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冰柯
在一系列樓市利好政策下,地產商們仍然掙扎在保交樓與債務兌付的困境中。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頭部房企碧桂園(02007.HK)也宣布將尋求境外債務整體解決方案。
10月10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9筆境內公司債券本金共計約人民幣147億元的展期方案已獲得持有人同意。
但尚未支付某債務項下4.7億港幣的到期款項。同時,本公司也預期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
對于境外債務問題,碧桂園稱,公司已啟動境外債務重組,聘請中金公司和華利安諾基(中國)擔任財務顧問,協助評估公司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狀況,并制定整體的解決方案。
碧桂園目前存續的公開美元債共有15支,本金約93億美元,今年內沒有美元債本金到期。
碧桂園表示,公司將積極推進境外債務管理措施,在尊重所有債權人現有法律地位和法律償付順序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制定整體解決方案來實現長期、可持續的資本結構。公司期待與所有債權人進行對話與合作,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達成解決方案。
今年8月初,碧桂園公開坦承“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同時管理層承諾將堅守責任、全力自救。
8月14日碧桂園境內債券停牌后,“16碧園05”率先于8月18日公告展期方案并于9月1日獲得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其余8筆債券分別于9月4日公告展期方案,并于9月11日、9月12日、9月18日陸續獲得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
不僅境內外債務遭遇兌付問題,碧桂園當前的問題還在于銷售。
根據碧桂園公告,碧桂園今年銷售額承壓明顯。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549.8億元,同比下降43.9%。其中,9月實現銷售金額約人民幣61.7億元,連續第六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80.7%。
碧桂園稱,在行業銷售環境未明顯得到改善的形勢下,公司面臨資產處置出售的重大不確定性,預計公司流動性在中短期內仍將持續緊張。面對流動壓力,公司已采取各種措施予以緩解,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樓市利好支持政策不斷,但地產商們的困境時刻仍然沒有過去。
在碧桂園之前,10月4日,中駿集團也正式宣告暫停兌付境外債。根據中駿發布的公告,公司沒有根據2021年3月22日簽訂的銀團貸款協議支付已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共約6100萬美元。未支付貸款已導致公司的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出現違約事件。
根據克而瑞數據,2021年至2023年7月末,TOP200房企中共有38家房企出現債務違約,這一比例已接近兩成。
在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債務違約頻發的大背景下,企業也在積極自救,債務重組成為許多房企處置負債、緩解燃眉之急的重要手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50家房企開啟債務重組。
近期,房企化債也不斷有好消息傳來。除了碧桂園9筆境內債全部成功展期,融創境外重組方案也于9月18日獲得高票通過。而此前的15日,遠洋集團也表示將對境外債務進行全面重組。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多家房企債務成功展期或重組,將緩解房企短期內到期債務的壓力,也有助于企業將精力集中到正常經營和保交付重點任務上去。
碧桂園在此次公告中就表示,公司將繼續堅守責任,全力以赴確保交付工作的順利推進。
根據碧桂園,2022年,碧桂園集團及其合資企業和聯營公司交付房屋近70萬套,交付量居行業第一。
今年以來,截至2023年9月30日,碧桂園集團及其合資企業和聯營公司年內累計交付房屋共約42萬套,累計交付面積約5112萬平方米,交付項目涉及到31個省份、235個城市,部分項目實現提前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樓市利好政策下銷售的回復,地產商們困境有望改善。
伴隨政策進一步落地落實,銷售環境和融資環境會出現變化,9月份房企的銷售環比有所提升。
全方位的房地產支持政策自9月密集落地后,房企銷售在9月迎來回升,環比出現增長,但復蘇勢頭較弱,同比依然下跌。
據克而瑞最新統計顯示,TOP100房企9月業績環比提升17.9%,環比增幅已高于去年同期;同時在9月,有逾六成百強房企實現單月業績環比增長,但單月業績同比降低的企業數量仍超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