理的專注力。證券從業人士李愛芳表示,與策略型股票基金不同,評價一只指數基金的好壞,首先看基金收益與標的指數收益的偏離度,其次是跟蹤誤差,看指數基金的收益不可能每天都與跟蹤指數的漲跌幅度保持一致。

對于股票型指數基金而言,偏離度范圍通常在正負5%左右,超出此范圍則被認為是表現不佳。

從收益表現看,天弘基金一拖多基金經理,普遍存在在管指數型偏離度大于5%的情況。顯然,給基金經理“減負”刻不容緩,數量上做減法質量上做加法,已是天弘基金的當務之急。

一拖多并非一家現象。探索更多具有創新性、多元化的投資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需求,這些加法是包括天弘基金在內所有基金公司需要做的一堂必修課。

6、寫在最后:變革中尋找機遇

比爾·米勒曾說過,“積累財富的關鍵并不是時機,而是時間。”同理,投資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的不是短期收益的“爆發力”,而是長期收益的“持久性”。

若從此看,評價諾安基金、天弘基金,不應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作為蔡嵩松最重要資產的接管人,諾安基金對于劉慧影的描述是“善于挖掘基本面優秀、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質公司,力爭給投資者帶來長期良好回報”。

字斟句酌,或能感受到諾安基金的主動求變。在基金業虧損引發躺賺質疑、費率改革加碼的當下,希望撫平拳頭產品凈值大起大落的波動性,打造持續穩定回報的產品來穩定市場地位。

至于天弘基金,持續布局投研組多年,已開始嘗到質量轉型的甜頭,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天弘基金非貨規模3074.49億元,非貨基金規模保持凈流入213億元,增速位列中大型公司第四位。

投資就像一場長跑,有艷陽也有風雨。真正要吃好資產管理這碗飯,賣出產品只是第一步,如何搏出好回報率,真正把投資者利益時刻放在心里,強專業性、強敬畏心、強市場前瞻力缺一不可。

規模退場質量登臺,諾安基金、天弘基金的加減法剛剛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龙岩市| 平遥县| 大关县| 潮安县| 项城市| 金华市| 通山县| 梁河县| 盱眙县| 信宜市| 皋兰县| 江山市| 桦南县| 遂平县| 白玉县| 基隆市| 丹阳市| 崇明县| 嘉义市| 城固县| 唐山市| 漠河县| 合肥市| 河东区| 武安市| 梨树县| 铁力市| 玛多县| 民勤县| 黄龙县| 周至县| 姚安县| 余庆县| 肇庆市| 泰来县| 任丘市| 张家口市| 扶风县| 修武县|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