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坤輿商業觀察 周詩雨
編輯|吳辰光
經過三次遞表的途虎養車終于正式開啟了港股之旅。
9月26日,途虎養車正式掛牌,成為首家在港股上市的汽車售后服務公司。股票代碼“9690”,發行價每股28港元,募資凈額10.81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首日市值240億港元。
騰訊、嘉實多、零跑汽車、國軒高科和上海紫竹高新區作為基石投資人,參與途虎養車在香港的首次公開發行,計劃累計認購1億美元。其中,零跑汽車、國軒高科分別認購3000萬美元,騰訊認購2500萬美元,嘉實多認購1000萬美元,上海紫竹高新區認購500萬美元。
自2011年成立以來,途虎養車于2013年至2021年,共經歷了16輪融資,累計融資超90億元。投資方包括騰訊、愉悅資本、紅杉中國、君聯資本、百度等,其中,騰訊、愉悅資本、紅杉中國分別持有途虎養車已發行及發行在外股份總數的19.61%、9.07%、7.64%。
途虎養車分別于2022年1月、2022年8月、2023年3月三次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書,但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今年上半年,途虎養車終于改變此前連虧11年的命運實現盈利。這或許是個轉折點,但面對加盟模式的弊端以及市場規模無明顯優勢等問題,依然有待途虎養車去解決。
上市只是搶先了一個身位,但路還很長。
盈利或是轉折點
今年上半年,途虎養車營收超65億元,同比增長19.3%,經調整后凈利潤為2.14億元,首次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途虎養車營收分別為70.40億元、87.53億元、117.2億元、115.5億元。期內虧損分別為34.28億元、39.28億元、58.45億元和21.38億元,四年累計虧損153億元。
對于未來如何進一步盈利,途虎養車計劃繼續門店擴張實現收入增長,包括滲透二線及以下城市,以及優化現有門店位置和密度;提供更多利潤率較高的汽車保養產品和服務,來提高成本效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優化運營效率,包括針對不同目標客戶群體定制的營銷工作,通過加大研發提升門店管理系統、履行效率及用戶體驗。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途虎養車已經擁有1億名注冊用戶,平均月活躍用戶1020萬名。此外,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最近十二月,擁有1710萬名交易用戶,較同期增長9.9%。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途虎養車的門店網絡包括161家自營工場店、4968家加盟工場店及20013家合作門店,覆蓋大部分地級市。
招股書顯示,募資金額將用于提升供應鏈能力、研發、擴大門店網絡和加盟商群體(尤其是在二線及以下市縣)、擴大運營及支持團隊以及進一步加強與加盟商的關系、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汽車服務相關的投資以及與該等服務相關的工具及設備投資提供資金、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相比前兩次失敗,途虎養車這次通過的最大原因是在上市前進行了戰略調整,優化了公司架構和經營策略,同時加強了與資本市場的溝通和合作。此外,途虎養車還加強了品牌推廣和市場宣傳,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為上市做好了充分準備。
據悉,途虎養車在2022年展開大規模調整,增加高毛利率的加盟工場店,減少負毛利率的自營工場店、低毛利率的合作門店,并縮減物流配送系統。得益于此,途虎養車在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
江瀚認為,今年上半年小幅盈利對于途虎養車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表明其經營策略和商業模式正在逐漸見效,但是否能夠持續盈利還需要看后續表現。途虎養車需要繼續加強品牌推廣和市場宣傳,提高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擴大市場份額,以實現長期盈利。
機遇與挑戰
盈利固然可喜,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仍不少。
首先是加盟,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到截至2023年3月31日,加盟途虎工場店由1296家增長到4610家,在總門店中的占比由6.4%增長到18.9%。
2019-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加盟途虎工場店營收分別為39.38億元、54.85億元、81.19億元、87.58億元及26.35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55.9%、62.7%、69.3%、75.8%及80.7%;毛利率分別為11%、15.9%、18.6%、22.4%和26%,而同期自營途虎工場店毛利率分別為-9%、0.9%、-3.8%、-3.3%和5.5%。
硬幣的另一方面則是管控問題,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近年來有關途虎養車的投訴居高不下,消費陷阱、產品質量、摻假等問題屢見不鮮,同時還有加盟店暴雷的現象發生。
途虎養車在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里也提到,對品牌或聲譽的任何損害均可能對公司的業務、市場份額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除了加盟的弊端,如今汽車市場還面臨向新能源轉型,技術的轉變也是途虎養車需要考慮的一大因素。
途虎養車開始以輪胎起家,后來主營業務開始涵蓋機油、汽車保養、汽車美容、車品等。目前,主要收入為車主提供汽車產品和服務,包括輪胎和底盤零部件更換、汽車保養等。
隨著新能源車的發展,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疇都將隨著發生改變。有分析認為,傳統零部件體系70%以上將面臨重構,未來整車成本中,軟件所占比例將大大提升。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相關檢測、維保、報廢拆卸及再度利用等服務,都有可能被重塑和顛覆。
對此,途虎養車采用“新能源車+傳統燃油車”的雙服務模式。目前,已與零跑汽車及北汽極狐建立業務合作,并且與幾家主流的新能源制造商和電池解決方案提供商建立合作關系。2022年,途虎養車已經完成了20000單電池以及充電樁維修保養服務訂單。
江瀚認為,汽車技術的轉變對汽車后服務市場不一定是巨大障礙,反倒是汽車后服務市場本身盈利問題才是個長期課題。盈利不樂觀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需求多樣化,成本不斷上升,而利潤卻被壓縮。對于途虎養車來說,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和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同時探索新的業務領域和商業模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此外,途虎養車的競爭對手也虎視眈眈。在途虎養車上市首日,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汽車事業部總裁繆欽表示,所有“震虎價”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據悉,今年9月,京東養車上線的“震虎價”,涵蓋輪胎、保養、配件及蓄電池等產品。
京東養車方面表示,低價是依托于供應鏈成本和效率優化建立起的“護城河”,也是平臺唯一的“基礎性武器”。“震虎價”不是要擾亂行業,而是要倒逼行業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實現轉型升級。
不過,在江瀚看來,京東養車打出的“震虎價”更多是為了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和注意力,但能否真正吸引投資者還需要看后續的市場表現和業績。對于京東養車來說,與途虎養車所面臨的難題是類似的,也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和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效率。
途虎養車招股書顯示,2022年,在IAM(獨立后市場服務供應商)品牌中,途虎養車營收排名第一位,市場份額為0.9%,排在后面的分別為殼牌喜力愛車中心、馳加、天貓養車、京東京車會,這四家在整體汽車服務市場份額分別是0.3%、0.2%、0.1%和0.1%。
據灼識咨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服務市場規模達1.2萬億元,預計自2023年至2027年將以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在2027年將達1.9萬億元。
市場空間很大,途虎養車的市場份額即便排名第一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未來的競爭壓力注定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