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B站的“雙軌制”難題,李旎可有解法?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B站的“雙軌制”難題,李旎可有解法?

“雙軌制”是一段難念的經。

文|銀杏財經

在商業化道路上坎坷追逐的嗶哩嗶哩,這幾年讓二次元頗有微詞。

游移不定的游戲業務、逐漸稀釋的二次元社區氛圍以及無法忽視的盈虧問題,讓矛盾都集中在了陳睿身上。

從當年《后浪》評論區的名場面,到漫展上的黑白照,這位以二次元身份入主B站的大家長,被群情激奮的追番少年們單方面開除了“二次元籍”。

而對于另一位執掌著B站權杖的話事人李旎,大家的態度卻更為柔和,認為“阿姨只是職業經理人,而叔叔出賣了二次元”。

也有一部分支持者認為陳睿是“救世主”,如果沒有叔叔,B站可能早在2014年就倒下了;但在反對者眼中,陳睿卻是“毀滅者”,因為破圈策略打得不夠扎實,讓B站失去了成為國內最大二次元游戲公司的機會。

社區氛圍稀釋,原住民鬧一鬧其實也可以理解。

但人們不該忽略了,那個喊出“停留在過去只會衰落”的陳睿,曾經也高呼過“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對不會變質”。

那個為資本“代言”的陳總,同時也是為愛發電的“二次元小陳”。

成為二次元信徒

1951年4月的某個午后,手冢治蟲開始動筆創作他的第一部長篇連載作品。

一年以后,一個以“原子能”為動力的機器少年阿童木(英文:ATOM,原子彈的英文atomicebomb正是這個單詞的派生詞)登上《漫畫少年》雜志,給剛剛接受過廣島小男孩“洗禮”的日本帶來了慰藉與安撫。

《鐵臂阿童木》是手冢治蟲封神之路上的重要之作,也是央視1980年引進中國的第一部日本動畫片,從這部動畫開始,日本向中國大規模輸出二次元文化。

出生于改革開放起跑線的陳睿,算得上是中國第一批被日本二次元文化影響的少年。

因為家境優渥,童年時期,他的書架上躺滿了許多別的小孩只敢站在書攤上看完的漫畫冊子。中二時期的陳睿或許也幻想過,像漫畫中的英雄少年一樣長出銅頭鐵臂,去拯救瀕臨危機的世界。

而在幾十年后,他也真的成為了另一個小世界的“救世主”。

如今我們都知道B站的“三巨頭”由徐逸、陳睿、李旎構成,但坦率來講,徐逸雖是B站的造物主,真正給予B站二次生命的,是陳睿。

2011年,陳睿作為天使投資人加入B站時,B站還是個連公司都沒注冊的小眾社區,網站也沒有盈利,每個月都在賠錢賺吆喝。

如果沒有陳睿帶著資金加入“小破站”,B站的未來會走向何處其實不難預測??纯碅站,或許會是命運的另一種范本。

為了加入B站,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離開獵豹前,陳睿還有個四年鎖定的期權,他走時放棄了一半。按照當時獵豹的股價,價值差不多1億多人民幣。

其實作為歷經過金山和獵豹上市的“兩朝元老”,陳睿即便不獨自創業,只單憑雷軍對他的青睞,他所獲得的機遇未必就會少于B站,但陳睿并不喜歡那份工作。

他曾經說過:“因為做獵豹的時候,我是被恐懼壓迫的,因為我的對手是360,和它是‘超線戰’——沒底線的戰爭。我之所以會做B站,其實是對當時的反思——你90%時間都是在思考如何跟360打,這個生活我不覺得有意思?!?/p>

金山7年、獵豹6年的工作經歷,在他眼中也只是將自己打造成“被入過模子的人”。喜歡摳細節的雷軍曾教陳睿,深色褲子一定要搭配深色襪子,所以他至今依然保留著西裝革履的“金山后遺癥”。

只有到了B站,打開他的空間動態,我們才能看到一個相對真實的陳睿。

從2011年起,在各種當季熱門的番劇、國產動畫、動畫電影下面,幾乎都能看見陳睿追番的身影。無論《魔法少女小圓》、《Fate》系列,還是《Last Exile》,《花開伊呂波》等等,他都能抒發幾句不同的觀點。

許多人懷疑如今陳睿已經年過40,二次元濃度已經降低了。但文化的烙印如同年輪,一旦留下便不會消失。

我們有理由相信,入主B站時的陳睿,有野心,同樣也有熱愛。

但即便樂觀如陳睿,也明白一個建構在三次元土壤之上的“世外桃源”,本質上是易折而脆弱的,要守護這片領地,入世或許是比出世更明智的選擇。

無損展開

“你如果去做動漫,就跟以前的朋友沒有共同語言了?!?/p>

2014年,陳睿找到黎萬強,表示他要加入B站了,黎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出了這句話。36歲的陳睿用中二的語氣回了句“好可怕啊”,然后毅然離開。

陳睿走時,還順走了一位“鐵娘子”:李旎。

李旎的出廠履歷并不亮眼,卻從一個二本院校畢業生一路逆襲打出了王炸。

在受邀加入B站之前,李旎曾見證獵豹移動從四五百人到兩千多人的團隊擴張的過程,最后成功伴隨獵豹上市。加入B站之后,又見證了兩次上市。

作為B站的二號人物,李旎坦言自己加入時卻并不太了解“二次元”,只能說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比如《灌籃高手》。她也不太了解B站的文化,對它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一個可以發彈幕的網站”。

要成為二次元絕非朝夕之間就可辦到,這一點從早期B站地獄級的100道題就能感知一二。就算花大量時間了解,要真正地融入和喜歡也并不容易。

所以從一開始,陳睿對李旎的定位就不是向內固守,而是向外擴張。

陳睿需要一個三次元的戰士來守護這片二次元桃源,而愛“打仗”的李旎恰是為B站開疆辟土的最佳角色。

李旎也不負所托,加入B站以來,她主導了多次動作將B站從多元文化圈層帶入大眾視野,包括《后浪》、《入?!返戎咐殉蔀楝F象級話題;她也是bilibili跨年晚會的幕后導演,而在此之前,跨年晚會一直都是各大衛視的手筆,從未有視頻網站舉辦過。

李旎還提出“精品化”與“IP化”兩大內容生態策略,通過短視頻化改造,大推豎版視頻,B站逐漸跳出二次元、動漫的定位。

早期創立咨詢公司的經歷,讓李旎培養出“有好點子一定要有配套的整體落地方案”的行事風格。這些年她還摸索出了一套“萬物皆可B站”的商業化方案。

循著這種思路,B站開始走向“開環”電商,即用戶可以通過鏈接跳轉到別的平臺消費。

但這不僅與一眾倡導“閉環”的電商體系相悖,還潛藏著一個問題:當強勢的電商平臺分走了寶貴的電商流量,在供應鏈端毫無建樹的B站,或將更難開展自己的電商業務。

要知道,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小紅書,都是在切斷外鏈后才真正開始真正探索電商之路。

今年3月30日,陳睿剛剛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宣講了B站在科技類視頻輸出上的成就。

三天后,#B站UP主發起停更潮#的話題就沖上熱搜。多位B站UP主宣布停更的背后,平臺收益減少的問題被推向了公共話題領域。

李旎的努力,讓B站越來越接近盈虧平衡目標。但在商業化這條路上,她似乎也未能替陳睿找到最優解。

b站強調內容高質量和用戶高粘性,這是其穩固基本盤的重要法則。但只要涉及商業問題,便一定會激發出“月亮和六便士”的矛盾。

這似乎不該是一個月活破3億、用戶粘性達到60%以上的平臺所擁有的煩惱,B站到底在與什么拉扯?當所有人在高呼要“六便士”時,B站又守護著誰的“月亮”?或許問題還是要回到那位最高決策者身上。

2020年6月,B站十一周年時,陳睿發表過一個公開演講。在40分鐘時間里,他像哄家人一樣,不斷開導、勸解用戶,表示自己要出去掙錢不過是為了買更多大家喜歡的東西,讓社區一直延續。

為了降低老用戶的不適感,陳睿的B站甚至“分裂”成了兩種畫風。

在APP上,B站一直在嘗新,推出Story-Mode豎屏視頻,屏幕“由橫變豎”,越來越像抖音;一旦切換到PC端,傳統的內容分布和界面可以瞬間把用戶的觀感拉回到上市前。

2022年,B站消耗掉了106億的現金儲備,截至去年底,B站的現金儲備為196億元。除開各種長短債,剩下的錢大概也只夠B站維持1年時間的運營。

在沒有新增有效營收渠道又無法大規模擴充內容消費場景的前提下,外界對貼片廣告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媒體甚至認為只有貼片廣告才能救B站。

陳睿曾經對用戶承諾過永遠不加貼片廣告,如今依然表示,是市場對于貼片廣告前景過度樂觀,而李旎對此的態度也是如出一轍。

在貼片廣告收入占大頭的中長視頻領域,B站堅定地放棄這塊收入是否明智,或許有待更長的時間來驗證,微妙的是李旎對此也呈現出一種強烈的精神潔癖。

在過往的采訪中,李旎曾經表示自己“是一個喜歡考慮實操的人”,和陳睿、徐逸不同,后者負責造夢,她負責讓夢想落地。但作為“實戰派”,李旎又怎會不知廣告對于商業化的意義。

這不由地讓人想到《三體》里的那顆智子,在一些程序員眼中,它最神奇之處在于如何在維度轉換中實現“無損”展開。

B站從二次元向三次元拓展的過程,亦如同維度轉換一般,大刀闊斧地動作必然會引發變形。但B站沒有智子,有人似乎卻在做一個“無損”展開的美夢。

“雙軌制”是一段難念的經

今年7月22日,B站舉辦了一場不打算破圈的演唱會:BML 2023。

所謂BML是B站舉辦的以ACG文化為主的大型線下演唱會活動。今年是BML十周年,也是歷經2022年取消、2021年“口罩”專場、2020年的“云Live”之后一次久違的線下盛典。

有到場過的觀眾表示,在那場三個多小時的表演中,此起彼伏歡呼聲幾乎沒有停過。

在接手B站后,陳睿或多或少隱藏了自己“二次元”的一面,放大了“職業經理人”的一面,這也讓他的面目和自己的頭像高坂桐乃一樣,變成一個具有倫理爭議和性格爭議的角色。

而事實上,從陳睿這幾年的報告就可以看出,一直在說“去二次元化”的B站,ACG品類的內容并沒有下降,反而是在穩定增長。

從2017年至今,6年間平臺累計播出超過600部國產原創動漫作品,B站國創月活數量增長近六倍。國漫、番劇、UP主創造、動畫觀看人數等數據都是至少有30%的增長。

泛圈化是一場泥沙俱下的過程,隨著規模擴大,原生社區文化氛圍遭到反噬,沖擊老用戶已是業內通病,B站也未能免俗。

陳睿盡力維持的一些舊習俗,讓這個日漸龐大的社區依然充斥著濃厚的ACG氛圍。

只是如今他的溝通對象,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一個個虛無的彈幕條,而是騰訊,是華興,是IDG。

夾在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陳睿小心地維護著“雙軌制”,但他深知,吸引資本的不是ACG文化,而是Z世代的消費觀念。資本可以等待市場的養成,卻無法等到一代年輕人長大再拿回收益。

站在資本退潮的十字路口,b站需要更用力,更激進。

明年將是陳睿入主B站第十年,資本、用戶,還有嗷嗷待哺的UP主們,都在期待他口中那個“盈虧平衡”的目標能夠實現。

陳睿所押注的自研游戲,正陷入制作標準越來越高,試錯周期越來越長的困境。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陳睿表示B站下一批自研游戲至少要到后年才能上線。

遠水難解近渴,陳睿在兩個次元壁間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雙軌制”,此時,二把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個合格的二把手,不僅是一把手思想的直接貫徹者,同時也要扛得起炮仗,擋得了流言。

如林斌之于雷軍,余承東之于任正非,能在關鍵時刻創造回旋空間,甚至讓公司峰回路轉,這才是革命的好同志。

可如今的B戰,無論是破圈所帶來的的陣痛,還是兩個次元壁之間的平衡問題,依然是陳睿在承擔,而李旎只能站在輿論天平的另一端。

作為3.5億人的大家長,陳睿當下和未來所要面對的,看起來一點也不比當初在獵豹時輕松。

戈夫曼在“戲劇理論”中提出一種觀點,他認為人生是一場表演,社會是一個舞臺,人際關系的傳播過程就是人們表演“自我”的過程,但這個“自我”并非真實的自我,而是經過“符號”喬裝打扮過的“自我”。

在加入B站之前,虛擬世界是陳睿的精神舞臺,那里可以讓他抵抗現實。然而一旦接手掌管這個虛擬世界,他所要面對的,卻是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世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嗶哩嗶哩

3.4k
  • 港股開盤:恒生指數開盤跌0.94%,恒生科技指數跌1.22%,長和跌約4.5%
  •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幅達2%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B站的“雙軌制”難題,李旎可有解法?

“雙軌制”是一段難念的經。

文|銀杏財經

在商業化道路上坎坷追逐的嗶哩嗶哩,這幾年讓二次元頗有微詞。

游移不定的游戲業務、逐漸稀釋的二次元社區氛圍以及無法忽視的盈虧問題,讓矛盾都集中在了陳睿身上。

從當年《后浪》評論區的名場面,到漫展上的黑白照,這位以二次元身份入主B站的大家長,被群情激奮的追番少年們單方面開除了“二次元籍”。

而對于另一位執掌著B站權杖的話事人李旎,大家的態度卻更為柔和,認為“阿姨只是職業經理人,而叔叔出賣了二次元”。

也有一部分支持者認為陳睿是“救世主”,如果沒有叔叔,B站可能早在2014年就倒下了;但在反對者眼中,陳睿卻是“毀滅者”,因為破圈策略打得不夠扎實,讓B站失去了成為國內最大二次元游戲公司的機會。

社區氛圍稀釋,原住民鬧一鬧其實也可以理解。

但人們不該忽略了,那個喊出“停留在過去只會衰落”的陳睿,曾經也高呼過“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對不會變質”。

那個為資本“代言”的陳總,同時也是為愛發電的“二次元小陳”。

成為二次元信徒

1951年4月的某個午后,手冢治蟲開始動筆創作他的第一部長篇連載作品。

一年以后,一個以“原子能”為動力的機器少年阿童木(英文:ATOM,原子彈的英文atomicebomb正是這個單詞的派生詞)登上《漫畫少年》雜志,給剛剛接受過廣島小男孩“洗禮”的日本帶來了慰藉與安撫。

《鐵臂阿童木》是手冢治蟲封神之路上的重要之作,也是央視1980年引進中國的第一部日本動畫片,從這部動畫開始,日本向中國大規模輸出二次元文化。

出生于改革開放起跑線的陳睿,算得上是中國第一批被日本二次元文化影響的少年。

因為家境優渥,童年時期,他的書架上躺滿了許多別的小孩只敢站在書攤上看完的漫畫冊子。中二時期的陳?;蛟S也幻想過,像漫畫中的英雄少年一樣長出銅頭鐵臂,去拯救瀕臨危機的世界。

而在幾十年后,他也真的成為了另一個小世界的“救世主”。

如今我們都知道B站的“三巨頭”由徐逸、陳睿、李旎構成,但坦率來講,徐逸雖是B站的造物主,真正給予B站二次生命的,是陳睿。

2011年,陳睿作為天使投資人加入B站時,B站還是個連公司都沒注冊的小眾社區,網站也沒有盈利,每個月都在賠錢賺吆喝。

如果沒有陳睿帶著資金加入“小破站”,B站的未來會走向何處其實不難預測。看看A站,或許會是命運的另一種范本。

為了加入B站,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離開獵豹前,陳睿還有個四年鎖定的期權,他走時放棄了一半。按照當時獵豹的股價,價值差不多1億多人民幣。

其實作為歷經過金山和獵豹上市的“兩朝元老”,陳睿即便不獨自創業,只單憑雷軍對他的青睞,他所獲得的機遇未必就會少于B站,但陳睿并不喜歡那份工作。

他曾經說過:“因為做獵豹的時候,我是被恐懼壓迫的,因為我的對手是360,和它是‘超線戰’——沒底線的戰爭。我之所以會做B站,其實是對當時的反思——你90%時間都是在思考如何跟360打,這個生活我不覺得有意思。”

金山7年、獵豹6年的工作經歷,在他眼中也只是將自己打造成“被入過模子的人”。喜歡摳細節的雷軍曾教陳睿,深色褲子一定要搭配深色襪子,所以他至今依然保留著西裝革履的“金山后遺癥”。

只有到了B站,打開他的空間動態,我們才能看到一個相對真實的陳睿。

從2011年起,在各種當季熱門的番劇、國產動畫、動畫電影下面,幾乎都能看見陳睿追番的身影。無論《魔法少女小圓》、《Fate》系列,還是《Last Exile》,《花開伊呂波》等等,他都能抒發幾句不同的觀點。

許多人懷疑如今陳睿已經年過40,二次元濃度已經降低了。但文化的烙印如同年輪,一旦留下便不會消失。

我們有理由相信,入主B站時的陳睿,有野心,同樣也有熱愛。

但即便樂觀如陳睿,也明白一個建構在三次元土壤之上的“世外桃源”,本質上是易折而脆弱的,要守護這片領地,入世或許是比出世更明智的選擇。

無損展開

“你如果去做動漫,就跟以前的朋友沒有共同語言了?!?/p>

2014年,陳睿找到黎萬強,表示他要加入B站了,黎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出了這句話。36歲的陳睿用中二的語氣回了句“好可怕啊”,然后毅然離開。

陳睿走時,還順走了一位“鐵娘子”:李旎。

李旎的出廠履歷并不亮眼,卻從一個二本院校畢業生一路逆襲打出了王炸。

在受邀加入B站之前,李旎曾見證獵豹移動從四五百人到兩千多人的團隊擴張的過程,最后成功伴隨獵豹上市。加入B站之后,又見證了兩次上市。

作為B站的二號人物,李旎坦言自己加入時卻并不太了解“二次元”,只能說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比如《灌籃高手》。她也不太了解B站的文化,對它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一個可以發彈幕的網站”。

要成為二次元絕非朝夕之間就可辦到,這一點從早期B站地獄級的100道題就能感知一二。就算花大量時間了解,要真正地融入和喜歡也并不容易。

所以從一開始,陳睿對李旎的定位就不是向內固守,而是向外擴張。

陳睿需要一個三次元的戰士來守護這片二次元桃源,而愛“打仗”的李旎恰是為B站開疆辟土的最佳角色。

李旎也不負所托,加入B站以來,她主導了多次動作將B站從多元文化圈層帶入大眾視野,包括《后浪》、《入海》等知名案例已成為現象級話題;她也是bilibili跨年晚會的幕后導演,而在此之前,跨年晚會一直都是各大衛視的手筆,從未有視頻網站舉辦過。

李旎還提出“精品化”與“IP化”兩大內容生態策略,通過短視頻化改造,大推豎版視頻,B站逐漸跳出二次元、動漫的定位。

早期創立咨詢公司的經歷,讓李旎培養出“有好點子一定要有配套的整體落地方案”的行事風格。這些年她還摸索出了一套“萬物皆可B站”的商業化方案。

循著這種思路,B站開始走向“開環”電商,即用戶可以通過鏈接跳轉到別的平臺消費。

但這不僅與一眾倡導“閉環”的電商體系相悖,還潛藏著一個問題:當強勢的電商平臺分走了寶貴的電商流量,在供應鏈端毫無建樹的B站,或將更難開展自己的電商業務。

要知道,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小紅書,都是在切斷外鏈后才真正開始真正探索電商之路。

今年3月30日,陳睿剛剛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宣講了B站在科技類視頻輸出上的成就。

三天后,#B站UP主發起停更潮#的話題就沖上熱搜。多位B站UP主宣布停更的背后,平臺收益減少的問題被推向了公共話題領域。

李旎的努力,讓B站越來越接近盈虧平衡目標。但在商業化這條路上,她似乎也未能替陳睿找到最優解。

b站強調內容高質量和用戶高粘性,這是其穩固基本盤的重要法則。但只要涉及商業問題,便一定會激發出“月亮和六便士”的矛盾。

這似乎不該是一個月活破3億、用戶粘性達到60%以上的平臺所擁有的煩惱,B站到底在與什么拉扯?當所有人在高呼要“六便士”時,B站又守護著誰的“月亮”?或許問題還是要回到那位最高決策者身上。

2020年6月,B站十一周年時,陳睿發表過一個公開演講。在40分鐘時間里,他像哄家人一樣,不斷開導、勸解用戶,表示自己要出去掙錢不過是為了買更多大家喜歡的東西,讓社區一直延續。

為了降低老用戶的不適感,陳睿的B站甚至“分裂”成了兩種畫風。

在APP上,B站一直在嘗新,推出Story-Mode豎屏視頻,屏幕“由橫變豎”,越來越像抖音;一旦切換到PC端,傳統的內容分布和界面可以瞬間把用戶的觀感拉回到上市前。

2022年,B站消耗掉了106億的現金儲備,截至去年底,B站的現金儲備為196億元。除開各種長短債,剩下的錢大概也只夠B站維持1年時間的運營。

在沒有新增有效營收渠道又無法大規模擴充內容消費場景的前提下,外界對貼片廣告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媒體甚至認為只有貼片廣告才能救B站。

陳睿曾經對用戶承諾過永遠不加貼片廣告,如今依然表示,是市場對于貼片廣告前景過度樂觀,而李旎對此的態度也是如出一轍。

在貼片廣告收入占大頭的中長視頻領域,B站堅定地放棄這塊收入是否明智,或許有待更長的時間來驗證,微妙的是李旎對此也呈現出一種強烈的精神潔癖。

在過往的采訪中,李旎曾經表示自己“是一個喜歡考慮實操的人”,和陳睿、徐逸不同,后者負責造夢,她負責讓夢想落地。但作為“實戰派”,李旎又怎會不知廣告對于商業化的意義。

這不由地讓人想到《三體》里的那顆智子,在一些程序員眼中,它最神奇之處在于如何在維度轉換中實現“無損”展開。

B站從二次元向三次元拓展的過程,亦如同維度轉換一般,大刀闊斧地動作必然會引發變形。但B站沒有智子,有人似乎卻在做一個“無損”展開的美夢。

“雙軌制”是一段難念的經

今年7月22日,B站舉辦了一場不打算破圈的演唱會:BML 2023。

所謂BML是B站舉辦的以ACG文化為主的大型線下演唱會活動。今年是BML十周年,也是歷經2022年取消、2021年“口罩”專場、2020年的“云Live”之后一次久違的線下盛典。

有到場過的觀眾表示,在那場三個多小時的表演中,此起彼伏歡呼聲幾乎沒有停過。

在接手B站后,陳?;蚨嗷蛏匐[藏了自己“二次元”的一面,放大了“職業經理人”的一面,這也讓他的面目和自己的頭像高坂桐乃一樣,變成一個具有倫理爭議和性格爭議的角色。

而事實上,從陳睿這幾年的報告就可以看出,一直在說“去二次元化”的B站,ACG品類的內容并沒有下降,反而是在穩定增長。

從2017年至今,6年間平臺累計播出超過600部國產原創動漫作品,B站國創月活數量增長近六倍。國漫、番劇、UP主創造、動畫觀看人數等數據都是至少有30%的增長。

泛圈化是一場泥沙俱下的過程,隨著規模擴大,原生社區文化氛圍遭到反噬,沖擊老用戶已是業內通病,B站也未能免俗。

陳睿盡力維持的一些舊習俗,讓這個日漸龐大的社區依然充斥著濃厚的ACG氛圍。

只是如今他的溝通對象,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一個個虛無的彈幕條,而是騰訊,是華興,是IDG。

夾在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陳睿小心地維護著“雙軌制”,但他深知,吸引資本的不是ACG文化,而是Z世代的消費觀念。資本可以等待市場的養成,卻無法等到一代年輕人長大再拿回收益。

站在資本退潮的十字路口,b站需要更用力,更激進。

明年將是陳睿入主B站第十年,資本、用戶,還有嗷嗷待哺的UP主們,都在期待他口中那個“盈虧平衡”的目標能夠實現。

陳睿所押注的自研游戲,正陷入制作標準越來越高,試錯周期越來越長的困境。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陳睿表示B站下一批自研游戲至少要到后年才能上線。

遠水難解近渴,陳睿在兩個次元壁間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雙軌制”,此時,二把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個合格的二把手,不僅是一把手思想的直接貫徹者,同時也要扛得起炮仗,擋得了流言。

如林斌之于雷軍,余承東之于任正非,能在關鍵時刻創造回旋空間,甚至讓公司峰回路轉,這才是革命的好同志。

可如今的B戰,無論是破圈所帶來的的陣痛,還是兩個次元壁之間的平衡問題,依然是陳睿在承擔,而李旎只能站在輿論天平的另一端。

作為3.5億人的大家長,陳睿當下和未來所要面對的,看起來一點也不比當初在獵豹時輕松。

戈夫曼在“戲劇理論”中提出一種觀點,他認為人生是一場表演,社會是一個舞臺,人際關系的傳播過程就是人們表演“自我”的過程,但這個“自我”并非真實的自我,而是經過“符號”喬裝打扮過的“自我”。

在加入B站之前,虛擬世界是陳睿的精神舞臺,那里可以讓他抵抗現實。然而一旦接手掌管這個虛擬世界,他所要面對的,卻是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世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琼结县| 屯门区| 红原县| 怀安县| 同江市| 方正县| 济宁市| 微山县| 南投市| 灵丘县| 庄河市| 乐清市| 青阳县| 平阴县| 大方县| 修文县| 伊金霍洛旗| 大连市| 永康市| 虹口区| 繁峙县| 时尚| 昌黎县| 无极县| 迭部县| 邻水| 新安县| 瑞金市| 榆社县| 且末县| 全南县| 沁水县| 满洲里市| 通河县| 金溪县| 尉氏县| 攀枝花市| 望都县| 江安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