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楊偉
在中國廣闊的白酒產業地圖上,西北白酒集群的基礎并不好,不僅產量墊底,還缺乏專業化的產業運作。
在這相對貧瘠的產業區域內,卻誕生了多家老牌白酒巨頭,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有著西北茅臺之稱的皇臺酒業,以及破局產地特色的天佑德和伊力特。
然而,幾輪白酒周期跌宕起伏,西北白酒板塊全面掉隊,長期徘徊于主流白酒競爭圈外。
對于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酒、皇臺酒業以及西鳳酒等公司而言,幾乎只剩一條路——向東、向南,全國化。否則,接下來這一輪以進一步全國化為主線的白酒周期,會讓偏居西北的它們徹底失去成長空間。
西北白酒豪門
西風烈,霜如雪,將進酒,杯莫停……
在中國白酒市場,西北的酒企們,常常被忽略。它們沒有川酒集群規模龐大,沒有貴酒的醬香熱,不如皖酒的博采眾長,不如蘇酒的后發優勢……
但是,它們憑借并不出色的產地和消費條件,愣是站上了白酒市場的重要一極。
從中原去往西部,遇見的第一家白酒巨頭,便是陜西的西鳳酒。全國評酒會舉辦了五屆,西鳳酒四獲名酒殊榮,妥妥的中國四大名酒之一。
因經營管理混亂、業績萎縮以及A股實質性關閉白酒IPO閘門等原因,西鳳酒上市折戟,前段時間還傳出了與華潤的緋聞。
正是因為西鳳酒的軟塌,導致西北白酒缺少領頭羊,影響了這個板塊的雄起。
不過,繼續往西走,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甘肅,坐擁兩家白酒上市公司,相當突出。
老牌巨頭皇臺酒業(000995.SZ),1994年與茅臺同登第二屆巴拿馬國際金獎臺,業內有稱“南有茅臺,北有皇臺”,2000年上市,比貴州茅臺還早一年。
行業新勢力金徽酒(603919.SH),2009年成立,很快就在甘肅省內市場稱霸,2016年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最年輕的IPO上市的A股白酒企業。很多人不知道,金徽酒這個品牌也擁有近千年歷史,被稱為“隴山明珠”,長江上游秦嶺深處的一杯美酒。
再往西走,迎面而來的是青海的天佑德酒。原名為青青稞酒,著重強調在青稞白酒這個領域的龍頭地位,品類優先;更名后,品牌優先,助推天佑德酒的高端化。
伊力特,以新疆地區特殊的自然、人文條件為底蘊,再加上兵團出品,“新疆小茅臺”必屬精品。
西北地區,并非白酒核心產地,也不是白酒消費重鎮,卻能坐擁4家白酒上市公司,占到了整個A股白酒板塊的五分之一,全靠資源大佬們的跨界。
皇臺酒業歷經跌宕起伏,2000年上市后先后換了5任實際控制人,2019年退市后,還是被甘肅富豪趙滿堂救了回來。趙滿堂的盛達集團,業務涉及礦產、金融、醫療、地產等領域,旗下擁有盛達資源等多家上市和擬上市公司。
金徽酒實際控制人李明,也是個礦老板,旗下金徽股份,被稱為“綠色礦山修復第一股”;天佑德酒實際控制人李銀會是北大地質學碩士,業務涉及科技、電子、醫藥、農業、房地產、投資等領域;伊力特(600197.SH)的背景,那就更不用說了。
集體吊車尾
盡管西北白酒們都擁有深厚的品牌底蘊,背后也都有實力股東加持,可它們的經營狀況并不夠好。
2022年,我國白酒產業“量跌價升”趨勢進一步深化,規模以上企業963家,實現銷售收入6626.45億元,同比增長9.64%,實現利潤總額2201.72億元,同比增長29.36%,整體業績穩定、盈利能力提升明顯。
其中,收入或利潤下降的上市公司6家,西北占了3家,金徽酒、伊力特和天佑德酒——另外一家皇臺酒業實現增長,那是因為上年基數太低,去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際也只有1.36億元和735.61萬元。
2016年,A股白酒板塊19家上市公司,按業績排名,西北四小龍在其中的排名分別為14、15、16、19;2023年上半年,加上巖石股份,A股白酒上市公司達到20家,這四家公司的業績排名分別為13、16、17、19,絲毫沒有改善,繼續吊車尾。
如果將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按照規模分成四個等級,白酒西北四小龍,都處于第四等級。
白酒西北四小龍業績集體疲軟,各有各的原因。
金徽酒曾因實際控制人的流動性壓力,將控制權轉予上海首富郭廣昌。復星系入主后,著手幫這家西北酒企拓展東部市場,有所建樹。
當郭廣昌遇上了舍得酒業這個更具價值的白酒標的,不得不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當復星系同樣因流動性壓力諱莫如深,便將金徽酒的控制權轉回,套現數十億元。
這搖擺的幾年,正是白酒行業以高端化復蘇的關鍵時期。否則,白酒西北四小龍中的老大,當不止于此。
盛達系趙滿堂,可以通過贈送資產、轉移債務,以及提供無息貸款恢復生產、促成關聯公司大規模采購等方式,幫助皇臺酒業恢復上市地位。可主營業務能否重振,還是得看旗下白酒、紅酒等產品能否得到市場認可。
2020年-2022年,皇臺酒業營業收入1.02億元、0.98億元、1.36億元,歸母凈利潤3348.38萬元、-1355.48萬元、735.61萬元,2023年1-6月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448.69萬元、303.85萬元,分別同比增長5.51%和2.20%。這幾年一直是勉力維持。
前幾年的內憂外患之下,天佑德酒(002646.SZ)規模縮水,更因為收購的中酒網業績不佳造成商譽減值,導致上市公司發生虧損。
近年,這家公司終于找回節奏,更名為“天佑德酒”,推進白酒高端化,同時出清劣質資產,終于擺脫了虧損白酒股的身份。不過,業績墊底的尷尬,仍未解除。
只剩全國化
白酒西北四小龍集體掉隊,直接原因各不相同,根本原因幾乎只有一個——走不出西北。
這幾家白酒品牌,做的基本都是本省的生意,能稱霸西北市場的都少,更別提走向全國市場了。
西北6省區有1.28億人口,白酒市場容量超過300億元,雖然比不上南方諸省,但競爭沒那么激烈,多年來歲月靜好。
此前,它們背靠本省市場,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稍微向周邊擴張一點,日子就相當不錯。
上一輪以高端化為主線的白酒行業復蘇,已基本實現戰略目標。當絕大多數上市白酒巨頭都以高端產品為核心時,這項動能便漸漸走弱。
所以,以高端白酒為主的庫存危機,近年來愈演愈烈。A+H股21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貨規模連續集體走高,截至2023年6月底超過1400億元。當然,積壓于經銷商環節的社會庫存規模更為龐大,行業內有人稱:就算酒廠停產一年,庫存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
庫存危機引發白酒價格動蕩,今年上半年,除了貴州茅臺,其他所有頭部白酒品牌的核心產品,幾乎都出現過價格倒掛。
下一輪周期,白酒行業的增長動力是什么?進一步全國化的趨勢,已經出現。
那些已經基本實現全國化的頭部白酒品牌,茅五洋瀘汾等,為了繼續增長,紛紛在全國市場加大進攻力度。于是,固守本地市場的區域性白酒品牌們,紛紛落下陣來。
曾經的皖酒之光口子窖的掉隊問題,白酒西北四小龍的共同問題,都是如此。與之相對,山西汾酒突然發力,洋河股份恢復增長都是因為全國化業務得以提升。
在這種趨勢的倒逼下,西北白酒們其實也已經開始行動。沒了復星的鼎力支持,金徽酒原本的華東戰略失去支點,便將目光投向陜西;伊力特開始在浙江地區打造省外樣本市場;天佑德酒更名+高端化之后,重點開發晉陜豫市場。只剩下皇臺酒業,仍然在本地苦苦掙扎。
省外的銷售公司和經銷體系,紛紛搞了起來;電商渠道,特別是借助了直播帶貨的新電商渠道,逐漸被白酒公司們重視了起來……
行動已經開始,但全國化的業績影響,卻尚未開始展現。畢竟,品牌影響力相對有限的它們,恰好又遇上了白酒行業的調整期,注定了這將是一場又一場硬仗。
無論如何,只剩下東出這一條路。白酒西北四小龍中,誰能率先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