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展會,如果沒有特色和亮點,勢必無法聚集人氣;每屆展會,如果沒有活力和創新,勢必走向沉淪消亡。
在農科城楊凌,每年如期舉辦的農高會,為何三十年而長盛不衰?發展成為我國四大科技型展會之一,成為“三農”領域人氣最旺、關注度最高、最受群眾喜愛的農科盛會。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每年舉辦的農高會,屆屆都有特色,年年都有亮點。

打開楊凌農高會珍貴的“歷史影像”,不難看出,三十年間農高會不斷發生著蛻變。在那個農業科技并不發達的上世紀末,一把鋤頭、一輛拖拉機就是一場展會的亮點。
如今站在楊凌農高會的展館里,先進的植保無人機、特色的植物工廠、生物防病蟲害技術……一系列農業科技的新奇特、高精尖,讓前來參會的群眾大開眼界,而這些新科技無疑成為農高會上的亮點特色,也成為助推農高會長盛不衰的“動力源”。

參加過11屆農高會的漢中市西鄉縣南山茶葉有限公司經理張梅,對首次參加農高會和多年后參加農高會的感受頗深。
“我每年都代表漢中市展團在農高會展覽展示我們的產品。今年農高會的檔次比往年提升了許多。特別是農高會C館設計的典雅、大氣,讓人眼前一亮,農高會的確是一場國際盛會。”在第25屆農高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她表達了自己對楊凌農高會發展變化的感慨,現代、綠色、大氣、有創意,每年看到的盛會都不一樣,辦出了“升級版”農高會,這讓張梅對農高會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參加首屆農高會,也許更多的參會群眾只想淘些新品種、學些新技術,而多年參加農高會的群眾,思想觀念都會發生變化。
隨著農高會上特色亮點的不斷涌現,參會群眾從起初的買農資、學技術到后來的對接交流、洽談合作,農高會不僅成就了無數群眾發家致富的夢想,也從科技大集走向國際舞臺,不斷得到升華。

多年前,不到農高會現場參展參會,只能聞其聲不能見其實。近年來,隨著“云上農高會”的不斷發展,坐在家里就能仿佛身臨其境的參展參會,需要的農資、對接交流等都可以輕松實現,云上展通過云展示、云洽談、云交易、云服務,實現了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
楊凌農高會,不僅得益于科技的發展,更是得益于不斷創新。

歷經30年發展,農高會先后融入“一帶一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自貿區、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等新元素,真正做到“年年有新看點”“群眾年年想來”。
值得一提的是第29屆農高會上,展會更是緊扣時代脈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創新性設置田間展,引入創意農業、云上直播等新業態,為農高會注入了新活力。

一場科技型展會,生命力就在于不斷地創新發展。
因此,特色和亮點就仿佛展會的生命線,支撐著展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可以預期,即將到來的第30屆農高會必將亮點紛呈、驚艷全球。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