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年男和年輕人的釣魚,差別在欲望含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年男和年輕人的釣魚,差別在欲望含量

“做人難,做釣魚佬更難。”

文|娛樂硬糖 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因為釣魚,老張再一次面臨婚姻危機。

一時沖動,他從年輕釣友那里收了根惦記很久的魚竿,全忘了跟妻子承諾過“今年絕不再買任何漁具”。激情下單后才想起這茬兒,老張心生一計,往家庭群發了個“釣具免費抽”的求贊活動。

與此同時,他還偽造了一張中獎記錄,讓賣家打印出來放在快遞盒里,并寫明“獎品發放”。即便后來謊言被拆穿,老張仍然覺得所有安排天衣無縫,“唯一漏算的是妻子的疑心病”。

妻子能察覺丈夫撒謊,單純是因為報備得太細致了,最終達到了此地無銀的效果。“家里都反對老張釣魚,他那么不耐煩一個人,怎么會主動聊這些話題?”再者,她也并沒去向賣家求證真假,只是把中獎記錄發在小紅書,結果官方親自跑來評論區說:“沒這回事兒。”論破案,還得服社交網絡。

類似爭吵在這對夫妻間已發生過很多次。因為釣魚,老張曾在丈母娘壽宴遲到、忘帶孩子參加周末培訓、無心夫妻生活,甚至放棄工作晉升機會,樁樁件件都讓妻子忍無可忍。他們上次鬧離婚是半年前,當時張哥把老婆孩子支出去旅游,自己卻請了年假去釣魚。

中年釣魚,大抵如此。在社交媒體,大量主婦控訴釣魚成癮的老公不做家務、不陪孩子、不在意自己,男人們則哭訴壓力大、只想躲躲清凈、釣魚總比吃喝嫖賭好。用老張的話說,比起危險的海釣,情感世界的狂風暴雨更讓人恐懼。

把價格打上去

老張始終認為,這回吵架的問題出在釣魚竿的價格上。

妻子精打細算,恨不得每分錢掰開花,不舍得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掏半個子兒。尤其是生完二胎后,她的消費觀已經達到近乎變態和自虐的程度。穿不下的衣服拆改成包,背壞了還要再當抹布使。

“但我買的那根釣竿真的賊便宜。”老張話鋒一轉,“那個賣家小孩是個實心眼,桿兒幾乎全新,應該真的只用來拍過一次照。我在購物車放兩年了,原價三千多,二手千把塊,換你你也買。”

迷上釣魚這四五年,老張每次買漁具都心驚膽戰。為了不挨罵,他去年索性把煙戒了,零花錢用來換裝備。“就這還總念叨不讓釣魚,我買一盒二十來塊的魚線,價格都得少報一半。”

他特別羨慕身邊退休的、富裕的老釣友。老頭們既沒養娃焦慮,也沒職場壓力,揣上釣魚竿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人均十多根釣魚竿,臺釣、磯釣、海釣都玩得轉,現在還開始嘗試小年輕追捧的路亞。只有老張在野釣和傳統釣之間打轉,一根千把塊的二手桿還想去哪。

當然,在拼釣魚裝備這點上,站在最頂端的還是年輕玩家。從2021年開始,老張經常在釣點看到年輕人,甚至有些未成年。數據顯示,這一年的618電商促銷節,每天買垂釣用品的消費者超過30萬,其中以年輕消費者居多。

直播帶貨尤其讓老張深刻感知,如今的年輕人真愛上了釣魚。一夜之間,漁具品牌的帶貨女主播紛紛脫下絲襪,再見時已經是漁夫帽、復古夾克配涉水褲的戶外穿搭。她們的口頭禪也從“哥哥們,桿兒輕便質量好”,換成了“寶寶們,這配色拍照好看”。

漁具變得越來越花里胡哨,價格隨即出現一波上調。有的品牌火速推出新手套裝,魚竿、漁具包、抄網、折疊水桶等打包出售,高價收割單純且多金的新手玩家。“良心品牌,不坑中年窮逼。”這讓老張感到欣慰。

“路亞窮三代”是時下特別流行的說法。所謂路亞,是指用特殊餌料模擬天然食物,吸引魚上鉤的垂釣方式,深受年輕玩家追捧。老張告訴硬糖君,這種釣法更高級點的說法是釣魚者要全身運動起來,讓釣竿、魚餌、漁輪協同起來跟魚對戰。

“人家這裝備一上升到兵器級別,價格自然順利打上去了。不過幾千萬把塊的,對那些開著跑車去釣魚的小朋友來說,估計只是灑灑水啦。”老張的語氣有些復雜。

更讓他痛恨的是有錢釣魚佬無意間的“背刺”。在社交媒體搜索漁具相關內容,評論區經常有人發價格、問價格,對老張這種在家里打價格煙霧彈的臥底玩家很不利。

“他們沒淋過雨,還要把我們的傘撕爛。做人難,做釣魚佬更難。”老張嘆氣。

欲望的兩面

老張看上去并不像在經歷婚姻危機,他太快樂了。作為釣魚佬,他有自己的游戲哲學:用焦慮的心態出來玩,分分秒秒都是虛度,還不如窩在家里挨罵受氣。

有人說,釣魚是中年男人的精神大保健。也有人說,釣魚是中年男人失去欲望的標志。

老張是從2018年開始迷上釣魚的。當時,他所在的互聯網公司發展如日中天,高回報工作的代價則是交出全部自我、沒有任何喘息空間。此時妻子卻執意要生二胎,讓他感覺更累、更焦慮。“每天擔驚受怕,經常覺得活著沒意義,周末開車去野釣才能發泄下情緒。”

為了保證釣魚時間,老張嘗試減少加班和其他社交,注意力也慢慢從職場、家庭中剝離。“我記得有次去農村的大壩,被茂密綠樹環抱,眼前只有水在流動,有點誤闖桃花源的意思,自由的感覺被無限放大。”他越來越渴望周末到來,釣魚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在老張看來,這是其他年齡段玩家無法擁有的美妙體驗。雖說都是釣魚找樂子,每代人的心境全然不同。老年釣友自由度過高,更多是在消磨時間,談不上什么強烈的情緒撫慰。年輕釣友結伴去往人煙稀少處,彼此制造一點熱鬧的線下快樂,“內心依舊浮躁”。

相形之下,中年釣魚佬獨來獨往,在河邊、塘邊安靜待上幾個小時或一整天,彼此間也保持著一定距離和界限。整個釣魚過程里,老張最劇烈的動作就是喝水,說話聲音始終壓得很低。

老張見過最夸張的年輕人釣魚場面,是釣友加起來還沒攝影師多。現場放了兩個反光板,還有化妝師隨時補妝,三五個年輕人拍完照片拍短視頻,還讓人關注他們賬號。“來來回回跑動,搞得人跟魚都沒有好心情,那天全場空軍(沒人釣到魚)。”

老張最煩的還是新手搶釣點和打重窩。打窩是指向垂釣點投放魚餌,量多量少決定垂釣效率。“有些童男童女上來就搞開業大酬賓,一口氣把魚都喂飽,這讓人怎么釣。”老張又補充:“有些小白還買什么小魚聽話粉,說是祖傳配方、必能上貨,好笑不好笑?”半個月前,他親眼看到年輕釣友因蹭窩發生沖突,互相往對方面前扔石頭。

兩代釣魚佬的審美也隔著天塹。老張說起精神導師滔滔不絕,從天元鄧剛說到李大毛,再說到劉長桿,對這些偶像的技術、風格可謂如數家珍。

老張觀察過,年輕玩家追捧的釣魚網紅多數是穿搭博主,“看上去就不太能釣。”以前遇到小釣友,他還會跟人閑聊幾句,現在已經是避之不及。“第一天,你倆聊裝備、釣法、釣點。第二天,他問你怎么穿專業還好看,不在一個頻道。”

上岸的機會

我們的四次見面都在釣點,老張加起來也只釣到十多條小魚。這樣靜靜等待最后一無所獲,難道不會更失落、更焦慮嗎?

“釣魚不是被動等待,這是一場狩獵游戲。你從走到釣點開始就要打起精神,判斷周圍環境、做出調整。”老張說。甩第一桿前,老張總是習慣性地看向天空,他在確認上方沒有高壓輸電線。

至于“一無所獲”,老張覺得這是人生常態。“豈止釣魚,不是付出就有回報的事情多了去了。你要接受‘空軍’的現實,然后繼續精進釣魚技巧。”

這也是他為挽救婚姻找到的法子。老張告訴硬糖君,自己正考慮把釣魚做成副業。“用愛好變現,周末打著上課、陪客戶的名義釣魚,她總沒理由念叨我了吧。”據他介紹,這個規劃的落地可行性極高,眼下很多黑坑、露營基地在招釣魚教練,已有朋友向老張拋來橄欖枝。

查理·芒格說釣魚的第一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

這也是黑坑的運作邏輯。黑坑也被稱作賭塘,指的是商業性質的魚塘,多見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如今也在其他一二線城市流行。玩家花費兩三百塊就能釣上一天,最后還能將自己釣上來的魚轉賣老板。魚情好的時候,釣友白嫖玩一回還能掙點錢,“當然那概率堪比中彩票。”

釣魚的大流行,也讓黑坑模式再度升溫,有些釣點最火的時候日收入能達到好幾千。而經營好一個黑坑,老板除了要把握魚類養護、水質維護等專業知識,還要知道帶節奏、做口碑。充當氣氛組陪釣魚,這就是老張的“上岸”機會。

不過,黑坑處在當下釣魚鄙視鏈的底端,尤其被年輕玩家看不起。新一批年輕玩家偏愛露營、漂流結合的垂釣模式,相關基地對教練的需求也比較大。老張自覺釣魚專業性在線,“學習下拍照和穿搭,隨時可以上崗。”

在考慮副業之前,老張從不釣黑坑。“我也從來不會釣起來再放生,除非魚太少或太小。把它們釣起來又放生的人,本質是把快樂建立在其他物種的痛苦上。我把它們吃掉,這是食物鏈,是自然生存法則。”

當然如果可以選擇,老張還是要驅車去野釣,在平靜和自由的空間里,人和魚展開一場正面的、公平的較量。也是沒有輸贏的較量,“反正最后要開車回家、回公司的。”而對于一個釣魚的年輕人,修圖、發圖、看點贊,這場較量還遠未結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年男和年輕人的釣魚,差別在欲望含量

“做人難,做釣魚佬更難。”

文|娛樂硬糖 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因為釣魚,老張再一次面臨婚姻危機。

一時沖動,他從年輕釣友那里收了根惦記很久的魚竿,全忘了跟妻子承諾過“今年絕不再買任何漁具”。激情下單后才想起這茬兒,老張心生一計,往家庭群發了個“釣具免費抽”的求贊活動。

與此同時,他還偽造了一張中獎記錄,讓賣家打印出來放在快遞盒里,并寫明“獎品發放”。即便后來謊言被拆穿,老張仍然覺得所有安排天衣無縫,“唯一漏算的是妻子的疑心病”。

妻子能察覺丈夫撒謊,單純是因為報備得太細致了,最終達到了此地無銀的效果。“家里都反對老張釣魚,他那么不耐煩一個人,怎么會主動聊這些話題?”再者,她也并沒去向賣家求證真假,只是把中獎記錄發在小紅書,結果官方親自跑來評論區說:“沒這回事兒。”論破案,還得服社交網絡。

類似爭吵在這對夫妻間已發生過很多次。因為釣魚,老張曾在丈母娘壽宴遲到、忘帶孩子參加周末培訓、無心夫妻生活,甚至放棄工作晉升機會,樁樁件件都讓妻子忍無可忍。他們上次鬧離婚是半年前,當時張哥把老婆孩子支出去旅游,自己卻請了年假去釣魚。

中年釣魚,大抵如此。在社交媒體,大量主婦控訴釣魚成癮的老公不做家務、不陪孩子、不在意自己,男人們則哭訴壓力大、只想躲躲清凈、釣魚總比吃喝嫖賭好。用老張的話說,比起危險的海釣,情感世界的狂風暴雨更讓人恐懼。

把價格打上去

老張始終認為,這回吵架的問題出在釣魚竿的價格上。

妻子精打細算,恨不得每分錢掰開花,不舍得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掏半個子兒。尤其是生完二胎后,她的消費觀已經達到近乎變態和自虐的程度。穿不下的衣服拆改成包,背壞了還要再當抹布使。

“但我買的那根釣竿真的賊便宜。”老張話鋒一轉,“那個賣家小孩是個實心眼,桿兒幾乎全新,應該真的只用來拍過一次照。我在購物車放兩年了,原價三千多,二手千把塊,換你你也買。”

迷上釣魚這四五年,老張每次買漁具都心驚膽戰。為了不挨罵,他去年索性把煙戒了,零花錢用來換裝備。“就這還總念叨不讓釣魚,我買一盒二十來塊的魚線,價格都得少報一半。”

他特別羨慕身邊退休的、富裕的老釣友。老頭們既沒養娃焦慮,也沒職場壓力,揣上釣魚竿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人均十多根釣魚竿,臺釣、磯釣、海釣都玩得轉,現在還開始嘗試小年輕追捧的路亞。只有老張在野釣和傳統釣之間打轉,一根千把塊的二手桿還想去哪。

當然,在拼釣魚裝備這點上,站在最頂端的還是年輕玩家。從2021年開始,老張經常在釣點看到年輕人,甚至有些未成年。數據顯示,這一年的618電商促銷節,每天買垂釣用品的消費者超過30萬,其中以年輕消費者居多。

直播帶貨尤其讓老張深刻感知,如今的年輕人真愛上了釣魚。一夜之間,漁具品牌的帶貨女主播紛紛脫下絲襪,再見時已經是漁夫帽、復古夾克配涉水褲的戶外穿搭。她們的口頭禪也從“哥哥們,桿兒輕便質量好”,換成了“寶寶們,這配色拍照好看”。

漁具變得越來越花里胡哨,價格隨即出現一波上調。有的品牌火速推出新手套裝,魚竿、漁具包、抄網、折疊水桶等打包出售,高價收割單純且多金的新手玩家。“良心品牌,不坑中年窮逼。”這讓老張感到欣慰。

“路亞窮三代”是時下特別流行的說法。所謂路亞,是指用特殊餌料模擬天然食物,吸引魚上鉤的垂釣方式,深受年輕玩家追捧。老張告訴硬糖君,這種釣法更高級點的說法是釣魚者要全身運動起來,讓釣竿、魚餌、漁輪協同起來跟魚對戰。

“人家這裝備一上升到兵器級別,價格自然順利打上去了。不過幾千萬把塊的,對那些開著跑車去釣魚的小朋友來說,估計只是灑灑水啦。”老張的語氣有些復雜。

更讓他痛恨的是有錢釣魚佬無意間的“背刺”。在社交媒體搜索漁具相關內容,評論區經常有人發價格、問價格,對老張這種在家里打價格煙霧彈的臥底玩家很不利。

“他們沒淋過雨,還要把我們的傘撕爛。做人難,做釣魚佬更難。”老張嘆氣。

欲望的兩面

老張看上去并不像在經歷婚姻危機,他太快樂了。作為釣魚佬,他有自己的游戲哲學:用焦慮的心態出來玩,分分秒秒都是虛度,還不如窩在家里挨罵受氣。

有人說,釣魚是中年男人的精神大保健。也有人說,釣魚是中年男人失去欲望的標志。

老張是從2018年開始迷上釣魚的。當時,他所在的互聯網公司發展如日中天,高回報工作的代價則是交出全部自我、沒有任何喘息空間。此時妻子卻執意要生二胎,讓他感覺更累、更焦慮。“每天擔驚受怕,經常覺得活著沒意義,周末開車去野釣才能發泄下情緒。”

為了保證釣魚時間,老張嘗試減少加班和其他社交,注意力也慢慢從職場、家庭中剝離。“我記得有次去農村的大壩,被茂密綠樹環抱,眼前只有水在流動,有點誤闖桃花源的意思,自由的感覺被無限放大。”他越來越渴望周末到來,釣魚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在老張看來,這是其他年齡段玩家無法擁有的美妙體驗。雖說都是釣魚找樂子,每代人的心境全然不同。老年釣友自由度過高,更多是在消磨時間,談不上什么強烈的情緒撫慰。年輕釣友結伴去往人煙稀少處,彼此制造一點熱鬧的線下快樂,“內心依舊浮躁”。

相形之下,中年釣魚佬獨來獨往,在河邊、塘邊安靜待上幾個小時或一整天,彼此間也保持著一定距離和界限。整個釣魚過程里,老張最劇烈的動作就是喝水,說話聲音始終壓得很低。

老張見過最夸張的年輕人釣魚場面,是釣友加起來還沒攝影師多。現場放了兩個反光板,還有化妝師隨時補妝,三五個年輕人拍完照片拍短視頻,還讓人關注他們賬號。“來來回回跑動,搞得人跟魚都沒有好心情,那天全場空軍(沒人釣到魚)。”

老張最煩的還是新手搶釣點和打重窩。打窩是指向垂釣點投放魚餌,量多量少決定垂釣效率。“有些童男童女上來就搞開業大酬賓,一口氣把魚都喂飽,這讓人怎么釣。”老張又補充:“有些小白還買什么小魚聽話粉,說是祖傳配方、必能上貨,好笑不好笑?”半個月前,他親眼看到年輕釣友因蹭窩發生沖突,互相往對方面前扔石頭。

兩代釣魚佬的審美也隔著天塹。老張說起精神導師滔滔不絕,從天元鄧剛說到李大毛,再說到劉長桿,對這些偶像的技術、風格可謂如數家珍。

老張觀察過,年輕玩家追捧的釣魚網紅多數是穿搭博主,“看上去就不太能釣。”以前遇到小釣友,他還會跟人閑聊幾句,現在已經是避之不及。“第一天,你倆聊裝備、釣法、釣點。第二天,他問你怎么穿專業還好看,不在一個頻道。”

上岸的機會

我們的四次見面都在釣點,老張加起來也只釣到十多條小魚。這樣靜靜等待最后一無所獲,難道不會更失落、更焦慮嗎?

“釣魚不是被動等待,這是一場狩獵游戲。你從走到釣點開始就要打起精神,判斷周圍環境、做出調整。”老張說。甩第一桿前,老張總是習慣性地看向天空,他在確認上方沒有高壓輸電線。

至于“一無所獲”,老張覺得這是人生常態。“豈止釣魚,不是付出就有回報的事情多了去了。你要接受‘空軍’的現實,然后繼續精進釣魚技巧。”

這也是他為挽救婚姻找到的法子。老張告訴硬糖君,自己正考慮把釣魚做成副業。“用愛好變現,周末打著上課、陪客戶的名義釣魚,她總沒理由念叨我了吧。”據他介紹,這個規劃的落地可行性極高,眼下很多黑坑、露營基地在招釣魚教練,已有朋友向老張拋來橄欖枝。

查理·芒格說釣魚的第一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

這也是黑坑的運作邏輯。黑坑也被稱作賭塘,指的是商業性質的魚塘,多見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如今也在其他一二線城市流行。玩家花費兩三百塊就能釣上一天,最后還能將自己釣上來的魚轉賣老板。魚情好的時候,釣友白嫖玩一回還能掙點錢,“當然那概率堪比中彩票。”

釣魚的大流行,也讓黑坑模式再度升溫,有些釣點最火的時候日收入能達到好幾千。而經營好一個黑坑,老板除了要把握魚類養護、水質維護等專業知識,還要知道帶節奏、做口碑。充當氣氛組陪釣魚,這就是老張的“上岸”機會。

不過,黑坑處在當下釣魚鄙視鏈的底端,尤其被年輕玩家看不起。新一批年輕玩家偏愛露營、漂流結合的垂釣模式,相關基地對教練的需求也比較大。老張自覺釣魚專業性在線,“學習下拍照和穿搭,隨時可以上崗。”

在考慮副業之前,老張從不釣黑坑。“我也從來不會釣起來再放生,除非魚太少或太小。把它們釣起來又放生的人,本質是把快樂建立在其他物種的痛苦上。我把它們吃掉,這是食物鏈,是自然生存法則。”

當然如果可以選擇,老張還是要驅車去野釣,在平靜和自由的空間里,人和魚展開一場正面的、公平的較量。也是沒有輸贏的較量,“反正最后要開車回家、回公司的。”而對于一個釣魚的年輕人,修圖、發圖、看點贊,這場較量還遠未結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都江堰市| 济宁市| 阿克陶县| 江城| 武夷山市| 嵊州市| 科尔| 定远县| 射洪县| 大兴区| 军事| 泰兴市| 惠水县| 密云县| 玛沁县| 肥乡县| 多伦县| 含山县| 全南县| 犍为县| 衡山县| 甘孜| 清河县| 子长县| 镇康县| 巧家县| 长沙县| 茌平县| 建湖县| 绥芬河市| 龙岩市| 黄浦区| 游戏| 河东区| 蒲江县| 大冶市| 德惠市| 乌苏市| 上思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