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沈婉婷
編輯|樸芳
最近,豆瓣閱讀在劇集IP領域的熱度頗高。
暑期熱播的高口碑都市劇《裝腔啟示錄》,拍出了CBD打工人“精致窮”和成年人的曖昧拉扯,在圈層范圍內著實火了一把。
就在昨天(10月7日),近日收官的古裝懸疑劇《九義人》發布海報,慶祝該劇豆瓣開分8.0,成為2023年開分最高女性古裝劇。
剛剛完結的大熱話題劇《好事成雙》,以“新型的女性關系”為切入視角,在臺網雙端均收割了一波熱度,并成為騰訊視頻2023年唯一突破30000熱度值的都市題材劇集。
這三部劇雖然在題材、敘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改編自豆瓣閱讀的連載小說。
而在不久前各平臺釋出的2024待播劇片單中,也不乏豆瓣閱讀IP的身影。如聚焦女性議題的《六姊妹》《她和她的群島》《好團圓》、懸疑賽道的《一生懸命》《鼠狗之輩》《隱身的名字》等等。
豆瓣閱讀,作為一個區別于傳統網文平臺的文青聚集地,何以成為如今影視產業鏈中的IP新貴?
“成為豆瓣閱讀作者,出版改編不是夢”
打開豆瓣閱讀頁面,點擊“成為作者”,你能看到這樣一句醒目的標語:“成為豆瓣閱讀作者,出版改編不是夢?!?/p>
如此直白的標語恰恰顯露出豆瓣閱讀在成立之初,就有了朝著影視化改編方面的商業化道路進擊的野心。
豆瓣閱讀的IP影視化之路開始于2016年。其首次設立“職業女性”這個類型小說組別,其中幾部作品賣出近一千萬的改編版權費。
2018年,豆瓣閱讀宣布從豆瓣分拆,并獲得來自檸萌影業6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主要用于內容開發、作者運營以及為下游影視公司提供市場缺失的優質IP標的。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8年中,豆瓣閱讀已售出25部作品影視改編權。
客觀來說,豆瓣閱讀與檸萌影業在IP開發層面的戰略聯盟是雙方在影視產業鏈上下游的互相成就。
一方面,檸萌影業看中了豆瓣閱讀的題材價值,二者在上下游的題材上受眾重合度較高。檸萌影業近年來深耕都市女性、婚姻、育兒等題材,如《小別離》《小歡喜》《三十而已》等;而豆瓣閱讀在女性職場、婚姻家庭等類型的作品上也一直保有優勢。
另一方面,雙方的深度合作也推動著豆瓣閱讀IP影響力的擴大。2020年9月,隨著改編自豆瓣閱讀作者伊北同名小說的《小敏家》出現在檸萌影業2021最新劇集片單后,他的《六姊妹》《五環外的女人》《小日子》等多部作品都陸續售出影視改編權。無獨有偶,《這里沒有善男信女》出現在檸萌短劇集片單中,作者柳翠虎的《裝腔啟示錄》《薄情人回收手冊》隨后也被影視公司買下。
截至現在,在豆瓣閱讀的“已售出影視版權的清單”上,已有100多部作品在列。據豆瓣閱讀總經理戴欽在公開采訪中介紹,2021-2022年,晉江出售影視版權的網文作品在130部左右,而同期豆瓣閱讀出售的影視版權也達到了70部左右。
可以說,如今的豆瓣閱讀,正在成為供給影視IP的新陣地。
現實向、熟齡向,小眾精品的類型優勢
以“優質類型小說平臺”為定位的豆瓣閱讀,站內主力運營言情、女性、懸疑、幻想四大類型。從內容風格來看,豆瓣閱讀的作品整體更偏現實向、熟齡向,仍強調嚴肅性與文學性的“非虛構”文學。而這些正是豆瓣閱讀與其他網文平臺相比最為差異化的部分,雖然很難成為全民爆款,但往往能獲得圈層受眾的擁戴,成為小眾精品。
晉江、起點作為劇集市場的兩個IP供貨大戶,分別統領著女頻、男頻賽道,基本承包了現偶、古偶、玄幻的半壁江山,卻在現實題材鮮有涉獵。豆瓣閱讀上的女性、職場、懸疑等題材,剛好與這兩大平臺形成互補。
例如,騰訊視頻前不久公開的關于女性議題的“螢火單元”,專門面向25歲+的女性用戶,與豆瓣閱讀熟齡、現實的女性風格不謀而合。除了已經收官的《好事成雙》《九義人》,還有《六姊妹》和《她和她的群島》等多部女性題材劇已進入開發階段。
愛奇藝則瞄準了豆瓣閱讀的懸疑類作品。在上個月的悅享會上,愛奇藝官宣了50 余部籌拍劇,其中《一生懸命》《鼠狗之輩》《盲目》等懸疑題材劇集均改編自豆瓣閱讀小說,主創班底和故事類型吸引了不少關注。
如果說,豆瓣閱讀的作品特色在于其與現實世界更緊密的關聯,那么豆瓣作者對于現實敏銳的感知力和獨到的見解,則保障了平臺作品的整體質量。
豆瓣閱讀的創作者有兩個比較明顯的標簽:一個是高學歷,如《小敏家》的作者伊北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裝腔啟示錄》的作者柳翠虎畢業于北大法學院、《她和她的群島》的作者易難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斯坦福大學東亞系。高的文化水平雖然不能保證作品個個皆精品,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臺的審美門檻。
另一個則是豐富的生活經歷。以柳翠虎為例,她曾在紅圈所中倫工作過,有北漂經歷和知識產權初級律師經歷,這些真實的職業經歷和對現實生活的觀察與感悟,使得她筆下的女律師和投行男不懸浮、接地氣,讓廣大的CBD打工人心生共鳴。
此外,強調“編輯”的存在感也是豆瓣閱讀的一大特色。與晉江和起點的完全以讀者趣味為導向不同,豆瓣閱讀是由編輯趣味引導著創作者的方向。無論是主頁的“編輯強推”部分,還是作者幫助中心的“原創小說寫作指南”,都能感受到編輯對于內容的把關。通過類似“學院派”的層層引導,聚合更多高水平的優質作者。
題材紅利、短劇風口,“上位之路”還能走多遠?
差異化的定位和作品的接連出圈,讓豆瓣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制作方看到。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豆瓣閱讀能迎來如今的“窗口期”,與近年來古裝玄幻市場降溫,影視行業對于現實、女性、懸疑等題材的偏好上升有很大關系。
同時,短劇潮的興起,也推動著豆瓣閱讀的命運齒輪慢慢轉動。近兩年,各視頻平臺先后推出短劇劇場,而豆瓣閱讀的作品有不少是五萬字左右的中篇和二十萬字左右的長篇,剛好適合改編成短劇。去年在芒果TV季風劇場播出的《消失的孩子》以及騰訊視頻的新項目《棕眼之謎》均屬于此類型。
就像豆瓣閱讀總經理戴欽自己所說,“豆瓣閱讀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內容生態,但風格獨特的‘小眾精品’與備受追捧的‘全民爆款’之間似乎存有隔閡?!?/p>
首先,小眾就意味著創作者和受眾的基數小、作品體量輕。盡管晉江、起點兩大平臺近來呈現頹疲之勢,但它們在網文IP界的地位目前仍然是不可撼動的。無論是平臺的作品總數、改編劇的數量還是作品的關注度,豆瓣閱讀與之皆有較大差距。
以晉江為例,目前該平臺上已累計500多萬部作品,今年4-8月,改編自晉江小說的影視劇播出量達18部,其中包括《長風渡》《偷偷藏不住》等S+大?。?024年待播劇中,IP改編劇中有大量項目同樣均出自晉江。相比之下,僅有10萬余部作品的豆瓣閱讀,在IP供給的數量和精品貢獻的持續性上,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其次,在檸萌影業的A輪融資后,豆瓣閱讀幾乎再無獲得其他融資。比起閱文集團、掌閱科技等背靠強大資本,豆瓣閱讀仍然以廣告營銷、內容變現、電子商務以及知識付費等作為收入來源。相比之下,豆瓣的商業化進程顯得有些“克制”。
如此看來,豆瓣閱讀的IP“上位之路”,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