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業最前線 段楠楠
編輯|蛋總
美編 | 邱添
審核 | 頌文
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步加深,中國癌癥患病人數開始上升,國內民營腫瘤醫療機構收入也隨之大幅上升。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中國民營腫瘤醫療機構收入從189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53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8.7%。
在行業高速成長的背景下,不少企業都借勢發展而起,其中便包括美中嘉和醫學技術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中嘉和”)。
9月20日,民營腫瘤醫院龍頭美中嘉和向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港股主板上市。
此次是美中嘉和在一年半以內第三次向港交所遞表,在連年巨額虧損以及償債壓力巨大的影響下,美中嘉和上市的難度依然不小。
1、既是股東又是保薦人,中金公司賺翻了
美中嘉和成立于2008年7月,前身為北京泰和誠醫院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正式更名為美中嘉和。
此次遞表,并非美中嘉和第一次涉及資本市場,早在2016年公司便在新三板完成掛牌,但在2018年主動摘牌。
在新三板摘牌后,美中嘉和醞釀在港股上市。
2022年5月,在新三板摘牌4年后的美中嘉和首次向港交所主板發起沖擊,但由于未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港交所聆訊,美中嘉和第一次遞表以失敗告終。
2023年1月,美中嘉和第二次向港交所上市發起沖擊,但依舊以失敗告終,算上此次遞表,這是美中嘉和在一年半時間內第三次遞表。
對此,美中嘉和曾表示在香港上市是為了便于國際投資者。但從經營以及財務狀況來看,美中嘉和如此頻繁遞表,目的還是為了融資。
在新三板掛牌期間,由于新三板流動性較差,美中嘉和市值一直偏低,直到2018年2月摘牌時公司市值不到14億元。
由于市值較低,在此期間美中嘉和并未進行大規模融資。直到2018年3月,美中嘉和才正式完成15億元A輪融資。
其中,中金公司以15元/股價格認購美中嘉和6000萬股,累計投資9億元。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資產耗資2.66億,認購美中嘉和1773萬股。
此輪投資過后,美中嘉和估值高達40億元,較公司摘牌時市值暴漲3倍,此時距離公司摘牌僅過去1個月。
2020年2月,距離A輪融資兩年后美中嘉和宣布完成B輪融資,以55億元投后估值融資7億元人民幣,投資方為中信集團旗下中信產業投資基金。
2021年8月,美中嘉和以69億元投后估值完成了4億元的C輪融資,2023年6月再度以72億元投后估值獲得石藥集團3億元D輪融資。
圖 / 美嘉中和招股書
中金公司通過旗下子公司中金佳泰持有美中嘉和17.73%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作為美中嘉和A輪投資者,中金公司對美中嘉和的投資可謂大獲成功。投資浮盈高達80%,按投資金額計算,中金公司浮盈超過7億元。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不但是美中嘉和第二大股東,更是美中嘉和此次港股上市保薦人。
如果美中嘉和能順利登陸港股,中金公司不僅能獲得一筆不菲的保薦收入,而且還能獲得超過7億元的投資收益。
2、三年虧損超20億元,醫院業務扭虧難
對于中金公司而言,該筆投資無疑十分成功。不過美中嘉和上市后能否維持70億以上的市值,還有待觀察。
從公司本身來看,美中嘉和經營并不理想。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收入分別為1.66億元、4.71億元、4.72億元。雖然公司收入逐步增長,公司虧損金額并沒有減少,甚至還在擴大。
2020年至2022年,美中嘉和分別虧損5.91億元、8.31億元、6.3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20億元。
對于公司持續虧損,美中嘉和給出的解釋是:由于公司醫療機構仍處在上升階段,因此產生了較多運營成本,導致出現虧損。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從業務來看,美中嘉和收入主要分為兩部分:醫院業務和網絡業務,目前主要發力醫院業務。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中嘉和醫院業務收入為1.59億元,超越網絡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55.8%,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公司醫院業務主要通過旗下醫院和診所來開展。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中嘉和一共擁有7家醫療機構,包括2家腫瘤醫院,3家門診部(或診所)以及1家影像中心和1家互聯網醫院。(注:大同診所已于2023年3月完成注銷。)
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中嘉和7家醫院中,僅互聯網醫院和上海影像中心實現盈利,其余5家醫院均虧損。但由于兩家醫院收入占比較小,對公司醫院業務整體拉動效果并不明顯。
2023年上半年,美中嘉和醫院業務毛利虧損金額為4372萬元。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對此,美中嘉和表示:部分醫院由于投入不久,前期運營成本較高,導致公司出現虧損。目前,醫院業務正在爬坡。
從公司現有已經在運營的醫療機構來看,廣州醫院是公司床位規劃最多、建筑面積最大、醫療資源投入最多的醫院。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因此,美中嘉和收入能否持續提升,很大程度要看廣州醫院的收入情況。
招股書顯示,廣州醫院是一家綜合性腫瘤醫院,2021年6月建成開業。在建成初期到2022年12月31日,廣州醫院規劃的100張床位中只有66張投入使用,到2023年6月30日已經有94張床位投入使用。
在床位逐步投入使用后,美中嘉和廣州醫院門診就診人數從2021年的2800人大幅上升至2023年前7個月的1.46萬人,同期住院就診人數從200人上升至1900人。登記病床入住率由5.8%上升至38.9%,廣州醫院收入也從1151.42萬元大幅上升至8344.68萬元。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即便如此,廣州醫院仍未實現盈利,2023年上半年廣州醫院虧損3806.5萬元,是美中嘉和所有醫療機構中虧損最多的醫院。
從病床入住率來看,廣州醫院顯然還有上升空間。不過從國內醫療情況來看,私人醫院與公立醫院相比,不論是醫療設備亦或是專家團隊都有明顯差距。
雖然美中嘉和廣州醫院屬于三級腫瘤專科醫院,但與廣州其它大型公立醫院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未來,美中嘉和廣州醫院病床入住率能否持續提升,還需要時間驗證,廣州醫院扭虧為盈之路依舊漫長。
除廣州醫院外,美中嘉和較早設立的上海門診部、大同醫院等醫療機構也在持續虧損當中。截至2023年6月30日,這兩家醫療機構分別虧損109.2萬元、519.1萬元。
從美中嘉和各大機構業績表現來看,公司醫療業務并不掙錢,在廣州醫院沒有扭虧為盈之前,公司盈利之路依舊漫長。
3、借款超24億元,償債壓力巨大
「創業最前線」還發現,雖然美中嘉和經營規模在擴大,收入在持續增長,但銀行及其他借款余額也在快速增長,償債壓力巨大。
作為重資產行業,醫院在建設初期投入成本巨大。
以美中嘉和廣州醫院為例,根據公司官網介紹,美中嘉和廣州醫院投資預算超過30億元,規劃床位為400張,截至目前,該醫院正式投入的床位只有100張,仍有300張床位還在規劃當中,未來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除此之外,美中嘉和在上海正在建設上海醫院,該醫院建筑面積達15.88萬平方米,比廣州醫院建筑面積還大三分之一,規劃床位為400張,預計2024年開業。以廣州醫院投資30億元來看,上海醫院投資金額可能遠超廣州醫院。
對于一家年營收不足5億元的醫療企業來說,要投入幾十億元的建設資金,很顯然不可能通過公司自身經營性現金流實現,公司擴建資金很大一部分依賴外部融資。
從2018年至今,美中嘉和股權融資總和接近30億元,除此之外公司還借了大量銀行借款。2020年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銀行及其它借款分別為19.64億元、22.20億元、23.91億元、24.18億元。
大規模的銀行借款導致公司財務成本和償債壓力不斷增加,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銀行及其他借款利息費用分別高達3536萬元、7580.4萬元、9486.5萬元、4726.6萬元。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高昂的利息支出也是公司持續虧損的重要原因。
另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3.42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在1年內到期,但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46億元,公司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圖 / 美中嘉和招股書
從過去一年半的時間看,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流出,日常所需資金基本靠融資,美中嘉和正遭遇流動性危機。
對此,美中嘉和表示:對于公司資金困境,公司計劃通過銀行借款或者資本市場來籌集資金,來應付日常所需營運資金以及公司擴張所需資金。
從這點來看,此次IPO對美中嘉和而言至關重要。如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融資上市,公司或將面對現金流枯竭的困境。
對于美中嘉和而言,短期內沒有什么比推動公司盡快上市來得迫切,不過對于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以高達72億元以上的估值發行上市,投資機構是否買賬?「創業最前線」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