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家電網
近日,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大家電部總裁張峰將離職,其負責的大家電部將迎來了重組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熱議。綜合多方訊息,在本輪架構重組中,原小米大家電部的電視業務將并入手機部,其余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業務將組成新的大家電部,由單聯瑜負責整體部門業務運營。
那么,不妨理性探討,本輪重組背后究竟基于小米的哪些考量?重組又是否會推動小米白電尤其冰洗業務走向更好的發展?
黑電并入手機部 或強化“生態”協同屬性
雖同屬大家電類目,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小米電視的發展與其冰洗空等大家電業務發展早已不在一個“段位”。在出貨端,根據洛圖科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為1711.5萬臺。
其中,小米(含Redmi)出貨量近400萬臺,占整體市場23.3%的份額,位于第一位置。在銷售端,根據奧維羅盤數據,今年1-8月,小米電視線上銷量、銷額占比分別為18.73%、12.61%,分別位于第一、第三位置,線下市場TOP20中小米電視也占據一席之地。
“小米電視為什么能成功,因為它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玩法”,有為小米電視代工的某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向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無論是“極致性價比”模式,還是內容生態的構建,小米整個顛覆了彩電業的游戲規則。
根據小米電視的邏輯,其并不指望硬件賺錢,而是主要通過收會員費、視頻收費及廣告收入來盈利,這就使得彩電制造行業的利潤率越來越低。“現在電視可以說是所有大家電產品中平均毛利率最低的,沒有之一。它(小米電視)靠內容賺錢,拼內容我們又拼不過”,該企業負責人甚至直言,現在公司也就冰箱業務“還能賺錢”,電視“是真不賺,賣的越多虧得越多。”
這樣的行業背景下,聚焦“生態”成為越來越多彩電企業的共識和發力方向,而小米依托手機及米家生態,則賦予了小米電視在軟件方面更強的競爭力。這也是業內分析此番小米欲將電視并入手機部的主要原因之一——進一步強化手機與電視的“生態”協同屬性。
“事實上,在華為智慧屏出現之前,小米可以稱得上是將手機與電視整合最為完善的品牌”,有彩電行業分析人士評價稱,當時很多品牌主界面都做不到流暢,小米電視在系統的易用程度上相當突出,雖然廣告問題也備受指摘。不過對于不追求硬件參數,日常觀看流媒體內容的普通消費者來說,小米電視在系統使用層面無疑是相當友好的。
另外,小米電視背靠著米家智能家居系統,用戶可以通過讓小米電視實現對全屋家居的智能控制,確實極大地提升了體驗感。“此番,隨著高層職位變動,小米做出將電視并入手機部的決定,某種程度上可以像華為智慧屏一樣,將電視按照‘大屏手機’的定位,進一步強化小米手機+電視生態的融合協同效應。”
“近年來,小米電視業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于未來發展,小米給予重視,將其并入手機部也是長遠考慮”,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周愷也向中國家電網記者分析表示,很大程度來講,智能電視與手機的技術、邏輯、產品理念很接近,屬于消費類電子而非傳統家電產品。將小米電視并入手機部,一方面可以協同人力、技術等資源一起開發,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將電視納入手機,一起進行產品規劃、營銷規劃、生態規劃,打造個人與家庭娛樂生態系統。
白電組成新陣營,是否能迎來“騰飛”?
新一輪調整中,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業務將成立新大家電部,任命原負責空調板塊的單聯瑜擔任大家電部總經理,向集團總裁盧偉冰匯報。事實上,小米的整個白電業務板塊,空調表現也是最突出的。比如在出貨端,結合小米集團半年報增幅數據和去年同期出貨量數據,今年上半年,小米空調的出貨量超過300萬臺,而小米冰箱、洗衣機產品在上半年的出貨量分別僅約為85萬臺、55萬臺,均不足百萬。零售端,根據奧維羅盤1-8月年累數據,小米也僅有空調業務在線上市場占據超5%的份額,冰箱、洗衣機業務的線上銷額占比均不足2.3%。線下市場,小米整個白電類目均不在TOP20之列,零售份額占比也均不足0.3%。
同樣是重安裝制造屬性的家電產品,并且根據記者查詢,小米空調、洗衣機、冰箱的產品線布局時間也均相差不遠,其首款產品推出時間分別為2018年7月、12月以及2019年10月。那么,為何小米空調能“獨樹一幟”?對此,有曾為小米空調代工的某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因為“為小米空調貼牌的廠家,實力都還可以”。
據介紹,到目前為止,小米包括空調在內整個大家電業務,仍以購買設計方案并委托代工為主,其自身并不具備專業家電企業的研發、制造及品控能力。而具體到小米空調的代工廠商,前有TCL,后有四川長虹、創維電器等家電品牌,今年6月,小米還與松下空調簽訂了代工合作協議。
可以看到,無論是位于第二陣營前列的TCL,還是具備軍工品質的長虹,以及壓縮機性能可靠的松下空調,業內口碑都較為良好,加上小米的擅長的互聯網營銷模式,發展“順風順水”不難預料。松下內部人士也向中國家電網記者佐證了這一點,該內部人士表示,小米空調在中部西部都有不同的廠家代工,供應鏈優勢+產品性能可靠,使得小米空調近兩年發展較快。隨著業務發展,他們在華南地區也積累了較大的需求體量,因此找到松下空調,希望通過雙方合作來進一步節約成本的同時滿足更多需求。
再看小米冰洗業務,據記者了解,曾為小米冰箱代工的TCL已全面停止與小米的所有代工業務,目前小米冰箱主要由創維電器代工,小米洗衣機則為寧波吉德代工,這兩家企業近年來發展表現平平,消費者認知度較低。“在更重視功能屬性的冰洗類白電領域,消費者很大程度上也并不認同、認可小米冰箱、洗衣機產品”,用前文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的話說,“白電是個‘苦差事’,是講產品力的,也需要戰略定力,這正是小米所欠缺的。也因此,小米做電視成功后再做白電尤其冰洗,目前業內沒有說它成功的,只能說它還在這個賽道上。”
如今,小米將白電業務重新整合,形成新大家電部,并且新大家電部事務直接向集團總裁匯報,不難看的小米欲發力白電的“野心”。那么這一決定會將小米白電導向更長遠有利的方向嗎?對此,有家電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從積極方面來看,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米白電經營決策和自主發展的空間更大,而且從產品來看,空冰洗整合,可以很好的形成套系聯動,小米在智能家居系統方面的優勢也確實較為突出。
不過,同樣如前文分析所提,不同于如今黑電更強調交互、娛樂屬性,白電仍屬于典型的機械制造行業,受到大規模成本制造驅動,提供的是家庭的實際實用功能,比如空調制冷舒適、冰箱保鮮除菌,以及洗衣機洗凈烘護。像小米類互聯網企業的運營思維和娛樂引爆模式,在沒有產品作為底層邏輯,也沒有較為成熟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支撐下,想要向上突圍,存在一定難度。
“目前整個白電行業格局已經穩定成熟,重組新的大家電部后,小米白電很難打破原有格局”,周愷也向記者分析稱,畢竟同行美的、海爾、海信等,也不斷在技術與產品創新中,調整自身策略,以應對各種外部挑戰。這樣的背景下,對于小米白電尤其是小米冰洗,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進一步突圍,首先還是要考慮夯實產品力,在此基礎上尋求需要差異化創新,真正迎合物聯網與智能家居時代需求,實現真正智能改變生活,智能便利生活,才能打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