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日前,順心捷達并購安能的消息傳出,安能回應稱這些都是江湖傳聞,并沒有實質性進展。但毋庸置疑,快運頭部企業的新一輪重組已經提速。
《快遞觀察家》收到一位粉絲的爆料稱,自己訂購了一批貨,對方給的也是安能物流單號,但順心捷達小程序提醒他貨物已發出。隨后《快遞觀察家》求證得知,雙方的系統并沒有打通。
實際上從去年底開始,就有一些業內傳言稱盡調組已經入駐安能,但經歷大半年時間之后,再也沒有相關的信息傳出。安能在開啟了以利潤為核心的轉型一年后,2023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稅前利潤超3.14億元,重新坐穩了“快運之王”的位置。
度過了黑暗時刻之后,安能正在走上一條正確的軌道,無論參與并購與否,安能手中的談判砝碼都在不斷增加。
反觀另一方順心捷達,低調的他們鮮有消息傳出。作為順豐旗下的加盟制快運品牌,順心捷達源于順豐收購的新邦物流,隨后在全國起網運營,2019年進入日均“萬噸俱樂部”。在這個俱樂部里,包括百世快運、安能、壹米滴答、中通快運等在內,都是資深玩家。
順心捷達作為加盟體制,與直營的順豐快運一直保持獨立運營。王衛在折戟豐網之后,會不會再度發力加盟網絡,還有待于時間的考證。
從順豐的戰略布局來看,在主動扔掉豐網的包袱后,順豐集團的加盟板塊只剩順心捷達。與快遞相比,零擔快運的市場更為龐大,市場規模達1.5萬億,且經歷價格戰之后,快運企業紛紛迎來利潤修復,包括加盟網點在內,做快運甚至比做快遞更可以輕松賺到錢。
《快遞觀察家》認為,廣闊的市場符合順豐打造全場景供應鏈的考量,假設拿下安能物流,順豐在快運板塊將有兩張網絡,順理成章坐上快運行業第一把交易。在市場競爭力方面,可以更從容的搶占市場份額,并進行快遞快運的全面融合。
另外,作為快運領域的龍頭,安能也將為順豐帶來很多的客戶資源。
順豐在2018年收購新邦物流,并重金升級為順心捷達品牌,不難看出順豐在快運領域的野心。而順心捷達也不負眾望,盡管沒有大規模擴張,但通過經營與運營協同發展,構建了扎實的營運底盤,并向第一梯隊強勢進軍。
對于收購的情況,順豐尚未公開回應。倒是前段時間傳出順豐欲收購鐵龍物流的消息,進一步布局鐵路集裝箱運輸,很快順豐就進行了辟謠,并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反觀安能物流,精細化已經成為轉型的關鍵詞。比如根據成本和市場情況定價,同時全面取消強制性包倉,改變以往一刀切的投放方式,針對專業市場一區一策精準投放,力圖改變過去十多年相對粗放的快運行業。
安能創始人秦興華認為,安能物流當前已經轉變成了健康的可持續幫助網點掙錢的生態,總部與網點的關系也從簡單的合作模式發展為共榮模式,這將為安能業績的可持續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快遞觀察家》發現,變化和機會總是如影隨形,從大盤來看,一場行業變革亦正在醞釀中。
雖然目前零擔市場需求疲軟,但頭部企業收入規模依然保持增長,這意味著行業正在發生著結構性變化,就像價格戰時代快遞企業的洗牌一樣,快運行業的新一輪兼并重組即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