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陳曉京
成為新乳業成員企業3年后,夏進乳業日前再提常溫奶高端化。
這個結果并不意外。新乳業靠低溫奶崛起,太需要在常溫奶領域有所建樹。夏進乳業旗下爵品系列,恰恰能填補這一空白。
新乳業此番急于坐上高端化的牌桌,也是身不由己。乳業新老勢力在常溫奶老賽道上推陳出新,在奶源、牛種、飼料以及工藝等方面不斷內卷,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常溫奶本就是一個傳統賽道,多年來的增量,來自于新老產品的替代和升級。伴隨著消費升級,常溫奶的高端化戰局,會否掀起新的浪花?
牛奶刺客
如果對乳業行業稍有了解,都知道全國性乳企最初得以在市場立足,靠的就是常溫奶產品。
20年前的冷鏈和物流,遠不及現在普及和快捷,保質期更長的常溫奶產品,成為超市貨架的主角。
伊利、蒙牛從內蒙古走向全國,2塊錢左右的利樂包常溫奶產品功不可沒,時至如今,這個產品在它們收入中的比重仍較大。
有了常溫奶產品作為后盾,乳企才敢大施拳腳。2005年,蒙牛推出特侖蘇,一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主觀上傳達出什么才是高端牛奶。緊接著,伊利在2006年推出金典。
特侖蘇和金典,是國內乳制品行業里,最早的兩大常溫奶高端產品,從奶源、口感和包裝3個方面,定義了高端常溫奶最初特征。
盡管價格高于普通常溫奶,但抓住了消費升級的趨勢,這兩大產品逐漸成為走親訪友的標配,局面一下子打開了。
2012年,特侖蘇、金典在國內高端常溫奶市場占有率合計86%,隨著其他品牌介入,市場份額被擠壓,仍約占近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在“示范”作用下,各大乳企向高端紛至沓來。
2012年,中國圣牧推出有機常溫奶;2014年,輝山乳業推出杰茜牧場;2017年,三元推出極致系列;2020年,光明又推出優加益固牛奶等。
產品多得眼花繚亂、概念頻出,價格相當刺眼。一盒250毫升的普通常溫奶通常終端售價2-3元左右,高端常溫奶基本維持在5元以上,個別產品8-10元,超過低溫奶產品。
高端占位
奶源穩定,加工技術趨于成熟,乳企得以在常溫奶領域大顯身手,但行業增速放緩,各方需要四面進擊尋找新的增長點。
2014年開始,國內乳制品行業增長放緩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2016年到2021年,常溫奶銷售規模由871億元增至1092億元,增長乏力的窘狀,躍然紙面。
在這一時期,各大乳企在產品上找門路,爭相推出高端常溫奶產品。
這些產品基本都遵循著高營養、高品質和高安全的核心,吸引了一大批高端用戶,逐漸成為普通常溫奶的替代品和升級版。
據Frost Sullivan數據,2009年,高端常溫奶的銷售規模只有179億元,11年后,突破800億元。
經十多年發展,蒙牛旗下的特侖蘇和伊利旗下的金典,已是細分領域的頭部品牌,2021年,分別實現銷售金額近300億元和超200億元。
高端常溫奶崛起,一方面,產品踩準了消費趨勢,讓用戶在常溫奶品類中有了更多選擇;另一方面,則是乳企對上游奶源的控制、自身研發能力的提升。
這不是秀場,而是實打實地實踐。乳企不斷砸錢伸手上游牧場,在加工技術方面,也有不少突破。
2007年,伊利推出營養舒化奶,率先創立低乳糖牛奶新品類;2017年,光明將行業普遍使用的巴殺溫度降至75度,最大限度保留鮮奶的活性營養成分。
乳企們不斷針對飲用場景和消費人群迭代產品,高端常溫奶市場硝煙四起。
認養一頭牛的崛起是個例外,它從線上發家,靠“認養”噱頭出圈,早期的產品依賴乳企代工,在高端常溫奶市場狂炫存在感。
蒙牛如今或許略有失意,2019年賣掉所持君樂寶股權雖凈賺35億元,卻活生生為自己培育了一個重量級對手,君樂寶2021年營收規模已超200億元。
截至去年6月,國內市場上高端奶SKU單品6.28萬個,其中,高端常溫奶3.97萬個,CR3所在市場份額高達65%。
未來怎么卷?
這瓶高端常溫奶,到底有多卷呢?奶源產區、牛種、飼料,再具體到產品所含蛋白質高低等等,無所不用其極。
輝山乳業2014年在行業里首推娟姍牛奶。娟姍牛20萬頭存欄規模在全球奶牛規模中占比僅1%,牛奶自然價格不菲,貴族牛種、稀有性,讓輝山乳業在高端牛奶市場占據一席。
后來的輝山乳業命運多舛,娟姍牛奶產品在其他乳企推廣開來。2022年5月,伊利金典即推出娟姍有機純牛奶,將這一牛奶品種做到極致,當然一瓶250毫升售價9塊9的價格,狠狠刺痛了錢包。
在牛種上內卷的乳企,還有三元。2017年三元首次推出A2型牛奶,經典單品極致A2酪蛋白全脂純牛奶200毫升售價10元以上。
網紅認養一頭牛應該是卷到了新高度,奶牛吃的是進口苜蓿和燕麥,喝深井水,每天伙食費80元,據說每頭牛還戴上用于監測健康的智能項圈。
元氣森林掀起的零糖風也刮到牛奶行業。譬如,現代牧業旗下的三只小牛品牌,曾推出0脂肪0乳糖0添加蔗糖牛奶,還推出睡前30分鐘牛奶等。
未來這類產品還會怎樣卷?草飼、超濾以及冷壓殺菌等,積極對標海外品質。
草飼牛奶在2016年才接替有機概念,成為下一個追寵的風口。草飼奶牛近乎天然放養的模式,在國內還不多見。截至目前,只有衛崗乳業推出。
草飼牛奶,在產品標準、認證管理以及監管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去年,蒙牛通過與可口可樂的合資公司,率先將超濾牛奶技術引入國內,經過超濾技術應用,可以濃縮牛奶中的蛋白質、礦物質,降低乳糖含量,同時延長保質期。
冷壓殺菌技術相比傳統熱殺菌技術,可以讓牛奶中全部營養成本得以保留,對牛奶質量和風味影響極小,但設備高投入和低產量是最大瓶頸,這取決于消費者是否愿意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