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儒斌 沙燚杉 張思祺
夜幕降臨,華燈點亮十洲美景,月湖畔流光溢彩、燈火璀璨。9月26日晚,在寧波市海曙區(qū)的天一閣·月湖景區(qū)內(nèi),“好風明月是生涯”天一閣·月湖癸卯中秋晚會如期而至。

本屆晚會由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共寧波市海曙區(qū)委宣傳部主辦,寧波中華文化促進會、寧波市天一閣·月湖景區(qū)管理辦公室承辦,寧波市甬劇團、寧波市朗讀聯(lián)合會與月湖詩社協(xié)辦,并獲得多家單位的大力支持。

與往年不同,今年中秋晚會在傳承經(jīng)典,講好千年月湖傳統(tǒng)“月文化”故事的基礎(chǔ)上,融入了更多新鮮的元素和具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方式,通過《賞月·一輪明月映十洲》《思念·今夜月明人盡望》《團圓·海定波寧共此時》三闋,凸顯中華文化潤澤延綿的浸潤之力,一帶一路交流互鑒的精神共鳴和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共同心愿,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底蘊、國潮風尚與現(xiàn)代科技等多元融合的視聽盛宴。
現(xiàn)場還邀請了基層黨組織、勞動模范、文化學者、科研人員、青年團員、社區(qū)居民等眾多代表入席觀演,共慶中秋佳節(jié)。

“月湖遺愛日日新,燈火明,滄溟近,酒一樽!”一首由寧波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袁志堅先生為本次晚會傾情創(chuàng)作的《月湖中秋懷古》撫今追昔、豪情滿懷,就此拉開了本屆中秋晚會的序幕。
賞月·一輪明月映十洲
與民同樂的錢公輔、造十洲勝景的劉珵、筑水則碑的吳潛……湖畔千年涌現(xiàn)了不少心系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員,值此中秋佳期,誦讀他們留下的詩作佳篇,向千百年來為寧波城市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地方官員致以崇高的敬意。
“八月十六過中秋”是寧波中秋的獨特習俗,相傳與南宋丞相史浩有關(guān)。史浩在月湖竹洲建“四明洞天”并作《夜合花·洞天》,千年后,我們以昆唱演繹這首月湖宋詞,水磨婉轉(zhuǎn),清麗悠揚,恍如夢回南宋竹洲。
湖上琴聲泠泠,詩意濃濃。由朗誦表演藝術(shù)家姜琴女士帶來的詩朗誦,重現(xiàn)天一閣主人范欽中秋泛舟湖上,賞月吟詠的悠然場景。
思念·今夜月明人盡望
今年,恰逢蒙學之冠《三字經(jīng)》作者王應麟誕辰800周年,以童聲誦讀,來紀念這位湖畔鴻儒。

在甬留學的韓國學生用中文朗誦描繪當年湖畔高麗使行館的詩作,彰顯月湖絲路明珠之璀璨和寧波“港通天下”的包容與開放。家國一體,金甌無缺,中華兒女始終心心相印,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共敘團圓情。

思念在遠方,追憶在往昔,歷時2個月,“月湖今昔”主題征文活動的結(jié)果正式揭曉,由主辦單位之一寧波中華文促會主席郁偉年先生為獲獎代表頒獎。
團圓·海定波寧共此時
“十五月亮十六圓,中秋望月寄冰心,坐與萬物觀虛盈。”一曲《月湖望月》開啟晚會第三闕。這首由郁偉年先生特別創(chuàng)作的月湖中秋歌曲,融情于景,描繪了月湖中秋的蓬勃詩意;融典于詞,巧妙引用王安石在月湖之畔“坐與萬物觀虛盈”的詩句來抒發(fā)浩然心境。現(xiàn)場,美聲與戲腔的融合演繹,讓觀眾仿佛穿越古今。

裊裊鄉(xiāng)音,激情說唱,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一首甬劇《新拔蘭花》點燃國潮新風尚。
晚會還向海外寧波幫、守邊好兒女、甬籍科學家等十余個團體送出了月餅,讓他們在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家鄉(xiāng)的溫暖與牽掛。
最后,晚會在獻給偉大祖國的全體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歌聲中畫上圓滿句號,整場晚會高潮迭起,掌聲、歡呼聲連綿不斷,網(wǎng)絡平臺同步播放量突破百萬次。
來源:推廣
最新更新時間:09/27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