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羅容
工信部將加快制定鋰電池新興產業建設相關政策
9月21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處長金磊在光伏(儲能)產業供需論壇上表示,行業階段性的震蕩時有發生,前瞻性的布局有待加強。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快研究制定鋰電池新興產業建設的相關政策,加快推進實施能源電子產業發展、關鍵信息技術的發展等。
第一批CCER方法學或開放四類項目
9月21日,《證券時報》報道稱,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生態環境部正在審核并將于近期通過第一批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或開放四類項目,包括造林碳匯(含竹林)、紅樹林修復、并網海上風電、并網光熱發電等。生物質能項目因存在爭議暫未獲準。符合條件的項目可以按照方法學要求設計、審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以及核算、核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的減排量,也就是可以納入CCER交易標的。
國家首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投產發電
據新華社,9月21日,國家首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互補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標志性項目——臘巴山風電項目正式投產發電。該項目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是川渝地區“十四五”以來投產最大的風電項目,屬于高海拔山地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25.8萬千瓦,總投資超19.2億元,年平均發電量約6.8億千瓦時,可滿足約31萬戶四川家庭的年用電量,每年發出的清潔電能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6萬噸。
中石油綠電累計發電量超20億千瓦時
中石油9月21日消息,截至9月19日,中石油新能源綠電累計發電量突破20億千瓦時,實現清潔能源利用量61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近160萬噸。截至目前,中石油已累計建成清潔電力項目106個,擁有在建項目45個、擬建項目89個。
通源石油將構建捕集應用一體化能力
9月21日,通源石油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CCUS業務目前主要圍繞二氧化碳應用端開展,去年通過與新疆油田合作,開展二氧化碳驅油先導性試驗項目,項目試驗取得預期效果。在碳捕集端,該公司將推進低濃度碳源和高濃度碳源的捕集技術研究,同時推進新項目洽談論證,從而構建捕集應用一體化能力,推動CCUS業務發展。
國內首個氫燃料電池工業車輛碳核算項目啟動
據中新網報道稱,9月20日,廣東廣晟氫能有限公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杭叉新能源、中集氫能共同啟動氫燃料電池工業車輛碳排放核算項目。這是國內首個氫燃料電池工業車輛碳排放核算項目。該項目旨在為氫燃料電池工業車輛的碳排放交易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助力氫燃料電池工業車輛的發展。
國內首個船用綠色甲醇產業鏈項目啟動
9月20日,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以“云簽約”方式在線共同簽署《關于開展綠色甲醇產業鏈建設合作備忘錄》,標志著國內首個涵蓋生產、運輸、加注、認證等各個環節的船用綠色甲醇全產業鏈項目已進入實質建設階段。
晶科科技擬23億元投建沙特光伏項目
晶科科技(601778.SH)9月20日公告,擬投資建設沙特阿拉伯400 MW光伏發電項目,投資總額約3.15億美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該項目為沙特政府公開招投標項目,晶科科技子公司與Sun Glare Holding Co.Ltd.及Sunlight Energy Holding Co. Ltd.組成的聯合體,以排名第一的投標電價中標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