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卓然
“我們準備收購一家上市企業,不知道有關政策是如何規定?”
“您如何看待我們項目在上海的發展情況?”
2023年10月14日,在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正式召開的前一天,來自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家們來到蘇州河畔乘坐游船,開啟一場探尋城市魅力之旅。
在蘇州河畔,靜安區區長王華一露面,就被幾名全球高管圍住追問企業在滬發展的相關問題。他一面陪同高管們在蘇河游覽,一面耐心回答相關咨詢。
游船在蘇州河上蜿蜒穿梭,中外歷史建筑、初秋河畔的美景盡收眼底。在這幅具有上海特色的水光瀲滟圖景中,泛動著時代的機遇。

這是國際企業家與上海市長的第35年之約——每年金秋時節,他們相聚上海,參加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IBLAC)。上海借此聆聽世界聲音,學習先進經驗,提升治理能力。
隨著上海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和這一會議本身影響的不斷擴大,申請加入會議的國際知名企業越來越多。30多年來,成員已由最初8個國家的12位成員,增加到了目前15個國家的43位成員和8位名譽成員。
成員企業行業分布從傳統制造業、銀行保險業、資源開采業,逐步向生物制藥、食品加工、節能環保、交通物流、金融審計等領域擴展,成員結構更合理,代表性更廣泛。
“如今所有人都在討論張園,作為項目的重要參與者,很榮幸能參與并重新打造寶貴的上海文化片區?!碧偶瘓F行政總裁、市咨會成員施銘倫說道。
目前,太古集團在上海有三個發展項目,分別是位于靜安區的興業太古匯、石庫門保育更新項目張園和位于浦東新區的前灘太古里。
其中,張園是上海都市文明與市民文化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在近代上海商業經濟繁榮向前的歷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歷經4年的規劃與改造,這座昔日的“海上第一名園”在去年正式回歸大眾視野。一經開放,一批高奢品牌就選擇入駐園內。
在與靜安區區長的對話中,施銘倫詢問項目發展情況后,還向他提出了營收的問題。王華當即回復:“張園是一個不可復制的地塊,我們不僅關心資金方面的收入,也同樣關注社會效益。目標是讓張園能夠在百年后依舊成為上海商業、文化的地標?!?/p>
施銘倫表示看好上海。對太古集團來說,上海一直是太古中國市場的戰略中心。150多年前,太古集團就已在上海設立了中國第一個辦事處;今天,上海仍然是太古投資的重點城市?!拔覀儗χ袊蜕虾5陌l展前景充滿信心,未來將持續加大在滬投資布局力度,更加深度參與城市更新項目?!?/p>
此次市咨會,施銘倫將聚焦于城市重塑與再生方面,建議上海作為亞洲的經濟和文化引擎,可考慮為城市再生開發完整的生態系統。
他解釋道,上海應從能力建設、基于證據的政策制定、培育和資助創新舉措、制定可延伸的方法, 到實施重大計劃、建立結構完備的城市合作伙伴關系、與多方利益相關者合作、 善用創新融資策略等方面發力,把上海轉變為可持續城市化的典范。

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處,兩位共同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咖”——銀瑞達董事會主席、市咨會前主席雅各布·沃倫伯格和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烏斯科爾特,在河畔游覽接近尾聲時,有默契地拿出手機,共同在外白渡橋前開心自拍。
雅各布·沃倫伯格對界面新聞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改善、管理上海的商業狀況,幫助每個人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盡管現在還為時尚早,但上海最重要的是參與到人工智能的開發過程中。
他說,過去的幾十年來,銀瑞達見證了上海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相信這座城市仍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擁有更加繁榮的未來前景?!白鳛榭缧袠I的長期投資者,我們堅信創新的根本在于人才。我們相信上海將吸引更多的全球人才和全球投資者,為中國,也為全球帶來更多創新利好,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強勁動能?!?/p>
此次出席第35次市咨會,雅各布·沃倫伯格將帶來一份建議,希望上海積極推動國際交流項目,與跨國企業、國際組織、高校等進行合作,開展更多跨國文化、教育和人員的交流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可以進一步增進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上海市民與外國友人之間的友好關系,提高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水平。

如今,市咨會對上海的意義已遠超每年一兩天的相聚。
會議創辦初期,多數成員并未在上海投資,如今情況完全不同。數據顯示,近期有9家成員企業在上海有投資計劃,預計新增投資總額超27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23家會員企業決定參加今年進博會,把最新產品帶到中國市場。
今年以來,上海呈現經濟加快恢復、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的良好態勢,上海仍然是外商最青睞的投資首選地之一、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首選地之一。
針對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下一步上海該如何布局?
ABB 集團董事長傅賽建議,上海應針對技術創新,加強戰略指導、制度支持和有效激勵,完善扶持機制。在各領域,尤其在工業領域,繼續鼓勵和打造更加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部署新興智能技術,應對當前的挑戰并發掘未來的機遇。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狄思博則指出,未來的城市顯然將與今天截然不同,人口、技術、基礎設施以及民眾參與城市建設的方式都將發生變化。上海的政府部門、企業和民眾可以齊心協力,為全球變暖、人工智能和人口增長等方面的壓力做好準備,建設智慧城市生態系統,加快綠色金融發展,投資培養更多的人才掌握新技能。
“毫無疑問,上海能夠面對這些挑戰,作為一個充滿活力和蓬勃發展的城市,發揮其潛力,在未來數年,對可持續增長和社會產生積極影響?!钡宜疾┱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