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鏡象娛樂 梁嘉烈
受經濟基礎變化、創作同質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美漫與日漫IP相繼進入瓶頸期。國漫IP在文化輸出上與前兩者仍有差距,但稱得上“明日可期”。
一者,中國影視游漫及網文等各大內容形態海外影響力日益提升,文化輻射效應將持續助力國漫IP的全球出圈;二者,國產劇的海外品牌效應正在成型。這一背景下,國漫聯動IP改編真人劇,或將成為國漫IP區別于日漫IP的獨特出海模式。
近日,海外一位知名Coser在比利時漫展上Cos了國漫IP改編劇集《異人之下》中的角色張靈玉,在漫展現場教蜘蛛俠和蝙蝠俠打太極。龍虎山弟子與海外“異人”同框著實打破了次元壁,也印證了國漫IP全球影響力的持續上升。
《異人之下》并非個例。2016年,以《從前有座靈劍山》為代表的動畫劇集開始打入日本市場;2019年,《刺客伍六七》成為首部上線Netflix的原創國漫;2023年,中西超級英雄在漫展同框。
國漫復興與海外輸出的時間節點幾近重合,可以說,國漫IP崛起之勢在內亦在外。
內外力共同驅動的上行之勢
回看近幾年國漫IP的海外表現,2021年,日本電視動畫銷量TOP10中《魔道祖師》與《天官賜福》兩部國漫上榜,2022年,《白蛇:緣起》《天官賜福》出現在了東京動畫獎粉絲投票數TOP10榜單中。
國產動畫電影中,《羅小黑戰記》《新神榜:哪吒重生》先后在日本上映,其中《羅小黑戰記》拿下了510萬美元的票房(按上映年份匯率計算)。
2020年以前,日本為國漫IP輸出主陣地,中國動畫劇集出海后多數在日本電視臺播出,2020年以后,越來越多的國漫走上全球化之路,借助Netflix拓展海外市場,如《刺客伍六七》《天寶伏妖錄》《時光代理人》等都陸續登上了Netflix。
此外,《霧山五行》《靈籠》《鏢人》等高分國漫在YouTube上也有著不錯的討論度。文化輸出成功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質量無疑是最關鍵的。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批國外動漫IP隨著改革開放浪潮被引進,受到沖擊的國漫進入沉寂期,一直持續到了“國漫崛起”元年。但在那之前國漫也曾輝煌過,于倫敦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等獲獎的《大鬧天宮》便是“以質服人”,不少海外博主稱其為“驚人的杰作”、“超越時代的作品”。
近幾年,國漫IP的進步有目共睹,一方面,《霧山五行》等作品的制作水準放眼全球都是頂尖級別,不過,此類高質量作品如今的產能并不樂觀,而產能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是國漫IP未來仍需繼續努力的地方。
另一方面,題材多元化和價值內核深化都在不斷提升國漫IP的全球競爭力,聚焦“何為人”主題的《異人之下》IMDb評分達到9.4分便是例證。
可以說,自“國漫崛起”口號喊響以來,國漫IP在“修煉內功”上從未止步,這在3D動畫領域更能清晰感知。今年《滄元圖》播出后,武打特效、畫面渲染、人物建模與動作流暢度都受到了觀眾好評,這也是3D動畫技術從量變到質變的縮影。
事實上,3D動畫卷的不止是技術,也是文戲。《滄元圖》8.2的豆瓣高分便源于對原作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編,如豐富梅元知、晏燼、白貫等配角的人設,弱化男頻IP的套路感等。
以上都可以歸于國漫IP海外影響力上升的內力,至于外力,則是中國影視游漫以及網文各大內容形態在文化輸出上的集體發力。
游戲領域,《原神》海外收入一度高過國內,游戲角色云堇、胡桃讓海外玩家對中國戲曲文化、喪葬文化產生興趣。網文領域,《天道圖書館》《盤龍》等武俠、修仙、無限流網文在海外都很受歡迎,海外網文平臺WUXIAWorld日均點擊量約500萬。
影視領域,今年以來就有《流浪地球》《漫長的季節》《偷偷藏不住》等多部劇影被Netflix買下版權。出海劇集中,愛情題材近幾年在國外市場的聲量爆炸式增長,《偷偷藏不住》一則剪輯在TikTok上播放近千萬,《當我飛奔向你》在海外出圈后,甚至還幫取景地青島漲了一波熱度。
可以說,國漫IP在海外的上行離不開其他內容形態產生的文化輻射效應,反之依然成立,參考美國文娛IP的全球輸出便能理解。
以《權力的游戲》等為代表的美劇、以《指環王》等為代表的好萊塢電影、以《辛普森一家》等為代表的美國動畫共同構成了文化輸出矩陣,彼此之間相互導流,如今中國娛樂內容的海外輸出同樣如此。
“中國學派”的差異化競爭力
其實,對于“國漫IP海外影響力如何”這一問題,國內輿論是存在爭議的,有人為國漫IP的文化輸出開心,也有人認為國漫IP仍與巔峰時期的美漫、日漫IP有著較大差距。
這的確是客觀事實,但或許今日我們更應關注的是“中西超級英雄同框”背后,國漫IP所展現出的潛力和可能性。畢竟從《大圣歸來》至今國漫復興不到十年時間,難敵歷史悠久的日漫再正常不過。
Cos張靈玉的國外女孩,曾發文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張靈玉看起來很堅強,但他內心深處隱藏著痛苦,他的成長歷程、他面對心魔的方式都讓我印象深刻。”
《異人之下》中,張靈玉的矛盾之處在于他是“裝成自己期待的樣子的人”,他有嫉妒心、有世俗欲望,但又羞于承認,因為對自身的要求是靈玉一般完美無瑕。對他來說,戰勝心魔便是接納真實自我、解放自我,途徑則是“入世”。
客觀來說,張靈玉的經歷也可以被《千面英雄》里歸納的英雄成長歷程概括,即啟程、啟蒙、考驗、歸來,他的蛻變之所以驚艷海外觀眾,在于“入世”背后蘊含的是純正的東方道家文化。
沒有入世的磨練便難有出世的超脫,是《異人之下》里“超級英雄”的命途,也是與美漫IP截然不同的思維體系。當下及未來,國漫IP在全球市場的差異化競爭力,就是從東方文化中提煉出的價值內核。
脫胎于本土文化的差異化特色也是日漫、美漫、韓漫IP身上的共性,如韓國商業漫畫中熱衷的“欲望滿足”主題、如《咒術回戰》中五條悟犧牲所折射的日漫對“前輩殉道”敘事的沉迷、如美漫中的強時代特征等。
目前仍處于復興階段的國漫IP,尚未形成非常明顯的創作共性,也可以說這是國漫IP未陷入同質化困境的標志。但無疑,諸多頭部國漫IP都是根植于東方文化背景的。
如《異人之下》中的道家文化、《鏢人》中的俠客文化、《狐妖小紅娘》里的中式愛情觀等。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曾經動畫行業“中國學派”創作風格的延續與變遷。
1950年之后,《烏鴉為什么是黑的》《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動畫開創了“中國學派”這一風格流派,其代表特征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廣泛運用,大半個世紀過去后,“中國學派”經歷了新一輪的現代化重構。
國漫IP《時光代理人》的人物形象、主題曲等都非常潮流化,但每個獨立故事都立足于中國社會語境。“中國學派”的進化,對國漫IP的文化輸出來說自然是益事。
如今,不少人看好未來國漫IP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也是基于國內外文娛產業的變局做出的判斷。
在全球文娛產業中影響力最大的日漫與美漫IP當下都進入了瓶頸期,當然,日本動漫產業多年積淀下仍呈現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之勢,近幾年《進擊的巨人》《鬼滅之刃》《間諜過家家》等日漫均是高質量作品。但泡沫經濟時代結束后,日本動漫產業的下行從未中止。
再看國內動漫市場,此前B站與騰訊視頻是兩大主力軍,近幾年優酷與愛奇藝加速發力,這意味著國漫IP正在經歷新一輪產業擴張。
主力視頻平臺紛紛入局,對國漫工業化體系與產業化運作流程的進一步成熟,對相關人才的孵化等而言都至關重要,也關系著未來國漫IP的本土生命力與活力,本土上行是全球上行最基礎的前提。
特色出海路線“劇漫聯動”
《異人之下》讓大眾重新認識國漫IP海外影響力之際,其實也將一個更值得關注的現象推到了臺前,即真人漫改劇在文化輸出上帶給國漫IP的加持,或許遠比外界想象中深遠。
嚴格來說全球范圍內已有案例印證,以超英漫畫為代表的美漫IP早年全球影響力有限,后來漫威與DC雙雙借助真人電影實現了美漫IP的認知擴張。
不過,以往談起頭部日漫IP的真人化改編外界心情都是復雜的,原因很簡單,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的壁壘太堅固了,相比于更為通俗化的超英美漫IP,不少奇幻戰斗類、冒險類日漫IP在真人化上難度極高。
過去此類日漫IP中真人版改編較為成功的也僅有《銀魂》《浪客劍心》等,不過如今可以加上一部Netflix的《海賊王》了。
今年除了Netflix的《海賊王》,中國的《異人之下》與韓國的《超異能族》都是漫改真人劇中相當成功的案例,這是否會拉開亞洲漫改劇的新篇章我們尚不得知,但《異人之下》確實給國漫迷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對接下來即將登場的《狐妖小紅娘》《鎮魂街》《鏢人》《靈籠》《大理寺少卿游》等一眾國漫IP改編劇影有了信心。
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國漫IP在出海過程中有望打通“劇漫聯動”的任督二脈。漫畫、動畫、劇集三種內容形態的受眾規模是遞增的,以《異人之下》為例,從漫畫到動畫是IP出圈的關鍵一步,而今劇集的播出又為IP吸納了一大批未看過漫畫與動畫的新受眾。
質量在線的前提下,真人版成為動漫IP價值放大器的幾率非常高,國內外市場皆是如此,《超異能族》同名漫畫知名度并不高,但如今劇集在豆瓣評分人數近10萬。
之所以看好“劇漫聯動”帶給國漫IP的價值,也在于現階段出海的一眾娛樂產品中,宏觀影響力和聲量最高的便是國產劇集。YouTube上總播放量靠前的劇集中《微微一笑很傾城》單集播放量近兩千萬,對比來看,頭部國漫《魔道祖師》單集播放量在百萬量級,差距還是很顯著的。
此外,TikTok上多個國家及地區#中劇#相關詞條的話題熱度都遠高于#中國動畫#。
密切關注國產劇出海表現的,都清楚當下國產劇在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影響力已經超過韓劇,這離不開優愛騰的平臺化出海戰略。過去幾年優愛騰海外版陸續進入亞洲多個國家,在當地流媒體市場的份額持續提升。
這一過程中,國產劇在海外的品牌效應和聚合效應愈發明顯,因此,相比于日本這種特殊的“動漫之國”純依靠動畫打開國際市場,國漫IP或許更適合走“劇漫聯動”路線。
過去兩三年時間里,國內漫改真人劇良品率確實不低,《少年歌行》《異人之下》《棋魂》等皆是。其中兩部國漫IP改編劇集《少年歌行》《異人之下》播出前受到了不少質疑,畢竟漫改劇在國內算得上新物種,好在兩部作品質感都超越預期,豆瓣評分皆在8分以上,觀眾的“真香”雖遲但到。
可以說,在國漫IP改編劇集的操盤上,優酷等視頻平臺的發揮比外界想象中更穩,經驗的沉淀與復用也更快。
當然,“劇漫聯動”合力出海這條路能否走通,還是得看《狐妖小紅娘》《鏢人》《靈籠》等一眾漫改劇落地后的平均水準,也要看海外市場對國漫IP改編劇集的接受程度。
目前關于后者已有初步結論,《異人之下》完結不久,長尾效應仍未釋放,YouTube上單集播放量最高近百萬,對后面將要出海的漫改劇來說,這可謂絕佳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