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脈網
醫療上市公司竟將投資寫進主業。
動脈網發現,國內一家眼科上市公司已將生命健康類新產品投資作為未來3-5年主要發展方向。
這家公司即市值超200億元的OK鏡(角膜塑形鏡)龍頭歐普康視,歐普康視在與投資者交流中明確未來3-5年,公司持續在三個方面發展:眼視光產品、眼視光服務和生命健康新產品投資。
2020年以來,公開數據顯示歐普康視已出資超7億元,投資了 20 多個新產品項目,重點布局了眼科、消費醫療和醫療器械三大賽道。低調布局三年,歐普康視的生命健康投資版圖漸漸浮出水面。
歐普康視部分對外投資企業,數據來源:歐普康視年報 公開數據
歐普康視是市場下行期活躍的CVC之一。而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做投資的背后代表著當細分領域龍頭面臨增長天花板后,投資開始成為上市公司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趨勢。
出資超7億,三位一體模式做投資
CVC(企業風險投資)在醫療行業并不鮮見,國內也有多家知名的醫療CVC,包括禮來亞洲基金、泰煜投資、華大共贏等。近年來,也有邁瑞醫療、博騰股份、九安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出資做LP。
歐普康視做投資不僅是做LP。據業內人士透露,歐普康視形成了上市公司+四支基金的投資矩陣。
這四支基金分別是中合歐普、歐普康視與英菲尼迪資本合作基金、合肥愛意資本、歐普康視與山藍資本合作基金。
2020年,歐普康視2億元參設中合歐普產業基金,布局眼視光產業及醫療器械領域。
2022年11月2日,歐普康視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歐普康視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普投資”)將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3.49億元參與出資設立基金合肥英飛歐普健康科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這只基金的管理機構為英菲尼迪資本。投資方向以眼科領域創新材料、耗材、器械及其他創新科技為主;以眼科以外其他領域的新材料、高值耗材、器械及其他創新科技為輔。
同一天,歐普康視還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1.15億元參與出資設立基金安徽善泓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用名),這只基金的管理機構為山藍資本,基金主要投向創新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及醫療服務賽道的優質公司,以醫療器械細分領域作為投資重點。
2023年,歐普投資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4000萬元參與出資設立合肥中安廬陽創業投資二期基金(有限合伙)。本支產業基金用于投資眼科和眼視光產品以及其它有市場潛力的生命健康類產品等新技術新產品。
多支基金的組合和上市公司直投,歐普康視形成了上市公司直投+四支基金的投資矩陣。
根據FOFWEEKLY分析,這種企業直投+獨立公司投資+LP投資三位一體的模式的好處是讓企業通過做LP擴大投資范圍,減少投資風險,較早進入主營業務相關的賽道。而進一步做GP投資,建立具備資質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司,不僅能夠增強自身的話語權,提高投資效率,還能夠更精準地布局產業鏈條。
在歐普康視投資版圖中,還離不開合肥這一關鍵詞。歐普康視多支基金中都有安徽或合肥國資的身影。
歐普康視和英菲尼迪合作基金中合肥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出資2億元。歐普康視和山藍資本合作的基金,安徽省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億元,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出資5000萬。
歐普康視多家被投也都來自合肥。政府引導基金出資+產業龍頭出資的結構成為歐普康視基金的模式,同時,在投資方向上也偏好本地項目。
眼科、消費醫療、器械成為歐普康視青睞的三大賽道
歐普康視借助三位一體的投資模式精準地布局了眼科及眼視光產業鏈,同時也提早瞄準了醫療器械領域高潛力產品。
歐普康視的投資布局落地到細分領域上,重點布局了三大賽道:眼科、消費醫療和醫療器械。
在眼科及眼視光產業鏈上,歐普康視投資覆蓋了防治、篩查、手術、藥物治療多個環節,選取了有技術先進性和市場潛力的產品。
其中廣州視明應用 AI 技術研發視功能和裸眼 3D 等產品;合肥星眸生物研發治療黃斑變性的基因藥,很多眼科疾病無藥可用,眼科疾病是基因療法熱門方向;廣州衛視博研發人工玻璃體和視網膜加固產品,代表產品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是國際首創的挽救眼球的人工器官,可以精細模擬人眼玻璃體結構和功能。
杭州目樂研發眼底照相、視力篩查儀等產品。目前,無論是傳統光學眼底相機還是近年來快速放量的新型的超廣角激光眼底相機,國內市場都由進口品牌主導,近期多家眼底相機企業完成融資,有望改變現有的市場格局。
在眼科手術領域,歐普康視合作基金投資了顯微手術機器人迪視醫療。眼科手術對于操作精細度要求很高,由于眼科手術操作難度大,目前資深眼科醫生數量少,培育周期極長,徒手細微操作壓力大。迪視醫療以個性化的醫工結合、基于主從控制的多自由度、獨創的柔性結構為技術優勢,是國際率先實現眼科手術機器人高達3微米運動精度的團隊之一。
歐普康視另一大關注重點是消費醫療,在這一方向上,歐普康視布局了牙科、生長激素、醫美等賽道。
其中,中合歐普投資的君合盟研發管線布局圍繞代謝、醫美等廣闊市場前沿蛋白藥物領域,其中先導產品聚焦在重組A型肉毒素、生長激素等具有消費屬性的重組蛋白藥物;合肥即理研發激光牙科治療儀產品。
歐普康視還關注醫療器械。據業內人士透露,歐普康視更偏好醫療器械龍頭,在賽道選擇上布局了乳腺癌光學診斷平臺、醫療激光等細分領域。
OK鏡告別高增長時代,歐普康視投資為突破天花板
眼科細分領域龍頭,為何持續做投資?
歐普康視持續做投資,核心原因是儲備產品,打破單一的產品結構。
歐普康視核心產品OK鏡是少數得到臨床認可并進入衛健委近視防控指南、認可為延緩近視的有效產品。歐普康視是國內第一家獲得OK鏡注冊證的國產企業,據東莞證券研報,2019年歐普康視在國內角膜塑形鏡的市場份額達到30.8%。
但今年上半年,歐普康視核心產品硬性角膜接觸鏡營收增速僅為10.88%,相比此前高達40%的增速下降不少。
OK鏡告別高增長時代,一方面是因為更多廠家拿證,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2022年OK鏡獲得注冊證的廠家已達22家。
另一方面,與OK鏡增長疲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減離焦框架鏡的火熱。雖然從近視眼防控效果上看,角膜塑形鏡>離焦軟鏡>離焦框架鏡,但減離焦框架鏡成本低、使用簡單,且框架鏡不是醫療器械可在眼鏡店驗配,離焦框架鏡在青少年近視群體中滲透率快速提升,已超過OK鏡。
減離焦框架鏡侵蝕了部分OK鏡市場,導致OK鏡增長不如預期。OK鏡曾在近視防控上一枝獨秀,現在有更多的產品出現,如低濃度阿托品、減離焦軟鏡、減離焦框架鏡、哺光儀等。歐普康視也在布局更多眼視光產品。
任何產品都有生命周期,歐普康視正處于單一產品向全視光產品以及視光服務的轉型升級之中。歐普康視設計了“自主研發+合作研發+投資入股”的新產品開發戰略,對外投資生命健康領域新產品是豐富產品結構的一步棋,通過投資為增長儲備新產品。
哪些賽道最受CVC關注?
除了歐普康視,行業內還有多家CVC在市場下行期仍然活躍。例如禮來亞洲基金、復健資本等。
CVC企業有哪些投資共識和投資主題?
動脈網分析了2023年多家CVC投資數據,從投資分布輪次來看,A輪及以前占比超過一半,CVC投資也更偏好早期項目,甚至參與到更早期的孵化項目中。
復星醫藥旗下的復健資本新藥創新基金孵化了星曜坤澤、星聯肽、星濟生物三家公司。其中星曜坤澤研發小核酸藥物用于乙肝功能性治愈,在國內小核酸藥物進展中受到關注;星聯肽由復星醫藥與藥明康德共同孵化,專注于多肽偶聯藥物(PDC)開發;星濟生物研發大分子抗感染藥物。
對標海外企業確定孵化賽道,找到國內頂尖科學家加盟,再通過與國內傳統藥企建立合作關系降低失敗風險成為國內CVC孵化研發企業的主要模式。
從賽道上看,國內醫療CVC關注生命制藥上游工藝及耗材、消費醫療、手術機器人、ADC、核酸藥等賽道。
生物制藥上游工藝及耗材領域是CVC行業一大投資主題。包括健壹資本、禮來亞洲基金、康君資本等多家CVC都投資了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生物制藥上游耗材。
生物制藥產業鏈中,細胞系培養系統、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及層析系統等儀器設備和分離純化濾膜、培養基等試劑耗材供應依靠進口企業。經過數年的發展,生物制藥上游工藝及耗材領域已有企業實現國產替代,并與國內外多家藥企建立了合作關系,得到了下游客戶的高度認可,實現了穩定商業化。
消費醫療也是CVC一大投資主題,醫美抗衰、寵物醫療、口腔、眼科等產業鏈受到關注。
在醫療器械領域,手術機器人和一次性內窺鏡最受關注。手術機器人中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獲得大額融資,CVC更偏好商業化得到成熟驗證的賽道。一次性內窺鏡入院成本低,商業化放量快,在海外市場有著想象空間。
在生物制藥領域,核酸藥、ADC、合成生物學、JAK抑制劑等多個賽道也獲得了CVC關注。
對于醫療上市企業來說,單一細分領域天花板有限,成為細分領域龍頭后往往需要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投資并購可以幫助上市企業找到潛在的機會。期待更多CVC成為產業投資活躍力量,將成熟的生態企業資源嫁接到早期創新型項目上,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參考資料:
產業資本“機構化”,親自下場管理基金——FOFWEEKLY
眼科耗材漫游指南|倚鋒硬分享——倚鋒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