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每日推送
CEO的位置確實沒了,但他升董事長了。
9月21日,第一財經消息,華為內部正式發文,對汽車業務崗位進行了調整。
華為光產品線總裁靳玉志,從余承東手上接過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簡稱車BU)CEO一職,余承東改任車BU董事長。
華為官網介紹,目前尚未調整
以后問界新車發布會,還能聽到「遙遙領先」么。
華為手機回歸,余承東需重做時間管理
對于這番操作,一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華為手機回歸,余承東可以將更多精力聚焦到手機上。」
過去幾年,受制裁影響,華為手機銷量急劇下滑。為此,余承東接手車BU、推進智選車模式,希望借助賣車來填補失去的手機收入。
但今年上半年,情況迎來轉機,P60系列、Mate X3系列等多款新機,幫助華為手機逆勢上漲。
IDC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國內市場中,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6.1%,在所有廠商中增速最快,并以13.0%的市場份額,與小米手機并列第五,較去年同期提升5.7個百分點。
而它下半年的勢頭,還要更猛。
8月29日和9月8日,華為直接在官網上架了三款機型:Mate 60 Pro/Pro+以及Mate X5。三款機型都是一機難求的狀態,也讓華為手機的銷量再上一層樓。
供應鏈的權威市調機構數據顯示,今年第36周(9.4-9.10),華為手機以17%的銷量市占率,奪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二寶座,只比第一的榮耀(17.2%),落后0.2%。
預計第37周(9.11-9.17),華為有望達成銷量市占率第一。
與此同時,財經網消息,多位接近華為的人士證實,華為已經啟動全面回歸全球手機市場的通盤計劃,國內市場先行,海外市場后發。
9月14日,華為已經在巴塞羅那召開了海外發布會,為歐洲市場帶去多款穿戴旗艦產品。之后,華為還將在國內、中東非、亞太及拉美地區持續舉行發布會。
重新在海外攻城略地,需要一位能打「硬仗」的負責人,余承東是最好的人選。
今年2月,余承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自己除了白天上班時間,節假日時間、晚上的時間都花在車業務上。“現在我個人精力投入比較大的是智選車,可能40%時間都在AITO問界上。”
顯然,隨著華為手機回歸,余承東需要重新做一下時間管理。卸任車BU CEO改任董事長,將更多精力放到手機上。
余承東接班人,首秀或在問界M9發布會
接任余承東車BU CEO一職的,是華為光產品線總裁靳玉志。
華為光產品線又稱華為光傳輸與接入產品線,下轄有光傳輸、光接入、光應用等多個領域。主要是為客戶提供高價值、高可靠的輔助駕駛、光顯示和光技術生產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光產品線和車BU的交集,是華為近幾年新成立的智能車載光業務,包含了AR HUD、智能車燈以及光場屏等產品。
其中,華為的AR HUD已在飛凡R7上量產;華為智能車燈、光場屏等產品,則有望在問界M9等華為智選的后續車型上搭載。
如無意外,即將上市的問界M9,會是靳玉志上任后的首秀。不知道他會不會喊出「遙遙領先」~
而隨著上述變更,車BU當前的部分管理架構包括:
華為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
華為光產品線總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SO,王軍
華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智能駕駛領域總經理,李文廣
結語
對靳玉志來說,華為車BU CEO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的職位。
該業務單元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投入研發超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6億元),但2022年營收僅有21億元,2023年上半年也僅有10億元,成為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
目前,華為車BU一共有三種商業模式,一是售賣標準化的汽車零部件;二是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HI模式);三是深度參與產品、整車設計,以及提供銷售網絡渠道的智選車模式。
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發展都不太順利。
采用HI模式的長安阿維塔和北汽極狐,月銷量都在一兩千臺徘徊,遠不及預期。廣汽更是直接放棄了HI模式。
智選車模式的問界,去年剛出來時勢頭很猛,連續4個月交付量破萬,成為新勢力最大黑馬。但今年形勢急轉直下,尚未有月交付量過萬的喜訊傳出。
上周改款的問界M7上市,通過「升級+降價」迎來大賣,還沒來得及慶祝,這周更卷的小鵬G9改款來了,搶走了不少用戶。
好消息是,靳玉志與華為車BU,交集較多的是汽車零部件模式,這一方向的發展相對較好。
華為去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已發貨近200萬套部件,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電動、智能車云、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網關、激光雷達、算力平臺、AR HUD、T-Box等產品與解決方案。
近幾天有小道消息稱,華為與比亞迪簽訂合作協議,為對方提供麒麟車機芯片。如果屬實,這將會是一筆大生意。
余承東曾公開表示,華為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
面對領導此前定下的目標,靳玉志會拿出怎樣的方案,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