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徐霽
今起,種蘑菇、賣蘑菇的萬辰生物,正式更名為萬辰集團。
2021年,公司創業板上市,即遭遇業績大變臉。在這一背景之下,啟動業務轉型,通過收購和資本的鏈接,快速涉足量販零食連鎖經營。
新業務的加入和連鎖門店的增多,推動營收規模大增,但也導致公司財務壓力大增,業績由盈轉虧。
如今,量販零食行業的開店競速仍在持續,賽道上誰能留到最后,遠沒有到揭曉答案的時候。
更名
從萬辰生物更名為萬辰集團(300972.SZ),顯示出了公司大踏步轉型的決心。新的證券簡稱,于今日開始啟用。
一直以來,萬辰生物所從事的業務,都是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培育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金針菇、真姬菇等,2021年4月19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早期,我國食用菌的種植,都是依靠手工作坊的模式,規模小,種植水平低,環境和技術參差不齊,導致產量上不去,質量不穩定。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產生,不僅克服了技術難題,還顯著提升了產量。2000年,中國食用菌總產量為664萬噸,2021年增至4134萬噸。
由此,眾興菌業、雪榕生物等多家以食用菌為主業的企業,登上資本市場。
雖然,中國食用菌市場的規模不斷增長,但行業總體呈現出小而散的局面,市場集中度不高,行業頭部企業的規模也不大。
因消費者的飲食偏好,且食用菌與蔬菜之間具有一定的替代關系,導致工廠化的食用菌種植解決了地域和氣候的問題,卻無法解決消費的季節性特點。晚春至早秋,市場綠色蔬菜供應充足,食用菌的消費量就相應降低。
在多種因素的制約下,食用菌企業業績不穩,成長性不足,相關上市公司難以得到市場的關注。所以,各家企業上市后,紛紛謀求轉型。
星河生物是“金針菇第一股”,早在2010年就登陸創業板,發行市盈率曾高達138倍。然而,公司剛一上市,就出現業績變臉。2011年和2012年,歸母凈利潤連續腰斬,隨后兩年出現巨虧。
與此同時,公司市值從上市之初的50億元,直線縮水至10億元。
后續,公司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終于保住了上市地位,如今,已變成了盈康生命。
總部位于甘肅天水的眾興菌業,在2021年的醬酒熱中,也宣布跨界收購“買醉”,引發公司股價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后因市場宏觀環境發生變化等原因,收購宣告終止,股價一路跌回起點。只能繼續老老實實賣蘑菇。
萬辰生物上市當年,因食用菌價格大跌、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公司業績大跌75.61%。在這個背景之下,公司向新行業急速轉型。
轉型
當時,量販零食行業正處于風口來臨的前夜,長江以南多省均有區域性品牌埋頭掘進。
萬辰生物具備先天優勢,其控股股東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零食工坊,擁有一定的行業積累。
2022年8月,公司和實際控制人之一的王澤寧,共同出資成立南京萬興,開始量販零食連鎖經營業務。
為了新業務的快速開展,南京萬興出資 901.64萬元,收購了關聯方零食工坊的部分資產,并購買了“陸小饞”品牌,正式進入量販零食行業。
在運作自有品牌的同時,公司借助自身平臺優勢,與多地區域性品牌通過資本的鏈接,進行合縱連橫式的合作。
2022年11月,控股子公司南京萬興,與興化德雯、興化幾何等,合資成立南京萬好,合資的對方,為區域性量販零食品牌“好想來”的管理團隊。
一個月后,公司如法炮制,與“來優品”的管理團隊,共同出資成立了南京萬優。
今年3月,公司又與江西區域性品牌“吖嘀吖嘀”的團隊,合資成立南京萬昌。
通過廣泛對外合資并控股的方式,萬辰生物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做大量販零食的規模,待條件成熟后,再對相關品牌的少數股東權益實施收購。
截止今年6月末,公司旗下量販零食銷售渠道,已覆蓋1920家,門店分布于江西、安徽、河南、江蘇、山東、河北等多個省份。
今年上半年,公司量販零食業務實現收入19.49億元,遠超同期食用菌業務2.68億元的收入,推動公司當期營收猛增999.90%至22.17億元。
但因運營量販零食的相關控股子公司虧損,導致半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驟降413.91%至-557.3萬元。
籌錢
量販零食行業目前正處在跑馬圈地的階段,零食很忙、零食優選、愛零食、趙一鳴、零食有鳴等品牌,在資本的助推下,門店規模都已突破千家,組成了行業階段性的頭部陣營。
這一場關于量販零食的戰爭,還僅僅只打響了遭遇戰,還遠沒有到決定勝負的時候。
對新業務的短時間內大筆投入,已讓萬辰生物的資金略顯吃緊。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貨幣資金為9939萬元,已比年初和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量販零食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公司需要支付大量預付款、儲備大量存貨,對現金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公司不得不通過加大外部借款,來解決這一問題。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短期借款已達2.5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7748萬元大幅增加。直接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由上年的27.96%增至68.93%。
今年2月,萬辰生物推出定增預案,擬以 11.30元/股,向實際控制人之一的王澤寧發行不超過1769.91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億元。所得資金將用于品牌營銷網絡建設和運營服務支持建設項目。也就是加大量販零食門店的建設,同時進行倉儲建設和品牌運營和推廣。
今年8月,公司股東大會已通過了2023年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將目標設定為2023年-2025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達到35億元、40億元和45億元。
公司食用菌業務很難有大的增長,收入常年維持在4-5億元,業績目標的實現,全得依靠量販零食業務。
過去,萬辰生物從事食用菌業務,很不受資本市場的待見,市值一度跌至不足16億元。自實施轉型以來,關注度快速提升,股價從今年初的12元/股,一路上漲至5月22日47.53元/股的歷史高點,總市值曾超過73億元。
此后,雖有回調,但目前37.02元(9月22日收盤)的股價,仍處于相對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