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拉鋸半年的南鋼股權爭奪戰畫上句號。
10月13日,復星國際(00656.HK)公告稱,經江蘇省高院主持調解,沙鋼集團及其子公司沙鋼投資(下稱沙鋼方),復星高科、復星產投及復星工發(下稱復星方),南鋼集團及南京鋼聯簽署《調解協議》,并經江蘇省高院確認。
根據《調解協議》,沙鋼方自愿退出南京鋼聯60%股權的交易,南鋼集團則向沙鋼方支付補償款。同時,沙鋼方與其他相關方之間不得再因南京鋼聯股權交易,相互提起任何訴訟或者仲裁主張權益。
公告并未披露補償款的具體金額。復星國際稱,“本次各方通過友好協商,努力實現多方共贏。”
南京鋼聯主營鋼鐵業務,2022年的粗鋼產量為1100萬噸。復星國際通過復星產投等三家復星系公司持有南京鋼聯60%股權,南鋼集團持有另外40%股權。
今年4月,沙鋼方向江蘇省高院提起訴訟,稱復星方違反了此前簽署的南京鋼聯股權轉讓協議,要求繼續履約,向沙鋼方轉讓所持南京鋼聯60%股權。
南鋼集團隨后向江蘇省高院提交申請,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加入沙鋼集團向復星國際提起的訴訟。沙鋼方也向江蘇省高院提交申請,追加南京鋼聯為第三人。
7月13日,此案在江蘇省高院一審開庭,由于涉及商業秘密,該案并未公開審理。庭審在當天上午九點半開始,直至傍晚六點左右才結束,加上午休時間,持續時間超八小時。
該訴訟緣起于南京鋼聯的股權出售事宜。
去年10月,復星國際與沙鋼集團簽署投資框架協議,約定將南京鋼聯60%股權出售給沙鋼集團,作價不超過160億元。沙鋼集團是國內排名第三的鋼鐵生產商,去年粗鋼產量達到4145萬噸。
按照協議,沙鋼集團需支付復星國際80億元誠意金,作為進入交易盡調階段的前提。同時,復星國際應將其所持南京鋼聯60%股權,分兩期質押給沙鋼集團。
今年3月14日,復星國際與沙鋼集團正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與此同時,作為南京鋼聯小股東的南鋼集團并不愿意接受沙鋼集團入主,其有意邀請中信股份(00267.HK)介入此次交易。
根據《公司法》和南京鋼聯公司章程,在同等條件下,南鋼集團作為合資公司股東,擁有上述股權的優先受讓權。
4月2日,南鋼集團宣布行使優先受讓權,并與復星國際簽訂南京鋼聯60%股權出售協議。復星國際同時終止了與沙鋼集團此前簽訂的協議,隨后向沙鋼集團返還80億元誠意金及相關利息。
同日,中信股份全資公司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下稱新冶鋼)宣布擬出資135.8億元,對南鋼集團進行增資,將持有其55.2%股權,成為南鋼集團控股股東。這也意味著,南京鋼聯60%股權的最終買家將是中信股份。
中信股份實際控制人為財政部,去年營業收入7711億港元(約合67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8%;凈利潤755億元港元(約合6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
中信特鋼(000708.SZ)是中信股份旗下的核心鋼鐵資產,是國內最大的特鋼生產商,粗鋼產量為1503萬噸。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曾向界面新聞分析稱,就南鋼集團而言,選擇中信股份肯定是考量了諸多因素后的決定。
她表示,沙鋼集團目前還是以鋼鐵行業的經營為主;作為大型央企的中信股份,則覆蓋金融、地產、鋼鐵和礦產等不同業務,可以為南京鋼聯提供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這些是沙鋼集團無法做到的,此外中信股份的國際化水平相對沙鋼集團也會更高。
在沙鋼、復星、南鋼三方的訴訟以調解收場后,中信股份得以繼續推進南京鋼聯股權交易。南京鋼聯100%股權將屬于增資后的新南鋼集團,并成為中信股份的下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