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藍鯨教育 一暉
截至美股9月25日收盤,華夏博雅已經29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美元,目前0.3美元的股價,以及948萬美元的市值,預計短期內難以回到合規線。
按照納斯達克的標準,華夏博雅可能又一次走到了退市邊緣。
上一次發生在去年,隨后華夏博雅成為了愛馳汽車的殼公司。不到一年,華夏博雅為何又回到原點?
動蕩的被借殼之路
2022年7月19日,華夏博雅宣布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函,提醒其股價已不符合納斯達克持續上市的最低買入價要求。按照當時的公告,華夏博雅需要在2023年1月11日之前重新合規。此時距離其上市剛剛過去了兩年多。
對于教育上市公司,合規的方式有多種,回購股份、并股拉升股價等,而華夏博雅則選擇了賣殼。
2022年11月3日,華夏博雅發布公告稱,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并協議——新能源汽車品牌愛馳汽車將與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合并。合并后,愛馳汽車股東和華夏博雅股東將分別持有99.2%和0.8%的股份,并購完成后,愛馳估值在50億美元到60億美元。當時交易預計將在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
但上述計劃卻遭遇變故。2022年,愛馳汽車被曝出資金周轉難題。以付強為代表的創始人團隊逐漸退出愛馳汽車,陳炫霖接任。2022年年底,陳炫霖辭去董事長職位,董事長一職由張洋接任,愛馳汽車CEO變更為邱孝川。在此期間,愛馳汽車出現拖欠薪資,供應商回款困難,辦公場地租金、物業費、水電費欠繳等一系列問題,借殼上市的進程未能按照計劃推進。
今年5月,愛馳汽車境況仍未有好轉,華夏博雅于是發布公告終止與愛馳的合并計劃。
在宣布計劃終止后,華夏博雅單日股價下跌21%,并再度長期低于1美元。今年6-7月,華夏博雅股價一度拉升1.5倍,但隨后在8月14日股價暴跌69%,后一日再度暴跌44%,跌至谷底。
拋開被借殼失敗這一影響因素,實際上,華夏博雅從上市伊始就十分“掙扎”。
艱難上市路,首年即換帥
資料顯示,華夏博雅于2011年8月在北京成立,最初業務板塊主要分為5個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業務、開發和提供中外合作課程的教科書和教材、海外學習咨詢服務、智能校園解決方案技術咨詢服務以及職前培訓。2020年5月8日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然而,上市招股書顯示,在成立的第九個年頭,華夏博雅2019財年營收只有525.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713.7萬元。即使在如此小的基數下,年增長率也僅有9.29%。
由于較低的基數疊加緩慢的增長速度,華夏博雅上市首日即破發。發行價為6美元,開盤價5美元,當日報收4.9美元。
在上市兩個多月后,華夏博雅便突然換帥。其發布公告稱,原CEO張建新(Jianxin Zhang)辭任公司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職務,由林藝藝(Lam Ngai Ngai)接任。
在上市后的首份年報中,2020財年其營收為502萬美元,同比下降4.4%。對于一家剛上市的公司來說,上市第一年即換帥、營收下滑,并不是積極的信號。而這也是其股價一路震蕩下滑的關鍵原因。
華夏博雅并非沒有進行挽救。2022年2月,集團宣布與華夏博雅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藝藝簽訂認購協議,以每股1.5美元的價格定向增發200萬普通股,總認購價為300萬美元。4月,其再度宣布與某些合格投資者簽訂認購協議,向其發行和出售600萬股普通股,總價為900萬美元。
7月,其以700萬股普通股對價收購東方智業100%的股權。后者原屬北京云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服務提供商。
然而,在一系列定增、并購之后,華夏博雅的業績掙扎依舊。2022全年其營收1160.33萬美元,同比增長196.8%,但卻出現了168.9萬美元的凈虧損,同比擴大35.13%,并已連續兩年出現虧損。
在持續的轉型過程中,華夏博雅始終處于掙扎狀態,業績難言起色,最終沒能改變股價下滑的趨勢。如今,被借殼失敗的華夏博雅,能夠扭轉局面嗎?
被寄予厚望的“蛇吞象”
從2022年財報來看,目前華夏博雅的業務發生的主要變化集中在課程費用收入。
2022年,在一系列定增與并購中,其收購萬旺投資100%股權最引人關注。根據當時的協議,華夏博雅以6000萬美元收購萬旺投資100%股權。據悉,萬旺投資運營一所獨立??圃盒:鸵凰究贫墝W院,在校學生人數4200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公告時,整個華夏博雅總市值約為1530萬美元,遠低于6000萬美元收購價,堪稱“蛇吞象”。同年9月,公司完成了收購。這部分業務在2022年成為絕對的營收主力。全年貢獻營收6385.5萬美元,占比達到55%。
中外合作辦學業務也同步水漲船高。2022年從267.6萬美元增加到334.3萬美元,同比增長24.9%。占比總收入接近30%。這項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于不同學術課程的學生組合發生了變化,平均學費增加了24.9%。
由于收購了東方智業,這部分收入也被并入到職前培訓業務中。該業務2022年貢獻120萬美元,同比增長了8.18倍,占比也躍升至10.9%。
海外學習咨詢服務同比增長了7.77倍,這部分收入主要由于履行了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服務合同義務,但這項業務已與今年1月停止。此外,智能校園解決方案技術咨詢服務收入則同比下滑了73.6%。
可以說,當前來看,并購萬旺投資和東方智業是華夏博雅業務規模擴大的核心要素。但需要看到的是,財報中公布的信息顯示,萬旺投資旗下的兩所學院共招收了4967名學生。2022年9月到2023年6月,每名學生的平均學費為2794美元,折合人民幣已經達到2萬元。學生規模仍然有限,規模進一步擴張的壓力仍然不小。
在賣殼套現失敗后,華夏博雅回到了原地,股價的持續低迷再度讓這家上市公司的資質岌岌可危。雖然在一系列并購后,營收規模終于從百萬美元級別擴張到千萬美元級別,但短期內仍然需要非常手段暫時改變局面,而長期看,華夏博雅需要更大的動作以改變規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