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信息顯示,長安福特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20日成立,注冊資本2.5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汽車零配件零售、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可穿戴智能設備銷售、電池銷售等。
股權穿透進一步顯示,新合資公司由長安福特以及長安汽車共同持股,其中長安福特持股60%,長安汽車持股40%。由于長安汽車已經持有長安福特50%的股權,長安汽車實際上在新的合營企業中擁有70%的股權。
此次建立合作公司也被視作福特試圖在華突圍的重要信號,未來或將借助長安汽車的技術資源開發產品。事實上,轉型乏力的長安福特在中國市場陷入停滯,今年5月因銷量下滑削減百萬產能,巔峰時期年銷量接近百萬的輝煌不再。
為加速在華電氣化轉型,福特中國于去年9月宣布將通過獨立公司福特電馬赫科技,運作其在中國的電動車業務。然而,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及預期,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1182輛,不及理想、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周銷量。
銷量低迷或暴露福特團隊對中國市場理解不足的問題。福特電馬此前雖采用專屬的電動車銷售網絡Ford Select,但產品由長安福特生產,而且獨立的銷售和維修渠道有限。界面新聞此前從銷售門店獲悉,福特電馬實際門店運營和員工均由合作經銷商負責,更接近于代理制。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市場時,福特電馬尚處二三十萬元的價格區間。然而,今年8月,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在社交平臺發文稱,福特中國面向內部員工推出了2023年夏季福特電馬限量員工內購活動,折扣力度最高達到40%。欠佳的銷量迫使福特電馬降價清理庫存。
長安福特的困境還反映在財報上。數據顯示,去年長安福特凈資產減少約44億元,同比下滑超七成。營業收入為510.67億元,同比下滑約兩成。凈利潤虧損24.49億元。
今年8月初,長安福特宣布將正式接手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業務,并為現有所有福特電馬車主升級高通第三代8155芯片。福特電馬后續或將取消原有的獨立直營,加入長安福特的產品陣營和銷售渠道體系。
銷售渠道的調整意味著福特在中國的電動轉型加速。目前長安福特已首批授權近300家經銷商,網點數量擴充近三倍,覆蓋全國70個新能源重點城市。
尋找新的方式打開新能源市場已成為眾多合資品牌的燃眉之急。伴隨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合資品牌整體承壓。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自主品牌占新能源車零售份額的七成,合資品牌僅為5.2%。
向中國制造商尋求解決方案的不止福特。此前,大眾汽車宣布與小鵬汽車合作,旗下豪華品牌奧迪將與上汽共同開發產品。東風本田日前華成立新品牌“靈悉”,計劃2025年電動化產品比例超過50%。
8月底,有消息稱歐洲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考慮與中國電動車品牌合作,很可能是零跑汽車。另有傳聞一汽大眾旗下品牌捷達正在與零跑進行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