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戈振偉
因招生不足等原因,一家擁有60多年歷史的香港幼兒園宣布逐年停辦。
9月22日,“根德園幼稚園”(下稱“根德園”)管理層宣布,自本學年起,根德園會用三個學年逐年停辦, 直至 2025/2026 學年閉校。2024/2025學年將不再接受K1(小班)的入學申請。
根德園創始人兼校監黃慧嫻解釋停辦原因包括,目前學校74名教職員(包括校監、校長、管理層及資深教師)中,有30%已到或接近退休年齡。其中,校監黃慧嫻本人已80多歲,校長梁紫馨也年近花甲。
更重要的原因是2023/2024學年K1入讀人數大幅減少,新生只有300人, 相比上一學年(2022/2023 學年)的500 人,降幅高達 40%。
“自2019年起,收生下降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再難以回避入讀人數持續下降的趨勢。”黃慧嫻稱。
根德園是香港一家獨立私營幼兒園,由黃慧嫻于1966年創立,招收3-5歲的K1至K3學生,2023/2024學年(全年)學費為46000港元,至今畢業生超過3萬人,2014年是根德園歷年就讀人數最高的一年(1700人)。
根德園校名由來,據黃慧嫻所指,根與德,即為“根深葉茂”(根深方有強干、干強方見葉茂)與“德才兼備”(以德居先)。
1966年開校時,根德園只有7名學生,每天上課3小時,一學年上課10個月,每月學費45元;至第二學年學生人數已增至約50名,當時香港爆發嚴重社會動蕩,不少家庭選擇移民外國,但黃慧嫻仍堅持繼續辦學。
其后數十年,該校一直在香港幼兒園中名列前茅,是家長眼中的“神級”幼兒園,不少學生升讀名牌小學,也被視作“名校搖籃”。香港專業教育出版社“2023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幼稚園50強龍虎榜”中,該校排名全港第三。

然而,香港人口結構急劇變化,出生率下跌導致幼兒園、小學的招生情況極不樂觀。
根據港府統計處數據,過去10年,香港出生人數在2016年達到6.09萬人高峰后逐年下滑,2022年僅3.25萬人,降幅超四成。2022年,香港總和生育率下跌至僅0.701,是30年來最低水平,也是全球最低。一般而言,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算達到了生育更替水平。
“一如香港所有其他學校,‘根德園’也受到出生率急降、年輕家庭移民等負面沖擊,造成本校的入讀學生人數也隨之急降。”黃慧嫻補充說。
今年9月,香港的新學年開始,已陸續有多間知名幼兒園、學校宣布將停辦或合并。
有逾50多年歷史的華富邨寶血小學于9月16日發通告稱,自2025/2026學年起停止招收小一學生,直至2028/2029學年結束后停辦。學校解釋稱,自2019年起,學校受到香港適齡學童人口下降的影響,加上華富邨重建及搬遷計劃的沖擊,招生情況雪上加霜,辦學團體寶血女修會認為該校難以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于是決定逐年停辦。
受學齡人口結構性下跌影響,香港另一間老牌名校玫瑰崗(Rosaryhill)學校也在近期宣布,津貼辦學的中學部下學年停招新生。私立的小學與幼稚園,則在2024/25學年與道爾頓學校合并。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以當前中學的數目對比香港的出生率,估計多年后約有三分之一的中學將面臨收生不足而停辦的困境,他建議教育局應思考全面的政策措施,包括考慮吸納外地學生、鼓勵“雙非”學童來港讀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