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30萬輛
9月22日,據新華社,北京市經信局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發布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至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京產量超30萬輛,新能源、智能網聯新零部件供應體系加速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持續提升,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示范的協同發展格局。
比亞迪:“比亞迪工作人員泄露商業秘密”系謠言,將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9月22日,比亞迪發布聲明稱,9月20日晚網傳“比亞迪工作人員泄露商業秘密”的信息,純屬謠言,造謠者已被警方控制,公司也將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
禾賽獲一汽紅旗新車型量產定點,聯合打造艙內激光雷達智駕方案
9月22日,禾賽科技宣布與一汽集團正式達成定點合作,聯合打造艙內激光雷達智駕方案,紅旗品牌下一代旗艦純電車型將率先采用禾賽車規級超薄遠距激光雷達ET25。新車型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量產交付。
法拉第未來宣布管理層股票購買計劃,賈躍亭等承諾扣減一半工資用于購股
9月22日,法拉第未來宣布,即將擔任FF全球首席執行官的Matthias Aydt,FF創始人兼首席產品與生態系統官賈躍亭等其他公司高管和管理層成員已自愿簽署了一份薪資扣減和股票購買協議。
根據納斯達克的要求,在股東批準該協議的前提下,這些公司高管和管理層成員承諾在三個月內將其工資的50%用來購買公司的A類普通股,以表明他們對公司業務的信心和支持。這些股票自發行之日起將鎖定至少180天。所有參與者將以現金換取公司A類普通股。
前晨汽車獲核聚資本超億元B+輪投資
9月22日消息,智能網聯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商前晨汽車宣布獲得核聚資本超億元B+輪投資。這是前晨今年繼獲得蔚來資本投資后的又一筆融資。該筆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全新一代商用車iC1的市場推廣,換電業務布局,國內營銷渠道建設及海外業務拓展。
智庫分析稱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罷工已造成16億美元經濟損失
9月23日,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費恩當地時間9月22日表示,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罷工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影響。根據總部位于密歇根州的智庫安德森經濟集團的一項分析顯示,截至目前,為期一周的罷工已經造成了約16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公司虧損5.11億美元,直接工資損失1.07億美元,消費者和經銷商虧損4.7億美元。
豐田計劃在2025年將電動汽車的產量提高至60萬輛
9月23日,據日經新聞,豐田汽車計劃在2025年將電動汽車產量提高到2024年目標的三倍,其在2024年的電動汽車生產目標設定為19萬輛。豐田已通知主要零部件供應商,計劃在2025年將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電動汽車的產量提高到60萬輛。
保時捷任命Timo Resch為北美首席執行官
保時捷9月22日宣布,現任寶馬M負責客戶品牌及銷售的副總裁Timo Resch將接替KjellGruner成為保時捷北美首席執行官。
美國監管機構開始調查近24萬輛福特EcoSport汽車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缺陷調查辦公室9月22日表示,已在20日開始調查約24萬輛2018-2021年款福特EcoSport汽車。該監管機構表示,已收到95起消費者投訴,稱相關車輛的機油泵可能發生故障,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失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