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華夏能源網獲悉,近日,氟材料在低迷半年后,迎來新一輪價格上漲,其中上游原料螢石礦更是出現了“一貨難求”的搶手情況。
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后,國內螢石原料企業紛紛上調報價,或者暫停報價,部分企業最新報價較國慶前上漲超過20%,一舉創下歷史新高。
氟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化工類材料,最常用于制冷領域,同時在鋰電行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是電解液的重要組成六氟磷酸鋰的關鍵材料之一。
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方面來自于安全生產趨嚴,螢石礦企的開工受限,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四季度螢石及氟材料傳統購銷兩旺季節的到來,兩方面因素疊加,共同助推了氟材料價格的上漲。
觀察國內六氟磷酸鋰行業,在經過去年一輪業績暴增之后,今年上半年,多數六氟磷酸鋰企業均出現了利潤不佳情況,全年業績承壓。
那么,隨著氟材料價格的上漲,會否對六氟磷酸鋰企業年終業績起到提振作用?
上半年整體利潤下滑會否改善?
電解液是構成鋰電池的關鍵材料之一,它在電池中承擔著正負極之間傳輸電荷的作用,有著鋰電池“血液”之稱。其對鋰電池工作溫度范圍、循環效率、比容量、安全性能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成本約占鋰電池生產成本的10—15%。
具體來說,鋰電池的電解液主要成分包括溶劑、溶質鋰鹽和添加劑,三者在一定的條件下按照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溶質鋰鹽決定了電解液的基本理化性能,是電影響鋰離子電池特性最重要的成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溶質鋰鹽雖然在電解液質量中的占比僅為13%,但在制造成本中的占比卻高達62%。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可以充當溶質鋰鹽的化學材料很多,但是在當前,六氟磷酸鋰憑借低成本的優勢,已經成為了溶質鋰鹽的主流。全球市場來看,中國是六氟磷酸鋰大國,2022 年,六氟磷酸鋰全球市占率排名前四的供應商,均為中國公司;中國企業生產了全球約90%左右的六氟磷酸鋰,且這一比例還在繼續提升。
應用于鋰電池電解液方向的六氟磷酸鋰中國廠商,主要包括天賜材料(SZ:002709)、多氟多(SZ :002407)及新宙邦(SZ :300037)等。目前,三家企業均實現了六氟磷酸鋰、添加劑、溶劑等一體化布局。據EV Tank統計,2022年,天賜材料六氟磷酸鋰全球市場份額約為35.9%,排名第一。
不過業績方面,在今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鋰整體市場情況并不理想,天賜材料等三家企業營收凈利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天賜材料營收下降22.93%,凈利潤下降55.67%;多氟多營收下降12.65%,凈利潤下降80.88%;新宙邦營收下降31.21%,凈利潤下降48.52%。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三家公司公司均表示受到了六氟磷酸鋰及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價格大幅下降、產品成本較高的影響,導致整體毛利率下降。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今年國慶長假以來,伴隨著氟材料價格的上漲,六氟磷酸鋰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有業內人士預測,這一趨勢或將持續到年底。原料企業的業績或在年底有望改善。
技術與新材料迭代帶來隱憂
價格只是一方面因素,企業利潤空間和競爭力如何,還必須要考慮成本、技術迭代、產能及市占率等多方面因素。
“草原上獅子比斑馬多,沒有技術就沒有飯吃?!苯衲?月,在行業頭部企業多氟多舉行的2023年投資者交流會上,多氟多總經理李云峰直截了當地指出了該行業的特點和現狀。
李云峰認為,六氟磷酸鋰市場面臨的是一場“淘汰賽”,他表示,“市場上現有48家六氟磷酸鋰企業,我估計未來幾年,有40家得非常辛苦地賠錢,過去憑運氣掙的錢會憑實力虧掉,還剩8家里面,我估計5到6家會非常辛苦地不掙錢,真正掙錢的可能就是1—2家。”
實際上,除了業績下滑的壓力之外,隨著技術迭代加快,六氟磷酸鋰相關企業還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
鋰電池行業已逐步出現了上游替代原料。
早在去年9月,寧德時代旗下子公司時代思康新材料就被曝規劃了11萬噸新型雙氟磺酰亞胺鋰(簡稱“雙氟”)產能消息傳出,在鋰電池電解液領域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
雙(氟磺酰)亞胺鋰在某化工企業的官網報價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注意到,雖然目前電解液的溶質鋰鹽主要以六氟磷酸鋰為主,但這一原料的明顯缺點是:化學性質不穩定、分解時會產生強揮發性的危險化學品、低溫環境下效率嚴重不足。隨著鋰電池產品對使用效率及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缺陷的存在,使其現階段無法跟上鋰電池的發展需求。
另外,從鋰電池發展角度看,未來的鋰電池,需要更寬的工作溫度和更高的能量密度,而六氟磷酸鋰難以滿足更久續航、更多元應用場景對電池性能提出的要求,因此,研發新一代溶質鋰鹽的呼聲越來越高。
相較而言,雙氟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更好的電導率,能夠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能、耐低溫性能、耐高溫性能,增加鋰電池的循環壽命。因此,雙氟是公認的避免六氟不足的最佳新一代溶質鋰鹽。
在市場表現上,如今被業界看好的鋰電池——4680大圓柱電池、高鎳電池、半固態電池等下游產品,對雙氟的用量都將顯著提升。
技術密集型行業,未來,鋰電行業的技術路線的選擇和發展將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即便一向以“賭性堅強”自詡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面對技術路線之爭也變得小心謹慎,不僅同時布局了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路線,也不斷在固態電池、鈉電池等領域延伸。
未來,無論是目前市占率第一的天賜材料,還是緊隨其后的多氟多、新宙邦,未來各家企業將如何押注技術路線,值得業界關注。讓寧德時代帶火了的新技術,會如何進一步走向成熟應用,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