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直通IPO 韓文靜
四度遞表后,東軟熙康終圓上市夢。
9月28日,東軟熙康于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4.76港元,開盤跌22.5%至3.69港元;截至發稿前,每股跌37.39%至2.98港元,總市值25.09億。
來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東軟熙康成立于2011年,是醫療信息化領域龍頭東軟集團的子公司。此前,東軟熙康于2021年5月、2022年2月、2022年11月、2023年5月先后四次遞表。
據招股書,東軟熙康打造了中國首個以城市為入口的云醫院平臺,并建立了一個云醫院網絡,將地方政府、醫療機構、患者及保險公司聯系起來,以實現公平地獲取醫療資源并更有效及高效地交付醫療服務。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截至2022年,中國數字醫療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達1751億元,在這個千億藍海,東軟熙康能否獲得資本市場認可?
年營收6.8億,構造專業的云醫院平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3月31日,按覆蓋的城市數量計算,東軟熙康是中國最大的云醫院網絡。此外,公司的網絡已覆蓋中國醫院總數的6.6%。
截至2023年3月31日,接入東軟熙康平臺的醫療機構數量為35600家,對公司云醫院平臺服務分部收入作出貢獻的醫療機構總數為107家。另外,該公司在九個城市擁有十家連鎖自營醫療機構,而云醫院平臺上則擁有116500名注冊醫生團隊以及46000名注冊護士。
目前,東軟熙康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云醫院平臺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及智慧醫療健康產品四大業務。
從營收來看,東軟熙康的收入呈上升趨勢。
2020年至2022年,東軟熙康營收分別為5.03億元、6.14億元、6.87億元。東軟熙康表示,收入增長的原因為云醫院平臺、互聯網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及智慧醫療健康產品分布規模均持續增長,特別是云醫院平臺服務方面與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的合作增加,以及互聯網醫療服務及健康管理服務的服務量均增加。
具體到各個業務板塊來看,智慧醫療健康產品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是東軟熙康的支柱業務。
2022年,云醫院平臺、互聯網醫療、健康管理和智慧醫療健康產品四大業務分別營收1.22億元、1.38億元、2.09億元、2.18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17.8%、20.1%、30.4%、31.7%。
不過,營收的增長并沒有讓東軟熙康逃離虧損。2020年至2022年,東軟熙康的凈虧損分別為1.99億元、2.95億元、2.43億元,三年總計虧損超7億元。
到了2023年一季度,東軟熙康的虧損收窄明顯,營收為8216.9萬,凈利潤是-4722.3萬,同比虧損收窄44.3%。
對于虧損的原因,東軟熙康解釋稱虧損主要是因為營收無法補足各項成本和開支,尤其是大量的銷售和市場推廣開支、研發開支以及行政開支等。2020年至2022年,東軟熙康的銷售和市場推廣開支分別為9672.8萬元、1.36億元、1.26億元,研發開支分別為6676.1萬元、8642.1萬元、7895.9萬元,行政開支分別為1.13億元、2.13億元、1.39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本次東軟熙康募集金額將用于拓展以城市為入口的云醫院平臺,以及擴大東軟熙康的醫療網絡及用戶群。
“東軟系”的資本帝國
東軟熙康是“東軟系”上市公司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1991年成立的東軟,是中國最早上市的軟件公司之一。
作為醫療信息化領域龍頭東軟集團的子公司,東軟熙康自提出上市動作以來便頗受市場關注。
IPO前,東軟控股、東軟集團合計在東軟熙康持股51.36%,人保財險持股14.3%,聯想系的弘毅投資持股12.16%。
事實上,“東軟系”正在打造上市公司集群。
對于東軟集團來說,其已經有多次上市成功經驗,比如東軟集團和東軟教育,都已經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除了東軟熙康,東軟系的東軟醫療、望海康信也處于IPO進程之中。其中,東軟醫療專注于高端醫學影像技術,望海康信致力于醫療機構精益運營與供應鏈管理。
提到“東軟系”的分拆,那就不得不提東軟集團創始人劉積仁,他1955年出生于中國遼寧,畢業于東北工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后又赴美國國家標準局計算機研究院計算機體系國家實驗室留學,是中國第一位計算機專業博士。
劉積仁一手打造了軟件帝國,他形容“東軟系”——貓有九條命,每5年換一個活法。
顯然,當下的“東軟系”已經走到了在資本市場布局的收獲期。
對于拆分多家子公司上市的舉動,劉積仁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進一步打造上市公司集群,以此為根本運用好資源市場,構建企業發展的新生態。”
這些年來,醫療板塊是東軟集團擴張的重要方向。隨著東軟熙康登陸資本市場,劉積仁的資本版圖也將進一步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