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在首發“認房不認貸”政策后,廣州再次成為首個放開限購政策的一線城市。
9月2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
通知指出,將廣州市住房限購政策調整為,在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鐘落潭鎮)、南沙等區購買住房的,廣州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2套住房;非廣州市戶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在廣州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限購1套住房。
并將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番禺、南沙、增城等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5年調整為2年。
同時,在通知中還提到了有關公租房的相關政策:提高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水平,完善戶籍家庭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多主體、多渠道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立健全配售的保障性住房體系,穩慎有序開展規劃建設。
據悉,該政策調整自2023年9月20日0時起施行,購房資格審核適用政策以通知為準。

廣州此次新政出臺,意味著核心區的限購政策也松綁,外地戶籍只要2年社保,而此前為5年,將會明顯釋放部分購買力,同時增值稅減免由5年改為2年,也能降低換房成本,加快市場二手房流通。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此表示,此次廣州放松限購政策的信號意義非常強,限購政策的放松本身就是“認房不認貸”以后全國各地的一個重要趨勢。此前已有南京、武漢、濟南等多個二線城市全面放松限購政策,此次廣州開始放松,意味著限購政策開始從二線城市進入到一線城市,同時也說明這輪政策放松的力度非常大。
據悉,目前廣州換房需求較為突出,外來人口數量超過1000萬,剛需規模也較大,整體樓市呈現出剛需和改善齊頭并進的態勢。
但在此前的“認房不認貸”新政實施后,廣州二手房掛牌量快速上升,交易周期拉明顯長,價格明顯下跌,也導致預期不足,反過來又導致市場的下行。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介紹,此次增值稅免征期從5年調整為2年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交易環節成本,促進賣一買一的順暢,既滿足剛需、也疏通換房需求,確保剛需和改善、新房和二手住房的良性循環。
市場表現上,相比于其他一線城市,廣州樓市的熱度也相對較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廣州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3%,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6%,其中,二手房價格在一線城市中跌幅最大。截至目前,廣州的新房市場交易已連續5個月下跌,絕對交易水平降至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
此前廣州在信貸政策方面也繼續優化。
9月9日,廣州將首套房貸利率降至LPR-10bp,已結清房貸的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三成,有一筆房貸在供的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四成。按照廣州最新的房貸政策,二套房最低首付比降至40%,此前首付比例為70%(非普通商品住房)。
可以說,無論是在購房門檻還是購房成本上,廣州都已經做到了目前四個一線城市中的最低。
但據合富研究院統計,在8月底新政實施以來的三周,廣州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增長幅度分別為15%,6%,-6%,市場表現并不樂觀。
李宇嘉指出,目前廣州迫切需要發布新的政策以提振市場情緒,避免預期惡化和市場下行形成負反饋循環,緩解過快下行的局面,防止其對舊改、投資、消費等基本面形成明顯拖累。
因此,此次發布的一攬子政策更意在穩定市場情緒,避免大幅下行。多位市場人士預計,今年年內剩余時間內,廣州商品房市場有望從持續過快下滑逐漸轉入到探底企穩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