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在連續數個季度出貨量下滑之后,PC市場迎來了回春之日。
研究機構IDC在最新出爐的PC行業報告中提到,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7.6%,但環比增長達11%,總計出貨量6820萬臺。IDC認為,在過去兩個季度中,個人電腦出貨量降幅較去年同期有所減緩,市場需求也在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圖源:IDC)
全球出貨量前五的廠商為: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和華碩,其中只有惠普實現了正增長,其余四家廠商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貨量環比下滑。有意思的是,蘋果的個人電腦出貨量環比下降23.1%,為榜單中降幅最大的一家廠商。
盡管PC市場已有復蘇的跡象,但距離回到巔峰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觸底反彈,PC市場終于迎來增長
數據顯示,聯想以1600萬臺出貨量問鼎2023年三季度,市占率達到23.5%,惠普的出貨量則是達到1350萬臺,市占率19.8%,位列第二名,而戴爾出貨量為1030萬臺,市占率15%,排行第三。
在今年9月的返校季活動中,各品牌都給出了不俗的優惠折扣。比如說,惠普Envy 16t-h1000、戴爾靈越二合一、聯想Legion Pro 5i等機型,享受7-8折優惠,均價在700美元左右。此外,不少「過時」旗艦產品也在今年的返校季中返場,像是ThinkPad X1 Nano,盡管采用的是前兩代的Intel處理器,但極高的性價比,依然讓它成為今年最熱門的舊款PC產品。
的確,從今年各廠商的策略來看,「去庫存」依然是最重要的是營銷方案,對于追求實用的消費者來說,以8折、7折,甚至是6折的優惠價格選擇一款表現不錯的「過時」旗艦產品,性價比極高。
PC市場在第三季度迎來增長,也不僅僅是因為返校季活動折扣力度大,也要歸功于良好的時機。
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由于疫情肆虐,居家辦公成為了主流的商業活動方案,這個時期也是筆記本電腦、臺式PC最受歡迎的時期。Gartner首席分析師Mikako Kitakawa表示,當前PC產品的使用周期大致在3-5年,在疫情前期選購了PC產品的用戶,大概會從2023年開始考慮更新自己的設備。
在優惠折扣和換新周期兩個因素的影響下,2023年第三季度的PC市場實現觸底反彈,環比增長達11%。但比較可惜的是,疫情期間大放異彩的MacBook并沒有被消費者們堅定地選擇,蘋果公司的個人電腦出貨量環比下降23.1%,成為頭部廠商里表現最差的一家。
PC市場的存量時代,廠商各顯神通
過去幾個季度里,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穩步下滑,但自今年開始下滑的情況有所放緩,行業分析機構也給予了樂觀的評價。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認為,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寒冬可能會在2023年緩解,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熱門品類,依靠廠商的創新、商法及營銷手段,刺激市場需求增加,迎來新一輪的春天。
在存量時代,PC廠商們只能各顯神通,刺激消費者更新迭代。
作為榜單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牌,惠普的主要策略是更新熱門產品線、清理庫存,同時增加商業渠道,多軌道運作。第三季度中,得益于返校季,惠普的輕薄本在全球市場里大放異彩,Pavilion 14、Dragonfly Folio G3等產品受學生群體的歡迎,銷量增長明顯。
當然,多數PC廠商在輕薄本的設計、制造,甚至是定價方面都相差無幾,惠普的正增長也并非全靠這幾款熱門筆記本產品。數據顯示,惠普的Dragonfly Pro Chromebook在學生市場里最受歡迎,出色的攝像頭、便攜的機身設計,999美元的定價也使其在眾多同類產品中性價比盡顯。
與惠普不同,聯想靠著穩定的產品線更新和極高的品牌口碑,穩居季度出貨量冠軍。聯想快速地更新了旗下多款熱門筆記本電腦產品線,例如小新Pro、小新Air等,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消費群體相當友好。另外,ThinkPad系列依然是全球消費者最認可的商務型筆記本之一。
今年二季度,戴爾宣布「去中國化」策略,逐步停止使用中國制造的芯片、減少在中國制造、生產消費級產品。這項決定讓本來在全球市場里存在感就越來越弱的戴爾變得更加頹勢,最新市場數據顯示,戴爾PC出貨量環比下降14.3%,是前三名中下滑情況最明顯的一家。
不過,雖然戴爾在策略上出了一些「小問題」,但其產品設計、配置方案還算有亮點,例如2023款XPS 13 Plus憑借優秀的一體化設計在市場中仍占一席之地。但總體而言,市場需求更具新鮮感的產品,又或是更穩定的品牌口碑,以「穩」優勝的戴爾,兩邊不討好。
無論是聯想、惠普,還是出貨量下滑明顯的戴爾,其發售的新款筆電在實際使用體驗上都拉不開巨大的差距,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寒冬期,靠的就是品牌「軟」優勢,例如產品布局、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等,誰能讓用戶滿意,才能持續拿下市場青睞。
換機潮來襲,PC市場靜待下一個春天
此前,IDC曾預測,2024年PC出貨量將同比增長3.7%至2.614億臺;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大通預計PC制造商的出貨預測在長期以來首次出現向上修正,出貨量同比增長或達8%。
實際上,對PC市場的樂觀態度,主要還是來自換機潮的時間節點到來。
今年上半年,聯想、華碩、惠普等頭部PC廠商都進行了庫存調整,優化后的動能足以應付季節性需求,例如返校季。2023年三季度,憑借返校季和618大促,多家廠商實現了銷量增長。
但季節性需求并不能幫助廠商們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軟、硬件同時驅動下的創新性需求導致的換機潮。
2022年末,由ChatGPT引發的「AI大戰」拉開序幕,微軟、谷歌、Meta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朝行業投下一顆顆重磅炸彈。得益于人工智能的發展,Intel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在早前舉行的電話會議中提到,14th酷睿處理器將開創AI PC時代,成為重要的分水嶺。
軟件上,市調機構Statcounter公布的最新報告提到,Windows 11的安裝率為23.64%,對比Windows 10的71%市占率,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微軟公開表示,Windows 10將在2025年10月取消官方支持,屆時,用戶將不再接收到安全更新。隨著微軟對Windows 11的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用戶會嘗試升級到該版本,而對于一些正在使用老舊PC設備的用戶來說,這也是一次更換新款設備的絕佳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或將在2024年推出全新Windows 12操作系統,得益于與OpenAI的合作,該系統版本也將深度融合更多AI技術,例如早前已經小范圍使用的Windows Copilot。
可以預見,2024年將會是PC市場的重要分水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分界線,更多在硬件、軟件融合AI技術的產品登場,引發新一輪的換機潮。
寫在最后
從當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個人電腦確實有不俗的上升勢頭,尤其是在促銷活動的優惠折扣下,用戶們更新迭代的意愿還是比較明顯。
但2023年仍算不上是PC市場真正「回春」的一年,大多數廠商都是以穩定的「去庫存」策略為主,新產品缺乏創新、性能發展還在瓶頸期,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又未登場,無法產生更集中的換機潮。
按照業界人士的預期,隨著Windows12、Intel 14代酷睿處理器以及AI技術的到來,PC市場將在2024年有重大的突破。到那時,屬于PC的新世代或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