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近日,發生在山西省大同市的一起未成年人校園欺凌事件引發社會熱議。2023年9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聯合工作組發布通報,涉事學生被責令接受矯治,其家長被訓誡。同時,涉事學校校長被解除職務,副校長等4人被辭退。
9月23日,據法治日報報道,山西省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一家長在網上發布帖子,稱自己四年級的兒子在校一年半時間內一直遭到同班同宿舍的趙某某極端霸凌。當事人發布的內容顯示,小強在校內受到的極端欺辱包括被毆打,強迫舔對方生殖器、肛門等惡劣行為,甚至還有強迫侵入其身體的舉動。
對此,大同市聯合工作組通報指出,經查,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小學生趙某某(男,9歲)、晉某某(男,9歲)對同寢室同學孫某某(男,10歲)多次實施辱罵、毆打、欺凌等嚴重不良行為。因趙某某、晉某某均系未成年人,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趙某某、晉某某依法予以訓誡,責令其接受心理輔導、行為矯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對趙某某、晉某某的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經查,大成雙語學校在管理上嚴重失職失責,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教育行政部門責令大成雙語學校立即整頓、限期整改;解除許某的校長職務,辭退副校長兼小學部主任裴某某、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白某某、涉事班級班主任辛某某和生活老師侯某。同時,聯合工作組責令趙某某、晉某某及其監護人向孫某某及其監護人誠懇道歉,同時組織力量對學生及家長開展關護、安撫、心理疏導等工作。在學校整頓期間,教育行政部門將駐校全程監管。
官網資料顯示,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創建于2020年9月,屬大同市政府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是經大同市教育局批準的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的全日制寄宿學校。投資5億元,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目前在校師生6000余名。
天眼查APP顯示,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由北京大成教育集團投資舉辦,該公司董事長張進同時擔任學校法定代表人。學校官網資料顯示,大同市大成雙語學校校長許進為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山西省德育先進工作者。曾先后榮獲2014年山西省民辦教育年度人物“教育創新獎”;2017年山西省民辦教育年度人物“創業開拓獎”;2018年山西省民辦教育年度人物“杰出敬業者獎”;2019年山西省民辦教育年度人物“杰出敬業獎”。
大同官方調查結果公布后,@南風窗 發起網絡調查,超7萬網友參與了“該提高未成年人性欺凌的處罰力度嗎”話題投票,投票結果顯示:98%的網友認為“訓誡的處罰力度感覺太低了”,應該提高處罰力度;1%的網友選擇“沒必要,教育未成年人還是要以引導為主”。
針對這次校園極端欺凌事件,人民網9月26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不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應該對校園欺凌事件零容忍,都應該依法承擔責任。此次事件是對各級學校的一次警示教育,為校園管理敲響警鐘。不僅平時要嚴格管理,避免出現欺凌事件,更需要在出了問題不掩蓋問題,不能妄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對此,央視新聞9月26日報道,山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表示,該省新修訂的《山西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簡稱《條例》)將從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10章62條,針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校園欺凌防范等,提出校長是學校保護未成年學生的第一責任人。
在學校保護方面,《條例》規定,保護未成年人,除了落實校長責任,學校應當聘任法治副校長,協助開展法治教育、學生保護、預防犯罪、安全管理等工作。學校應當將未成年學生欺凌防控工作納入學校安全工作,建立學生欺凌預防和處置機制,定期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
界面新聞注意到,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并未規定校長是學校保護未成年學生的第一責任人。對于校園欺凌,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
此外,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2021年6月1日,教育部還發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簡稱《規定》),進一步細化了校園欺凌處置機制。其中明確了學生欺凌的行為表現,歸納了侵犯身體、侮辱人格、侵犯財產、惡意排斥、網絡誹謗或傳播隱私等五類欺凌行為。
《規定》提出,學校應當成立由校內相關人員、法治副校長、法律顧問、有關專家、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等參與的學生欺凌治理組織,負責學生欺凌行為的預防和宣傳教育、組織認定、實施矯治、提供援助等。
“對于如何防治校園欺凌,我國社會已達成共識,關鍵在于如何從共識走向實踐。如果已經找到治理校園欺凌的辦法,卻不貫徹、執行,這會讓治理機制淪為形式主義。”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曾發文表示。“目前有的地方、學校對校園欺凌的治理浮于表面,是有深層次的問題的。防治校園欺凌問題,必須針對深層次問題,扭轉學校的辦學理念,實現學校的現代治理。”熊丙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