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張巽
高校專業改革進程提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下稱中科大)公告稱,擬撤銷英語、傳播學、考古學、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環境科學六個本科專業,稱該舉符合教育部關于本科專業調整和撤銷的要求。
據澎湃新聞援引中科大說法稱:“之前很多專業就處于事實停招的狀態,現在進行一個程序化的操作,是學科優化設置的需要。學校設置授予文學學士,與人才培養與定位不大契合”。
該校老師還表示,此次擬撤銷英語專業不能與英語四六級與學士學位脫鉤相提并論。
中科大的官網簡介中表明了其辦學定位,“ 一所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管理和特色人文的理工科大學”,英語、傳播學、考古學等文科類專業“地位不高”不難理解。
10月13日,界面教育從中科大招生辦公室相關人員了解到,如果招生計劃中未出現該專業,則表示該專業今年在該省不招生。界面教育通過搜索中科大本科生招生網發現,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未出現在2023全國各省招生計劃中。
2023年中科大招生簡章顯示,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共有四個專業,分別為科技史、科技傳播、語言與認知和認知哲學,但在招生簡章中并未發現該學院的院系介紹。
研究生招生上,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23年考研招生目錄共計哲學、新聞與傳播、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科學技術史五個專業。
2022年5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曾發布公告,宣布停招新聞傳播學學術學位(050300)、英語筆譯專業學位(055101)碩士研究生,理由為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在征求學科點意見的基礎上,對原有學位點予以適當調整與整合。
今年5月,中科大軟件學院公告稱,為進一步扎實做好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的建設工作,聚焦軟件工程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自2024級開始,不再招收軟件工程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撤銷專業并不罕見,其本質是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設置符合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的專業。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將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同時明確“要將學科專業規劃與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相統一”。
麥可思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333所高校共撤銷了925個本科專業,近五年共有3030個本科專業被撤銷。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登榜近五年“被撤銷榜”榜首,全國共有100所院校撤銷該專業。
在撤銷專業所屬的學位授予門類中,工業設計為撤銷最多的工學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和廣告學分別為藝術學和文學專業中撤銷最多的專業。
2020年5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宣布從2020年起取消本科招生,同時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模,學院的人才培養將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層次。
截至2022-2023學年,清華大學共有土木工程、會計學、新聞學、交通工程等15個本科專業停招,新增一個科學史專業。
研究生專業的調整趨勢,總體呈現為專業學位增加;學術學位比例下降;非全日制專業碩士比例擴大。
2020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通知規定到2025年,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
同年,教育部規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2023年,南開大學暫停招收全日制工商管理、全日制會計、全日制圖書情報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撤銷或調整專業并不等于該專業為“差專業”,某專業是否被調整,受就業質量、專業發展、院系調整等多因素的影響。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被撤銷的專業,對于其所在的學校來說,大多是缺乏特色的專業,但是,這一專業在其他高校,則可能是強勢專業,就此認為這類專業都不能報考,將錯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