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餐網
經歷了大半個月的“冷清9月”后,多項數據表明,餐飲業今年或將迎來近五年來最旺的“十一”。
- 9月20日,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平臺上餐飲堂食訂座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12%。中秋“團圓”主題團購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90%;在亞運效應帶動下,浙江餐飲堂食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380%;
- 9月19日,攜程、飛豬、去哪兒等多家旅游平臺發布的“十一”假期預測數據顯示,機票、酒店、租車等預訂量均超2019年同期,而休閑旅游勢必將帶動新一輪的餐飲增長;
- 9月21日,長三角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方案出臺,國慶黃金周運輸期間預計發送旅客逾3700萬人次;長三角鐵路預計10月1日當天發送旅客超過370萬人次,有望創該集團單日客發量新高。
……
節假日向來是餐飲業大展拳腳,拉動消費的良機。
餐飲業在剛歷經今年傳統銷售淡季后,很多餐飲老板對今年最后一個“長假期”給予了厚望。紅餐網觀察到,為了迎接雙節餐飲高峰,不少餐企早已將營銷計劃提上日程。
呈現波浪式復蘇,餐飲老板期待十一黃金周
在歷經三年漫長的寒冬過后,餐飲行業終于迎來了新起點。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國民經濟消費數據顯示,8月全國餐飲收入4212億元,增長12.4%;2023年1—8月,全國餐飲收入32818億元,同比上升19.4%。
對于今年餐飲市場的情況,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行業正在逐漸復蘇當中”,但復蘇的同時,餐飲人今年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同樣不少。
小龍坎品牌方向紅餐網表示,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消費者支持,以及同行相互激勵,目前餐飲市場已恢復至2019年水平,并有突破趨勢。
椰妹椰子雞火鍋聯合創始人張長全則表示,今年餐飲市場處于穩健復蘇狀態。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疫情結束后消費機會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餐飲業3年來被壓抑的開店需求大量釋放,新增的供應大大稀釋了消費需求。
“2023年餐飲業預計將呈現波浪式復蘇。”今年8月,紅餐網聯合創始人、紅餐品牌研究院院長樊寧作《如何把握餐飲業發展的全新機遇》主題演講時如是說也。
具體表現為,1月—4月為供需雙旺的階段;5月—8月是傳統的餐飲淡季,出現階段性供過于求;9月—12月,受中秋國慶長假影響,預計餐飲需求和供給在短期刺激下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到達年度高點。
實際上,關于五一后的餐飲生意情況,廣州、成都、武漢、石家莊等多地都有餐飲從業者向紅餐網反饋,五一后餐飲生意直線下滑,且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進入到9月,更是有不少餐飲老板“哀聲一片”,表示生意慘淡。
張長全也表示,雖然今年餐飲市場整體恢復情況較好,但呈現“表現不均衡,淡旺季明顯”的發展趨勢。
但好在,淡季過后,旺季來臨。于是乎,在歷經“黑色9月”后,即將到來的黃金周成為不少餐飲企業的新期待。
餐企加速備戰,上游供應鏈保駕護航
十一黃金周8天的假期,拉滿了餐飲商家對市場的期待。
為了迎接雙節餐飲高峰,紅餐網了解到,早在月初,就已經有不少餐企在“備貨”“人力”“服務”上做好充足準備,積極備戰即將到來的十一假期。
小龍坎品牌方向紅餐網表示,目前小龍坎全國門店包間訂座率較高,預計十一黃金周內,小龍坎全國門店翻臺率將大大提升。
據紅餐網了解,為了更好應對客流量的增加,在食材方面,小龍坎產業鏈中的漫味龍廚智慧工廠與自然饞供應鏈,保證了全國一次性底料的供給與地道食材的新鮮度;在人員方面,小龍坎全國各門店科學經營,保證員工合理排班的基礎上,為到店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同時,為保證排隊客戶的留存率,小龍坎全國各門店以在地文化為依托,逐步打造專屬等位區,豐富顧客排隊的時間。小龍坎方面還強調,目前全國各門店均已做好準備,將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每一位消費者。
張長全則表示,按照今年餐飲市場規律,這個假期將非常火旺。由于椰妹椰子雞火鍋一直重視長期價值和日常運營,在今年黃金周期間,椰妹將堅持做好基礎出品服務保障。同時,張長全提醒各位餐飲同行,應提前做好充足準備應對雙節的流量高峰。
“雙節”期間,呷哺呷哺將通過新店擴張、儲值抽獎、產品滿贈促銷等方式,多舉措拉動消費。“我們通過豐富的、多品類的肉類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希望通過產品差異化、豐富化來拉動業績的增長。”呷哺呷哺相關負責人接受表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餐飲企業在前方加速備戰,背后的供應鏈企業亦在加足馬力,勇擔保供重任。
據紅餐網了解,此次黃金周,中糧餐飲針對可預見性的需求增長,提前布局、擴大產能,提前制作并發放“中糧餐廚產品團購手冊”,滿足不同餐飲客戶的多元化采購需求,給餐企提供穩定、有力、安心的“后方”支持。
除中糧餐飲以外,據紅餐網不完全統計,日前,四川新雅軒食品、何廚道味醬料、菜幫主食品、大笨象甜飲品等多家餐飲供應鏈品牌齊齊喊話餐飲企業,“可按照自身需求提前進行備貨。”
多地政府發聲,保障餐飲服務
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臨近,為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全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紛紛發布有關“中秋國慶倡議書”,要求商家加強價格自律。
比如,京津翼三地聯合發布《規范中秋國慶期間京津翼市場價格和競爭行為提示》,明確要求餐飲經營者點菜單、價簽或店內其他點菜工具對同一種類、同一規格菜品的標價應當統一,不得出現“兩套菜單”,不得出現“時令價”等模糊標價。
汕尾市場監督管理局為規范旅游市場海鮮品價格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發文表示。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將每日公布海鮮價格,同時對海鮮排檔海鮮品銷售價格(含廚房加工費)進行監測,促進餐飲行業誠信經營,讓餐飲行業價格明碼標價,更加透明化。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海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開展消費欺詐專項整治,對全省范圍內各類集貿市場、海鮮市場、水果市場、商場超市、旅游購物點開展全面排查,嚴厲打擊缺斤短兩、價格欺詐、強迫誘導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
除此以外,西安、四川、江蘇、山西等省份以及哈爾濱、南京市、廈門市、武漢市等旅游城市也均先后發布通告規范“國慶”市場價格,進一步保障消費者利益。
2023年,在我國著力拉動內需政策的助力下,國內經濟逐步復蘇,餐飲消費盡顯活力,市場逐步向好。但與此同時,競爭廝殺也會更加慘烈。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中國網采訪時表示,中秋國慶黃金周消費時下半年中國經濟的重要支點。黃金周對于酒店餐飲等行業來說是最重要,也是有保障的盈利周,甚至關乎這些產業中部分企業能否繼續經營下去,所以抓住假日經濟的機會窗口對這類企業是生死存亡之戰,是必須要打贏的。
聯創餐飲聯合創始人肖巖松在紅餐網、央廣網餐飲頻道聯合主辦的“助燃煙火氣——中國餐飲城市行”北京站活動上判斷,今年“十一”是一個重要消費節點,如果“十一”后餐飲業的整體表現比較良好,那么餐飲業復蘇的“春天”才可以說真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