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聚美麗 洋流
近兩年,隨著2021年新規落地,國產化妝品原料呈現出增長態勢,從2021年的6個新原料通過備案到2022年共42款新原料備案,國產原料正突圍“原料卡脖子”的困境。
按備案年份統計,目前2023年已有34個新原料備案,在上半年統計時還是24個原料,詳情可見《上半年增速再翻一番,企業扎堆“新原料競技場”?》。
△圖源:國家藥監局
9月原料上新3個,逸仙電商首個原料備案完成
本月,新備案原料共計3起,分別為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大豆籽提取物發酵產物濾液、天山雪蓮細胞培養物、指橙提取物。
其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大豆籽提取物發酵產物濾液、天山雪蓮細胞培養物均屬于生物技術原料。
據國家藥監局信息顯示,“032”號原料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大豆籽提取物發酵產物濾液,來自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逸仙電商”),于9月21日通過備案,目前處于監測期。
△圖源:國家藥監局
該原料的使用目的為皮膚保護劑,控油劑,保濕劑,角質剝落劑,主要適用于可用于各類膚用化妝品中(噴霧類產品除外),其安全使用量(化妝品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5.0%。
從制備工藝來看,逸仙電商將黑豆與水按一定比例進行浸泡,經加熱研磨、水提取后獲得大豆籽提取物,滅菌后得到發酵基料。轉入發酵罐,加入菌株組合物(含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進行發酵,經過滅菌、過濾后得到發酵濾液。最后經質量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儲存。
“033”號原料則是天山雪蓮細胞培養物,來自安賽搏(重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安賽搏”),于9月25日通過備案,目前處于監測期。
△圖源:國家藥監局
據信息顯示,該原料使用目的為保濕劑、抗氧化劑,可用于各類化妝品(除噴霧類化妝品),安全使用量(化妝品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5.0%。
從制備工藝來看,安賽搏選取天山雪蓮(Saussurea involucrata)離體組織,經脫分化形成的愈傷組織作為繼代種子,給予一定條件進行繼代培養而獲得大量天山雪蓮細胞,再經干燥粉碎得到粉末,即為天山雪蓮。
而“034”號新原料指橙提取物來自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丸美生物”),于9月25日通過備案,目前處于監測期。
△圖源:國家藥監局
作為植物原料,其種植物種屬蕓香科柑橘,使用部位為果實。該原料使用目的為皮膚保護劑、保濕劑,僅用于化妝品添加(噴霧類產品除外),在化妝品建議添加量是0.039-5.0%,盡量在化妝品生產最后階段添加,添加溫度不超過40℃。
另外,安全使用量(化妝品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方面,根據毒理學試驗,確定其安全使用限量是100%。
七天內,三個原料通過備案,意味著目前原料上新的效率大幅提升,另外一方面,其中兩項備案來自美妝品牌,也反映出美妝品牌也逐步重視自主原料,值得注意的是,“032號”原料也是逸仙電商在國家藥監局完成備案的首款化妝品新原料。
占比逾7成,國產原料競爭力大幅提升
結合近年原料備案信息和有關部門動作來看,目前國內的原料市場中,本土企業在努力爭取話語權,具體呈現為以下3個方面:
1.美妝品牌掀“原料備案”潮
在本月,逸仙電商和丸美生物都成功備案了新原料,從今年原料的備案人信息來看,品牌方備案的不在少數,共有9起。
其中,國際品牌方愛茉莉太平洋、資生堂,國內品牌方貝泰妮、水羊生物等企業均進行了原料備案。
此外,多個品牌方完成了首個原料備案,包括株式會社愛茉莉太平洋、養生堂、古木生物、貝泰妮、水羊生物、逸仙電商、丸美生物。
越來越多的品牌方進入原料戰場,也意味著原料的競爭將愈發激烈。不過,品牌方自研原料更便于打造企業品牌的技術壁壘,避免趨于同質化競爭。
2. 國產原料占比逾7成
2022年42個化妝品新原料備案中,有25個屬于國產化妝品新原料,占比近6成。
就今年以來的原料備案情況來看,目前已經有34個備案,而進口化妝品新原料不超10個,國產原料占比逾7成,呈逐漸增多狀態。
以往,國內原料市場依賴進口原料,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國內研發能力的提升,這一局面正在扭轉。
尤其在今年,日本“核污染”事件爆發后,許多消費者對原料成分的安全性有所擔憂,在各類社媒平臺上,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多家化妝品品牌的使用原料產地進行提問,而這也給國產原料的發展提供了機會點。
3. 新規落地,原料備案趨規范化
市場對于原料的重視日漸加強,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入局者,在此情況下,有關部門正不斷完善化妝品原料備案的法律法規,以加強監管,推動行業正向化發展。
2021年1月1日,國家施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由過去統一的行政許可制調整為按風險程度高低分別實行注冊制和備案制管理。
2021年5月1日,國家施行《化妝品新原料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推動規范和指導化妝品新原料注冊與備案工作。
2023年9月4日,中檢院發布了《化妝品原料安全信息填報技術指導原則》、《化妝品配方填報技術指導原則》、《化妝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記平臺填報指南》,進一步規范化妝品產品配方和原料安全信息的填報。
總的來說,國產原料市場正往規范化、正向化發展。而在種種利好下,不論是供應鏈,還是品牌方,都應抓住時機提升科研能力以及在原料端的自主權、話語權,讓更多有效的中國原料被世界看見。
消息來源:國家藥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