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價格戰不止,快遞陷入無限循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價格戰不止,快遞陷入無限循環

頭部快遞公司都已經度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意味著頭部企業在快遞網絡上拉開差距將越來越難。

文|讀懂財經

快遞是今年恢復比較好的一個行業,1-7月,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703.0億件,同比增長15.5%。

但快遞從業者卻是另一番景象,以前要靠走關系才能拿到的快遞網點,今年不少被在閑魚上甩賣,根據經營規模標價從幾萬多則上百萬不等,從一線城市到四五線城市遍布全國。

快遞業務量在增加,但從業者卻不想干了,是因為快遞又起了新一輪價格戰。上半年,三通一達票均收入普遍下滑,同比減少了3%-8%不等。也正是因為價格戰的影響,A股快遞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年初至今大部分A股快遞公司股價跌幅在20%-30%。

實際上,價格戰作為行業出清,形成寡頭格局的重要手段并不少見。但快遞行業的問題是,價格戰無休無止,近些年快遞行業每年都在喊最后一戰,但之后總又能重燃戰火。那快遞價格戰為什么停不下呢?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快遞也出現了產能過剩。上半年的快遞價格戰和頭部快遞企業的產能有關。安信證券在研報中就稱,“頭部快遞企業產能過剩導致今年價格競爭意外加劇,行業價格已再次降至較低水平。”

2、物流是電商的附庸。電商件是快遞業做規模的基礎也是快遞業的主要增量來源,因此電商對快遞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如今電商自身深陷價格戰中,快遞作為電商的附庸,自然不會獲得超額利潤。

3、快遞陷入無限戰爭。頭部快遞公司都已經度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意味著頭部企業在快遞網絡上拉開差距將越來越難。此時,價格戰在獲取市場份額的權重進一步提升,再加上快遞行業增長趨緩,價格戰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常態。

/ 01 / 快遞價格戰再起

在防控影響退去后,快遞業迎來了復蘇。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23年1-7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1-7月,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703.0億件,同比增長15.5%;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495.3億元,同比增長10.5%。

受益于行業復蘇,快遞企業的業績也有很好的表現。上半年,A股快遞板塊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44%。但看起來一片大好的快遞業,股價卻一直跌跌不休,年初至今,A股上大部分快遞公司股價跌幅都在20%-30%。

利潤增長股價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快遞業再次掀起新一輪價格戰。上半年,三通一達票均收入普遍下滑,同比減少了3%-8%不等。而從單票收入每月的變化看,快遞價格戰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以申通快遞為例,今年2月至7月申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同比分別下滑6.56%、5.86%、8.95%、13.33%、11.95%、11.16%。

今年快遞打起價格戰,是因為快遞行業產能過剩以及競爭態勢的變化。安信交運研報就稱,“頭部快遞企業產能過剩導致今年價格競爭意外加劇,行業價格已再次降至較低水平。”

與此同時,行業格局也出現了變化。5月,順豐宣布將豐網打包出售,豐網退出意味著競爭格局出現了松動,快遞企業也想趁此搶份額。不久之后,變量再次出現,6月,菜鳥宣布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從通達系身后的服務商搖身變成競爭對手,通達系為守住份額,進一步加劇了價格戰。

價格戰往往是市場出清,頭部企業奠定龍頭地位的重要手段。所以價格戰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快遞行業的價格戰一直停不下來。

/ 02 / 命運被“外人”拿捏

按理來說,在行業進入成熟階段,后來者進場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寡頭壟斷幾乎是快遞的唯一結局。所以從2018年開始,“快遞行業最后一戰”就被屢屢提及。但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快遞總能重燃戰火。

快遞價格戰無休無止很大程度上受電商的影響。在中國,快遞和電商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物流是商流的附庸,消費者買到貨物后到底發哪家快遞,多數時候并不由消費者自己決定,而是賣家和電商平臺說了算。說白了,電商在快遞行業中有絕對的話語權。

快遞依賴電商是由快遞行業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一方面,快遞是規模驅動的生意,非常倚重電商件的規模降成本,快遞行業的電商件占比長期在八成以上,是決定快遞單量的決定性因素。而單量越大均攤成本就越低,日均500萬單與2000萬單的體量作用在成本端,是近一倍的單票成本差距。

另一方面,作為僅有的增量市場,只有電商件能滿足快遞對穩定規模和持續增長的需求。比如2017-2019年,單單拼多多一家,就為快遞行業貢獻了三分之二的新增單量。

在電商對快遞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情況下,快遞價格戰想要結束并不容易。

從整個商業環境看,電商自身也深陷價格大戰,今年劉強東提出低價是京東的唯一武器,并推出百億補貼。阿里也提出降下來是淘寶的機會,而不是天貓的機會,并將“價格力”作為重要戰略。在電商平臺自身都陷入價格戰后,快遞作為平臺的附庸,自然也很難賺到超額的利潤。

拋開電商的競爭環境,從電商的自身的利益看,電商發展離不開廉價的快遞,平臺希望物流成本越低越好,快遞價格戰不止也是對平臺最有利的局面。

于是,電商平臺也就出現了扶持代理人的策略,典型案例就是曾經被稱為價格屠夫的百世能屢屢掀起價格戰,很大程度上就離不開電商巨頭的六輪投資輸血。而近幾年,在行業競爭趨緩的關鍵時候,又能看到巨頭的親自下場,如極兔攪局,菜鳥進場。

當然,電商攪局只是外因,快遞價格戰不止的原因也還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 03 / 快遞行業陷入無限戰爭

快遞行業價格戰不止與行業的可復制性和同質化服務有極大的關系。

嚴格意義上說,雖然快遞服務同質化,但同質化背后是可以做出成本和時效差距的。比如,中通有更穩定的快遞網絡、更快的時效,最終給它帶來了更強的產品定價能力。

但成本和時效都是靠服務網點、轉運中心、運輸車輛等等做出來的,核心邏輯是企業通過大量的資本投入,打造出更為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網絡體系。而資本投入是可復制性的,意味著企業雖然可以靠資本打造出物流網絡做出優勢,但頭部之間的差距有限。

而從現在行業的發展看,快遞企業靠資本投入打造高效物流體系進而拉開差距的路徑也過了最有效的階段。

快遞行業已經度過了資本開支峰值,從2021年后,頭部快遞企業紛紛減緩了資本開支。今年上半年,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但企業資本開支仍處于下降階段。拿物流網絡相對較弱的申通舉例子。按往常的節奏,申通在抓緊補物流上的短板,但申通也減少了資本開支,上半年,申通資本開支約10.8 億元,同比下降6.9%。

快遞企業紛紛減少資本開支一定程度上說明,頭部企業之間的快遞網絡雖仍有差距,但已經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換句話說,價格戰雖然不是快遞勝負的唯一因素,但卻是搶占市場最有效的武器,放到現在更是如此。

今年上半年,申通是降價幅度最大、單票收入最低的快遞。但申通通過低價成功換取了市場規模。在2022 年底,申通營收體量還只是行業老三韻達的70%,但今年上半年申通營收已經接近韻達的90%。

在價格換市場越來越重要的當下,像申通這種曾經失去市場份額的“掉隊者”,只能通過價格戰的方式重新搶回市場份額;而極兔這種“新入局者”想要快速占據市場份額,價格戰在快速起量形成規模上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價格戰也自然成為行業屢試不爽的武器。

考慮到,如今快遞業到目前為止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壁壘,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電商件增速變緩、下沉市場滲透受阻,價格戰仍是各家在未來祭出的唯一手段。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價格戰應該是快遞行業的常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順豐

486
  • 順豐2024年凈利潤創新高,但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尚未扭虧
  • 順豐控股(002352.SZ):2024年年報凈利潤為101.70億元

韻達股份

3.6k
  • 界面晚報 | LPR連續5個月“按兵不動”;馬來西亞正式批準重啟搜尋MH370
  • 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渠道,韻達被立案調查,公司表態將加強網點管控

中通快遞

3.3k
  • 中通快遞:無法確認來源以及信息、物品詳情的快遞請直接拒收
  •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3.84%,創2月25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價格戰不止,快遞陷入無限循環

頭部快遞公司都已經度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意味著頭部企業在快遞網絡上拉開差距將越來越難。

文|讀懂財經

快遞是今年恢復比較好的一個行業,1-7月,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703.0億件,同比增長15.5%。

但快遞從業者卻是另一番景象,以前要靠走關系才能拿到的快遞網點,今年不少被在閑魚上甩賣,根據經營規模標價從幾萬多則上百萬不等,從一線城市到四五線城市遍布全國。

快遞業務量在增加,但從業者卻不想干了,是因為快遞又起了新一輪價格戰。上半年,三通一達票均收入普遍下滑,同比減少了3%-8%不等。也正是因為價格戰的影響,A股快遞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年初至今大部分A股快遞公司股價跌幅在20%-30%。

實際上,價格戰作為行業出清,形成寡頭格局的重要手段并不少見。但快遞行業的問題是,價格戰無休無止,近些年快遞行業每年都在喊最后一戰,但之后總又能重燃戰火。那快遞價格戰為什么停不下呢?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快遞也出現了產能過剩。上半年的快遞價格戰和頭部快遞企業的產能有關。安信證券在研報中就稱,“頭部快遞企業產能過剩導致今年價格競爭意外加劇,行業價格已再次降至較低水平。”

2、物流是電商的附庸。電商件是快遞業做規模的基礎也是快遞業的主要增量來源,因此電商對快遞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如今電商自身深陷價格戰中,快遞作為電商的附庸,自然不會獲得超額利潤。

3、快遞陷入無限戰爭。頭部快遞公司都已經度過資本開支的高峰期,意味著頭部企業在快遞網絡上拉開差距將越來越難。此時,價格戰在獲取市場份額的權重進一步提升,再加上快遞行業增長趨緩,價格戰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常態。

/ 01 / 快遞價格戰再起

在防控影響退去后,快遞業迎來了復蘇。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23年1-7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1-7月,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703.0億件,同比增長15.5%;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495.3億元,同比增長10.5%。

受益于行業復蘇,快遞企業的業績也有很好的表現。上半年,A股快遞板塊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44%。但看起來一片大好的快遞業,股價卻一直跌跌不休,年初至今,A股上大部分快遞公司股價跌幅都在20%-30%。

利潤增長股價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快遞業再次掀起新一輪價格戰。上半年,三通一達票均收入普遍下滑,同比減少了3%-8%不等。而從單票收入每月的變化看,快遞價格戰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以申通快遞為例,今年2月至7月申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同比分別下滑6.56%、5.86%、8.95%、13.33%、11.95%、11.16%。

今年快遞打起價格戰,是因為快遞行業產能過剩以及競爭態勢的變化。安信交運研報就稱,“頭部快遞企業產能過剩導致今年價格競爭意外加劇,行業價格已再次降至較低水平。”

與此同時,行業格局也出現了變化。5月,順豐宣布將豐網打包出售,豐網退出意味著競爭格局出現了松動,快遞企業也想趁此搶份額。不久之后,變量再次出現,6月,菜鳥宣布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從通達系身后的服務商搖身變成競爭對手,通達系為守住份額,進一步加劇了價格戰。

價格戰往往是市場出清,頭部企業奠定龍頭地位的重要手段。所以價格戰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快遞行業的價格戰一直停不下來。

/ 02 / 命運被“外人”拿捏

按理來說,在行業進入成熟階段,后來者進場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寡頭壟斷幾乎是快遞的唯一結局。所以從2018年開始,“快遞行業最后一戰”就被屢屢提及。但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快遞總能重燃戰火。

快遞價格戰無休無止很大程度上受電商的影響。在中國,快遞和電商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物流是商流的附庸,消費者買到貨物后到底發哪家快遞,多數時候并不由消費者自己決定,而是賣家和電商平臺說了算。說白了,電商在快遞行業中有絕對的話語權。

快遞依賴電商是由快遞行業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一方面,快遞是規模驅動的生意,非常倚重電商件的規模降成本,快遞行業的電商件占比長期在八成以上,是決定快遞單量的決定性因素。而單量越大均攤成本就越低,日均500萬單與2000萬單的體量作用在成本端,是近一倍的單票成本差距。

另一方面,作為僅有的增量市場,只有電商件能滿足快遞對穩定規模和持續增長的需求。比如2017-2019年,單單拼多多一家,就為快遞行業貢獻了三分之二的新增單量。

在電商對快遞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情況下,快遞價格戰想要結束并不容易。

從整個商業環境看,電商自身也深陷價格大戰,今年劉強東提出低價是京東的唯一武器,并推出百億補貼。阿里也提出降下來是淘寶的機會,而不是天貓的機會,并將“價格力”作為重要戰略。在電商平臺自身都陷入價格戰后,快遞作為平臺的附庸,自然也很難賺到超額的利潤。

拋開電商的競爭環境,從電商的自身的利益看,電商發展離不開廉價的快遞,平臺希望物流成本越低越好,快遞價格戰不止也是對平臺最有利的局面。

于是,電商平臺也就出現了扶持代理人的策略,典型案例就是曾經被稱為價格屠夫的百世能屢屢掀起價格戰,很大程度上就離不開電商巨頭的六輪投資輸血。而近幾年,在行業競爭趨緩的關鍵時候,又能看到巨頭的親自下場,如極兔攪局,菜鳥進場。

當然,電商攪局只是外因,快遞價格戰不止的原因也還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 03 / 快遞行業陷入無限戰爭

快遞行業價格戰不止與行業的可復制性和同質化服務有極大的關系。

嚴格意義上說,雖然快遞服務同質化,但同質化背后是可以做出成本和時效差距的。比如,中通有更穩定的快遞網絡、更快的時效,最終給它帶來了更強的產品定價能力。

但成本和時效都是靠服務網點、轉運中心、運輸車輛等等做出來的,核心邏輯是企業通過大量的資本投入,打造出更為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網絡體系。而資本投入是可復制性的,意味著企業雖然可以靠資本打造出物流網絡做出優勢,但頭部之間的差距有限。

而從現在行業的發展看,快遞企業靠資本投入打造高效物流體系進而拉開差距的路徑也過了最有效的階段。

快遞行業已經度過了資本開支峰值,從2021年后,頭部快遞企業紛紛減緩了資本開支。今年上半年,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但企業資本開支仍處于下降階段。拿物流網絡相對較弱的申通舉例子。按往常的節奏,申通在抓緊補物流上的短板,但申通也減少了資本開支,上半年,申通資本開支約10.8 億元,同比下降6.9%。

快遞企業紛紛減少資本開支一定程度上說明,頭部企業之間的快遞網絡雖仍有差距,但已經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換句話說,價格戰雖然不是快遞勝負的唯一因素,但卻是搶占市場最有效的武器,放到現在更是如此。

今年上半年,申通是降價幅度最大、單票收入最低的快遞。但申通通過低價成功換取了市場規模。在2022 年底,申通營收體量還只是行業老三韻達的70%,但今年上半年申通營收已經接近韻達的90%。

在價格換市場越來越重要的當下,像申通這種曾經失去市場份額的“掉隊者”,只能通過價格戰的方式重新搶回市場份額;而極兔這種“新入局者”想要快速占據市場份額,價格戰在快速起量形成規模上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價格戰也自然成為行業屢試不爽的武器。

考慮到,如今快遞業到目前為止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壁壘,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電商件增速變緩、下沉市場滲透受阻,價格戰仍是各家在未來祭出的唯一手段。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價格戰應該是快遞行業的常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梁山县| 武平县| 水城县| 昭觉县| 六枝特区| 海淀区| 本溪市| 抚顺市| 吉林市| 长岭县| 巴林左旗| 含山县| 准格尔旗| 米泉市| 富源县| 黄梅县| 高淳县| 客服| 崇左市| 麻城市| 金坛市| 三江| 腾冲县| 修水县| 宝坻区| 博白县| 扬中市| 乌什县| 获嘉县| 交城县| 兴义市| 通河县| 丹凤县| 安庆市| 台中县| 霍州市| 上林县| 通州区| 武宁县|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