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美聯儲發言人近日向媒體證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裁員約300人。崗位削減包括裁員、提前退休以及不填補空缺職位。裁員將主要集中在支持性崗位,包括不再需要的技術職位。
這是一次小規模但罕見的裁員,為13年來首次。美聯儲系統由12家地區儲備銀行、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理事會和三個較小的單位組成,雇用約2.1萬名員工,計劃中的裁員人數約占其1%。
對美聯儲來說,裁員正值敏感時期。外界注意到,美聯儲近一年來的賬面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裁員與虧損的直接關系不大,更多是該機構為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狀況而調整其運作的行動的一部分。
持續擴員后的縮編
從此次裁員的范圍來看,更多是跟隨經濟形勢的變化而簡化機構。美聯儲發言人表示削減主要集中在支持性的崗位,以及一些不再需要的信息技術崗,其中包括一些由于云計算軟件的普及而不再需要的崗位,以及與美聯儲各種支付處理系統有關的崗位,這些系統正在整合中。
這也不是美聯儲首次縮編。在本世紀的頭十年,美聯儲全系統的工作崗位數量一直在下降,從2003年的接近24000個下降到2010年的19735個。主要原因在于紙質支票時代的結束,美聯儲因此削減了相關的大量工作人員。
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美聯儲的職責不斷擴大,美國國會一直在推動這個央行現代化,并擴大其在處理支付方面的作用,以及賦予其新的穩定金融等方面的舉措權限。這導致美聯儲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不斷增長,其監管范圍也在擴大,這導致該機構近十年來一直在擴員。
然而,近年來國會中的共和黨人開始對美聯儲的運作進行審查,他們對該機構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和不平等經濟學等問題表示擔憂。在他們看來,這些問題似乎超出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使命。
其實對于此次裁員,已早有預告。在去年的年度報告和財務文件中,美聯儲就寫明計劃在2022年-2023年間,將整個系統的預算員工人數減少500多個。然而,在去年12月份的一份備忘錄中,美聯儲表示,由于2022年的實際就業人數低于預算范圍,且人員流動率超出預算范圍,填補職位空缺的工作滯后時間也較長,尤其是在銀行監管領域,因此當年裁撤的職位數量略少于預算的降幅。
巨額虧損
美聯儲的賬面虧損已經持續了一年,且虧損還在逐步擴大中。去年9月份,美聯儲凈利潤開始轉為負數。據今年9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美聯儲損失已經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觀察人士認為,雖然美聯儲虧損非常罕見,但這都在預料之中。虧損反映的是美聯儲支付給銀行的儲備金利息,高于其從持有債券和向金融部門提供服務中賺取的利息。原因在于持續加息帶來的利息成本上升。在過去18個月里,美聯儲已經加息11次,基準隔夜利率已從2022年3月接近于零的水平升至目前的5.25%-5.50%范圍。
然而虧損主要是賬面上的,不會影響該機構執行政策的能力,或者被迫裁員。基于財政部的收益結轉機制,虧損的美聯儲只需開一張白條,承諾等未來實現盈利了再還錢。
與使用國會撥付的稅款的其他聯邦機構不同,美聯儲是自籌資金。它的資金來自持有資產的收益,以及向銀行收取的一系列服務費。整個系統的年均開支則為約63億美元。在大多數年份,美聯儲都會盈利,并上繳財政部。
實際上,外界預計美聯儲虧損還將進一步擴大。現就職于耶魯大學的美聯儲前高級雇員William English表示到2025年,美聯儲損失將達到約2000億美元的“峰值”。華盛頓預測公司LH Meyer的Derek Tang則表示,預計明年其損失可能升至1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
美聯儲上周在最新議息會議上選擇不加息,但仍保持警惕,認為在必要時采取更多行動進一步抑制通脹。這導致投資者仍對債券收益率上升和長期利率上升的前景感到擔憂,標普500指數9月份迄今已下跌約4%。該基準指數目前有望出現連續第二個月下跌,也是2023年最嚴重的月度跌幅。
本周一美股延續跌勢,主要債券收益率再次飆升至4.527%。與此同時,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觸及200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觸及5.129%。不過,美股三大指數尾盤拉升,最終小幅收漲止步四連跌。
較高的利率也引發了人們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的擔憂。紐約聯儲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到明年8月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