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完成收購動視暴雪
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微軟宣布,已完成對游戲廠商動視暴雪的收購。收購完成后,動視暴雪普通股將不再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
2022年1月18日,微軟宣布68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游戲公司動視暴雪。動視暴雪是美國知名游戲制作與發行公司,擁有《使命召喚》、《魔獸爭霸》、《糖果傳奇》、《爐石傳說》、《星際爭霸》等知名游戲系列,在全球約有1萬名員工。
由于該交易規模巨大,一度陷入反壟斷泥潭。按照微軟的預期,收購原定將于2023年7月18日之前完成,期間先后后受到歐盟、美國、英國等多國發起的反壟斷調查,而中國、日本、巴西等38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批準了微軟收購動視暴雪。
交易完成后,動視暴雪現任CEO鮑比·考迪克將在2023年底前繼續擔任動視暴雪CEO一職,并向微軟游戲首席執行官菲爾·斯賓塞匯報。2024年1月1日,考迪克將離開動視暴雪。其他多位動視暴雪高管也將離開。
以動視暴雪的股價折算,微軟最早提出的收購報價每股95美元,截至目前,動視暴雪股價為94.42美元,意味著近兩年來,該交易最終規模幾乎沒有發生多少變化。
小米與北汽、華晨等商討SUV車型代工
10月14日消息,據界面新聞從接近小米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今年8月底,小米汽車就在接洽江淮汽車,商量代工新能源汽車的相關事宜,但雙方并未達成最終合作。到了10月份,小米汽車開始接洽北汽藍谷和華晨汽車,就生產等事項進行合作談判。
知情人士對此表示,在首款轎跑車型之后,小米還計劃上線生產一款SUV車型,但小米暫時并不考慮重新搭建生產線。在小米汽車一期自建工廠生產轎跑車型的同時,通過與其他汽車制造商合作代工生產SUV車型,可以實現雙線推進。
小米汽車在北京亦莊分兩期規劃建設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工廠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產能為每年15萬輛,此前據報道該工廠已處于試生產階段。
知情人士透露,“雷軍2024年的目標是銷售10萬輛小米汽車,但小米一期工廠的產能短期無法上量,二期工廠投建需要2年的時間完成。” 增加新車型,也是決定小米汽車在第一年能否爆發的關鍵,車型越多,意味著小米越容易達到10萬輛的銷售目標。
臺積電:已獲準于南京持續營運,正申請在中國大陸營運的無限期豁免
10月14日消息,據多家媒體報道,關于臺積電已獲得美國授權相關信息,臺積電回應稱,“臺積電已獲準于南京持續營運,臺積電也正在申請在中國大陸營運的無限期豁免。
臺積電南京工廠主要負責生產28納米芯片。據悉此次基于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建議,臺積電預計將透過完成‘經認證終端用戶’授權的申請程序取得無限期豁免。”
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看臺海官方微博消息,美國商務部正在更新“經驗證終端用戶”名單,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相關設備出口管制措施,三星電子等韓國廠商獲“無限期延長豁免”,臺灣地區芯片制造商臺積電則獲得為期一年的“豁免”。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13日證實了臺積電的“一年期豁免”屬實。
億航智能完成全球首個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型號合格認證
10月13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向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頒發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型號合格證 (Type Certification,簡稱TC) ,這意味著EH216-S的型號設計符合民航局適航要求。
這是全球首個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認證,也使其具備了無人駕駛航空器載人商業運營的資格。受此消息影響,億航智能美股盤前暴漲逾70%。
"型號合格證”是指民航當局根據航空規章頒發的、用以證明民用航空產品的設計符合相應適航標淮的證件。民用航空器只有通過型號合格審定,取得型號合格證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而只有拿到型號合格證,才能實現真正的商業化運營。
有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億航智能完成適航審定,也意味著中國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適航審定工作走在世界前列,也將對全球新型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適航審定起到示范作用,未來同類型企業的動作將會大幅加快。
EH216-S型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是一款能夠實現無人駕駛的載人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它設有兩個座位,可在載人交通、空中游覽、空中物流、醫療應急響應等場景中應用。
億航智能CEO胡華智表示,在拿到型號合格證后,將從低空旅游場景開始,逐步開展商業運營。
根據Morgan Stanley、德勤等機構預測,2040 年,eVTOL市場全球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將是其中增長最快、規模最大、需求最大的市場。
美國終止Ouster對禾賽提起的專利侵權調查
10月12日消息,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布,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于10月10日裁決終止了由禾賽的競爭對手Ouster提起的有關涉嫌專利侵權的調查行動(以下簡稱“ITC訴訟”),該裁決維持了ITC在今年8月24日作出的初裁,批準了禾賽終止ITC訴訟的動議。
今年4月,Ouster向ITC提起一項申訴,指控中國競爭對手禾賽科技侵犯其技術專利。公司聲稱在市場轉向Ouster的數字激光雷達后,禾賽科技竊取了Ouster的革命性專利技術,并將其整合到了自己的產品中,使得Ouster遭受了銷量、利潤以及市場份額的損失。
Ouster據此要求禾賽賠償經濟損失,并要求美國禁止進口禾賽的激光雷達。
禾賽堅稱知識產權侵權指控毫無根據。“禾賽的激光雷達產品是公司多年自研、獨立開發的成果,絕無竊取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
根據禾賽方面的公告,此次專利侵權爭議與Ouster、Velodyne兩家同業公司的合并動作有關。根據先前的協議規定,爭議應通過仲裁解決,而非訴諸法院或ITC,這也是ITC委員會終止Ouster訴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