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中財經
繼渣打銀行、黑石集團、橋水基金等國際金融巨頭在中國布局私募后,日本金融巨頭也在加快在華投資。
最近,日本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三井住友旗下“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成為國內第34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
其實這幾年一直有外資私募主動注銷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包括貝萊德投資、富達利泰投資、韓華投資、路博邁投資以及施羅德投資等。盡管美元基金投資目前面臨一些困難,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于外資仍是吸引力十足的投資目的地,許多行業和市場都存在投資機遇。三井住友德思資管曾在2022年的時候就對外稱選擇了“中國機會”作為成為全球參與者的第一步。
今天,外資仍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隨著商業環境的改善、金融業持續開放以及中國經濟在疫情后展示的強大韌性,外資對中國市場投資信心增強,投資渠道也在逐漸拓寬。
漢領資本夏明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有說過,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亞洲最大的私募市場,有許多發展非常快的行業,蘊藏著許多潛在投資方向和機會。
01 超600億美元的日本巨頭與深創投、中糧早有合作
根據中基協公布的備案信息,三井住友德思私募于9月19日正式完成備案,公司位于上海靜安區,注冊資本6000萬元,實繳資本比例達到50%,業務類型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類FOF基金。
三井住友德思私募由三井住友德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控股。據日經中文網,三井住友德思資管去年7月下旬將上海代表處改為法人,這是該機構在上海設立的首家當地法人,面向中國當地的合格投資者設定和銷售私募投資信托。
在日本資產管理公司中,三井住友德思資管是僅次于野村資產管理公司的第2家,向全球各地金融機構、退休基金、政府機構及零售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顧問、信托及其他投資服務,于東京、倫敦、紐約、香港、上海等設有辦事處。2019年,該公司由三井住友投資管理與大和住銀投信投資顧問合并成立而來。
從公開信息看,三井住友德思私募董事長兼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均為杜洋,其從業經歷較為豐富。曾在法國蘇伊士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任職項目投資專員;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 (原Thomson Reuters金融與風險部門)供職近8年,并擔任過中國事務部總經理、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買方業務負責人兼人民幣與中國戰略總監、固定收益部業務拓展經理。
自2016年1月起,杜洋開始在上海耀之資管國際部擔任董事總經理,任職時長1年3個月。中基協官網顯示,上海耀之于2011年7月成立,注冊及實繳資本均為7606萬元,花樣年集團出資78.89%,是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規模區間在10-20億元。
之后,杜洋在中信建投國際金融控股公司的資產管理部任職董事總經理、資產管理部主管;南方東英資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擔任固定收益部負責人(高級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南方東英是國內基金行業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家子公司。2022年9月加入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先后擔任首席運營官、董事長兼總經理。
事實上,在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之前,三井住友旗下相關公司已在華參投私募股權基金,多方布局。
據百度百科,三井住友是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也是日本第三大金融機構。集團下轄三井住友銀行、三井住友租賃、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日本綜合研究所等4家子公司。2023年6月發布的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中,位列第86名。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于2010年11月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當前總市值超過600億美元。早在1982年,三井住友銀行就在北京設立代表處,2005年又在上海設立代表處。2006年,證監會批準了三井住友資產管理株式會社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意味著該機構可以在規定的額度內投資我國股票及其他證券市場。
2021年,三井住友銀行集團與深圳天使母基金、深創投、國際知名早期創投機構SOSV等共同出資,設立了深創投索斯福(深圳)私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基金注冊資本3億元,三井住友認繳4500萬,也拉開了該集團在中國和中國國資合作從事股權投資的序幕。企查查顯示,目前該基金對外投資了景吾智能、稅紀云、大象機器人、天安傳感、九科信息、天狼芯半導體等17個項目。
此外,企查查顯示,三井住友銀行還在2011年出資了中糧集團旗下中糧(北京)農業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基金認繳2000萬美元。
據日本經濟新聞,2021年7月底,三井住友金融集團與旗下的SMBC日興證券共同向中國證監會提出了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這也是繼大和證券集團、野村控股株式會社以后,又一家對中國券商牌照產生濃厚興趣的日本金融機構。
今年5月,三井住友金融(SMFG.US)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財年財務業績,其營業收入為6.14萬億日元(約合3031億人民幣),較2022財年的4.11萬億日元增長49.4%;歸母凈利潤為8058.42億日元(約合398億人民幣),較2022財年的7066.31億日元增長14.0%。
02 出資人變得更謹慎,外資也在尋找中國新的投資機會
外資資管機構早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尤其處于擴張期的項目資產是外資在華最主要的投資標的,不完全統計,這一數字超過其他階段投資總和的50%。
投資人衛清告訴記者,“外資私募機構的母公司通常都是實力雄厚,私募業務或只是進軍中國市場的試水,不過,這些外資私募在國內擁有的銷售渠道與客戶群體不同,擅長的領域與策略也不完全相同。”
這些年中國經濟和私募行業取得了不錯發展。為了更好的參與到中國市場,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不少外資都開始選擇在中國設立私募基金,直接參與投資中國。而中國A股更是全球市值第二的股票市場,外資也是目前A股重要的參與者,尤其海外機構近年來申請QFII以及RQFII都有所提速。
從境外資本進入國內合法投資的方式來看,主要有FDI、QFII、QFLP三類。根據測算,中國近五年FDI(外商直接投資)投資收益率是9.1%,歐美是3%左右,巴西、南非、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直接投資收益率是4%-8%。換句話,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很高。
前幾天,相較于日本資管巨頭進軍中國,貝萊德清倉旗下一支中國題材基金一事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人推測這預示著貝萊德將撤出中國市場,另一些人則將其視為貝萊德對資產重新配置的一種常態。當時貝萊德在其官方網站向股東發出一封信解釋,由于沒有新的投資者加入,公司董事會預計短期內無法顯著增加基金規模,而維持當前規模將導致投資費用過高,不利于股東利益。因此,決定清算基金,并向股東返還資金。
貝萊德是在2008年進入中國,并在2019年成為第一個擁有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牌照的外國公司。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杰對外表示,站在全球資產配置的視角來看,中概資產盈利增速高、估值低,相較其他經濟體具備相對優勢和吸引力,貝萊德基金對其保持超配的觀點。投資則會主要關注兩大方面,一是相對估值比較低的泛消費行業,另一個是對中國相關投資主題的思考。
中國是各國投資者配置資產的重要渠道之一,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有充足的途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事實上,過去三年全球經濟波動和地緣政治局勢下,美元基金規模增速已開始下滑。對于國內一級市場而言,LP資產配置變得更加謹慎。尤其中小規模機構仍面臨顯著的募資挑戰,尤其許多基金管理人難以為投資者產出真金白銀的回報。
睿勤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共有28只基金完成募資,募資總額約100億美元,預計2023下半年募資將繼續下滑。此外,頭部效應凸顯,更多資金流向人脈強大、歷史業績出色的基金管理人。而隨著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機制不斷完善,以吸引更多外資,預計未來會吸引更多美元基金進入市場。
隨著市場持續波動,越來越多的外資投資者也在尋找新的投資機遇,比如股市與私募市場之間存在的估值差,就給二手份額帶來了一定機會和挑戰。與此同時,家辦們也在增配另類資產。
6月份睿勤出版的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報告顯示,出于對股市下跌導致的估值擔憂,近半數受訪家辦認為未來12個月內其持有的私募股權資產將下跌。但這并不影響亞太地區家辦繼續投資私募股權:僅有21%的受訪家辦計劃未來12個月內減配私募股權。此外,香港推出家族辦公室稅收優惠法案,粵港澳大灣區也存在巨大的投資機遇,因此,預計長期內將有更多資金流入大中華區,更多外國高凈值人士將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
03 橋水、渣打、黑石等,均在華布局私募
其實國際資管巨頭在華布局私募其實并不鮮見。自2017年1月富達利泰成為首家在基金業協會登記成功的外資私募管理人以來,外資機構在中國開展私募業務已超6年,各家機構發展狀況各異。但多是設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較少是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包括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全資控股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Wind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共有33家備案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的外商獨資企業。從管理規模看,僅橋水基金一家突破百億大關,另有騰勝投資、德劭投資以及元勝投資等三家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為50-100億元區間,瑞銀資產以及上海雷根資產的管理規模為20-50億元區間,其余27家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均不足20億元,并且其中有多達23家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僅為0-5億元。
從分布來看,上海無疑是外資私募的聚集地,占比近80%。從備案時間來看,2017年-2020年是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的備案高光時刻,年均備案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在5家及以上。2021年至今,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的備案數量略有下降,今年來僅1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完成備案。
外資私募在中國整體較為低調,無論投資策略、投資理念還是業績展示,較少做主動宣傳。
今年,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登記,拿下QDLP等試點機構,機構類型顯示為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3月深圳渣打私募股權基金于中基協完成登記,由香港渣打銀行全資控股。幾乎同一時間,“賭王”兒子何猷龍旗下壹桃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登記,業務類型為QDLP等試點機構。
實際上疫情這幾年,全國多地QDLP/QFLP試點成效凸顯,尤其海南憑借寬松的政策及稅收優惠等配套措施,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或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創投市場。
有研究預計,未來十年內,中國將為全球帶來17萬億美元以上的投資機會。而數年之前,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國投資國。過去幾年,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總額達到7.34萬億美金,僅2021年外資從中國獲得4365億美金,整體回報率達到6%。2022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326.8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折合美元為1891.3億美元,同比增長8%。
相對的,PE/VC行業未來仍會受到股市表現、宏觀經濟、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出資人的謹慎態度必然影響市場資金流動。作為全球第二大PEVC市場,但中國市場的強大消費力、對科技創新進步的追求以及大灣區等重要投資機遇,勢必還會繼續吸引外資投資者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