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財經(jīng) 陳妍
編輯|大風
“烏!蒙!山!那!個!山!外!山!”,下一句。
不出意外,大部人腦海里已經(jīng)響起耳熟能詳?shù)男桑且痪洹霸拢」猓ⅲ∠拢×耍№懀∷ 币埠糁觥?/p>
最近的音樂節(jié)上,鳳凰傳奇一出來,全場情緒就達到最高點,前奏剛響起,所有觀眾上演了一出萬人大合唱。玲花和曾毅站在臺上,反而成了最“社恐”的人,就算他們開口唱了,聲音也蓋不住觀眾的“怒吼”。
鳳凰傳奇演出的火爆并非孤例,2023年音樂節(jié)、演唱會井噴,迎來“報復性”復蘇。《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顯示,光上半年,全國營業(yè)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就高達19.3萬場,同比增長超過400%;演出票房收入近168億元,同比增長超673%。
鳳凰傳奇、伍佰、陳奕迅、張學友……這些歌手光出道時間就有二三十年了,他們的演出生涯可能比臺下觀眾的年齡都要大。
這么多年過去了,內娛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結果堪比內娛“活化石”的經(jīng)典歌手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仍然是當今演唱會頂流。
開演唱會的還是同一批人
這幾個月以來,各種花式熱搜都要被演唱會、音樂節(jié)承包了。
鳳凰傳奇還試圖加入觀眾,而伍佰直接把全國巡演開成了“全國巡檢”。他連麥克風都不拿,只見他手往天上一指,就開始在臺上四處溜達揮揮手,聽歌迷們唱歌。三個小時下來,伍佰唱了幾句不知道,但微信步數(shù)大概能突破2萬步。
陳奕迅演唱會結束時,歌迷們一直喊他返場加唱,只見他一臉無奈地說道:“你們放過我吧,我快50歲了。”還不忘調侃張學友是真能唱。畢竟現(xiàn)年61歲的張學友,才剛剛在演唱會上,穿著西裝褲表演一字馬。
這背后,也是2023年演出市場回暖,行業(yè)復蘇的鮮明信號。年輕人不是在等演唱會,就是在搶演唱會,反映到售票速度上,可以說一票難求。
今年像伍佰、張學友這樣的演唱會門票,不管什么價位的票基本都是開票即售罄,沒買到票的粉絲只能在大麥上求加場。而在鳳凰傳奇的大麥頁面上,已經(jīng)有超過96萬人希望他們可以開啟2023年巡演,急切程度可見一斑。
演唱會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也不容忽視,除去門票收入本身,外地游客到來產生的交通、住宿、餐飲等花費,也是個巨大的數(shù)字。比如今年周杰倫演唱會海口站,短短四天吸引15.5萬人次游客入場,實現(xiàn)旅游收入近9.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現(xiàn)在去看伍佰、鳳凰傳奇、陳奕迅等歌手演唱會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幾十年前,這些歌手可是爸爸媽媽輩的偶像。
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剛過而立之年的張學友迎來自己事業(yè)的巔峰時刻。1993年,張學友在那一年夏天推出專輯《吻別》創(chuàng)造了銷量神話,全球突破400萬張,至今仍舊是華人歌壇銷量最高的一張。借著這個勢頭,張學友開始掀起演唱會狂潮。
在當時還需要線下買票的年代,張學友的演唱會幾乎場場都是爆滿,如果去晚了,根本就買不到票。1995年初到1996年初,張學友一共舉辦了100場世界巡回演唱會,總人數(shù)達到200萬人,創(chuàng)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
而鳳凰傳奇的粉絲可以說是“逆生長”,一屆比一屆年輕。不少網(wǎng)友對此調侃,20歲時的鳳凰傳奇,看著臺下50歲的粉絲陷入沉思;40歲時的鳳凰傳奇,看著臺下20歲的粉絲陷入沉思。
這些老歌手們用事實證明,出道多年,江湖還是他們的江湖。
作品+業(yè)務能力才是硬通貨
在演唱會現(xiàn)場,伍佰特別真誠地發(fā)問,“你們都是25歲,為什么聽我的歌呢?我寫這些歌的時候你們還沒出生呢!”
但或許,正是這些經(jīng)歷了歲月檢驗,又留存到現(xiàn)在的作品,才讓不同時代的年輕人,反復愛上這些歌手。
要知道,以伍佰為代表的歌手,成名于一個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年代。上世紀九十年代,羅大佑、李宗盛這些教父級別的人物,在樂壇上依然活躍。在年輕的歌手里,香港樂壇剛推出四大天王,小虎隊這樣有實力的偶像歌手也在引領潮流,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個唱片工業(yè)時代的輝煌盛世。
伍佰沒有出挑的顏值,衣著打扮上不修邊幅,甚至被嘲笑“像卡車司機”,如果沒有音樂上的突出才華做支撐,根本沒法在當時脫穎而出。
就像那首《浪人情歌》,是1994年的一天,伍佰開車經(jīng)過一座大橋時,突然想到,“如果有個男人站在橋上哭,那畫面一定很美。”于是他把車停在路邊,把詞曲寫了出來,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只用了5分鐘。但這首只花了5分鐘的《浪人情歌》,后來卻陪伴了無數(shù)失戀的年輕人,度過漫漫長夜。
1994年,同名專輯《浪人情歌》被中華音樂人交流協(xié)會評選為十大專輯,同期入選的還有辛曉琪的《領悟》,王菲的《迷》,放到今天都是經(jīng)典作品。從業(yè)數(shù)十年中,華語音樂界有分量的獎項幾乎都被伍佰收入囊中。
不同于伍佰,鳳凰傳奇在作品上走了一條先打開市場,由淺入深的道路。
早些年,鳳凰傳奇的作品因為旋律簡單,朗朗上口,總被冠上“土”、“農業(yè)重金屬”、“廣場舞神曲”的標簽。但“土”不等同于差,鳳凰傳奇早期的作品內核,是濃烈而直接的情感表達,不管是“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還是“ 癡情不是罪過忘情不是灑脫”,里面都飽含正能量,給聽眾以向上生長的自由。
靠著這些歌,鳳凰傳奇快速打開知名度,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組合。同時,鳳凰傳奇這些年在作品深度上也有自己的考量。
前兩年,鳳凰傳奇翻唱的一首《海底》,徹底扭轉了他們在年輕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海底》本來是一首講述抑郁癥患者內心無助而悲傷的歌,經(jīng)過鳳凰傳奇的改編后,變得極富生命力,充滿救贖的力量。在B站上,鳳凰傳奇的《海底》播放量已經(jīng)超過4700萬。
而一首《山河圖》,更是讓人們意識到鳳凰傳奇的實力。
歌詞里提到,“到最東邊,下大雪,大雪飄在漠河邊;到最西邊,憶狼煙,風在喀什轉個圈;到最南邊,碧海天,龍騰出海浪滔天。”短短幾句白描,已經(jīng)讓人感受到茫茫大雪、大漠孤煙和波濤洶涌的震撼,一幅中國大好河山的畫卷徐徐展開。
搭配上玲花渾厚嘹亮的嗓音,充滿民族特色的唱腔,以及曾毅一流的說唱,讓整首歌都有大氣磅礴之勢。也是這首歌,讓更多人意識到曾毅稱得上AKA地上說唱皇帝,才不是只會“喲喲”、“啊哈”、“come on”而已。網(wǎng)友戲稱,可以“劃水”,但不能真水。
伍佰、鳳凰傳奇等老歌手,看似發(fā)展路徑不同,其實是殊途同歸,都是靠作品打開市場。
當下內娛再無新鮮事
回過頭來看,這幾年的內娛,都誕生了什么“人物”。
蔡徐坤收獲無數(shù)關注,攪動內娛生態(tài),但這些年不曾有過真正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至今最大“代表作”是社會丑聞;華晨宇曾被粉絲追捧為“音樂鬼才”,但前段時間在音樂晚會上演唱的一首《大地》生硬,擠卡,嗓子沒打開,音準拉胯,把自己唱功上的問題暴露無遺。
當然也有歌手對于狀態(tài)不佳,演唱會表現(xiàn)不好這件事報以更誠懇的態(tài)度。“天外來物”巡回演唱會成都站第二場,薛之謙高燒39度,由于身體原因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演出。
當時薛之謙采取的措施是解釋、道歉,還承諾粉絲,成都本地的歌迷可以隨時退票,如果是從外地趕來的除了門票可以退之外,動車、機票、酒店等費用全部報銷。不愿意退票的,也可以保留,往后憑票再次入場觀看。這也算是給內娛新生代歌手打了個樣。
不得不說,整體來看當下內娛作品欠佳又相當無趣。
但年輕人們始終有自己的精神消費需求。考古了一陣發(fā)現(xiàn),過去那些歌手,才是真的能打。年輕人在他們的演出現(xiàn)場,不僅能享受到表演和經(jīng)典作品,還能大聲宣泄自己的情緒,在情感上得到滿足。
歸根結底,老歌手們的存在,是當下內娛生態(tài)的反義詞。經(jīng)過互聯(lián)網(wǎng)多次發(fā)酵后,他們也收獲越來越多的新粉。
2014年,負責鳳凰傳奇宣傳工作的徐明朝提到他的夢想,他希望10年后鳳凰傳奇演唱會,臺下坐著的大部分是15-25歲的年輕人。“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能唱到10年之后。”
當時許多人只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笑話,沒想到,內娛發(fā)展十年后,鳳凰傳奇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