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特斯拉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創新政策的受益者。"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在2023年9月20日于上海舉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上說,“從2018年與上海簽約到開工建設再到投產交付,特斯拉創造了速度第一,到現在為止,在世界范圍也是行業內的標桿?!?/span>。
當天,論壇發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典型案例》。100個創新案例涵蓋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開放、航運服務、科技創新、人才服務、政府職能轉變、服務國家戰略等多個領域,重點突出解決企業發展瓶頸的具體實踐。其中,“特斯拉速度”入選。
自2018年7月與上海市政府戰略簽約到開工建設到投產交付,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創紀錄地打造了投資項目的“特斯拉速度”。
今年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2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就在上周,特斯拉全球第500萬輛整車也在臨港整車下線。
“特斯拉的發展,與自貿區優化的營商環境、制度創新密不可分?!碧樟毡硎?,建廠之初,特斯拉面臨很多供應鏈的引進問題,特斯拉與政府共同探討在符合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如何盡可能地簡化流程。
“特斯拉速度”得益于臨港新片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臨港以企業視角、項目視角來定制全鏈條審批服務,包括一線統籌協同大平臺、一站式全流程審批服務、主輔線并行審批、擴大告知承諾+容缺后補及“竣工即投產”的綜合驗收機制等。
“制度的優勢,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落地,還能在后續的經營中,使企業始終保持活力?!?/span>陶琳說,這給予企業非常大的信心。尤其是,目前超過360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的上下游企業,都入駐了臨港以及周邊的自貿區范圍內。
當日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白皮書》顯示,作為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十年來,通過制度創新,上海自貿試驗區經營主體活躍,外資不斷涌入,經濟規模和能級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8.4萬戶,是同一區域掛牌前20年的2.35倍。
白皮書還顯示,在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帶動下,截至2022年底,浦東新區累計新設外資項目18691個,累計外資注冊資本2172.74億美元,累計實到外資749.94億美元。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1/74的GDP。
今年2月16日,漢領資本上海辦公室正式落地上海自貿區,這是漢領資本在亞太地區的第六個辦公室,也是國內首家辦公室。漢領資本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資產管理機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漢領資本總管理資產規模約8320億美元。
漢領資本上海辦公室的落地,得益于上海自貿區在金融開放領域的一項制度創新。
作為新一輪金融業開放承載地,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機構也在進一步集聚。國家新一輪金融業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落地。
2021年11月,證監會批復同意在上海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2021年12月,上海啟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支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簡稱QFLP)依托份額轉讓試點探索開展跨境基金份額轉讓業務。
2022年5月,漢領資本宣布獲得上海QFLP試點資格,成為上海市第一家通過QFLP設立的S基金(二手份額轉讓基金) 。
“上海在金融、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等方面經驗,擁有豐富的配套政策,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漢領資本亞太投資聯席主管、董事總經理夏明晨在論壇現場表示,機構對亞太地區的資本市場發展和投資機會長期保持信心,上海辦公室的成立將充分利用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優勢,進一步促進漢領資本中國業務的發展。
夏明晨透露,獲得QFLP試點資格以來,目前機構正積極開展人民幣市場的投資機會,未來計劃將業務領域逐漸擴展至境內人民幣基金,在完成管理人登記后設立O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向境內投資人募集人民幣S基金?!跋M麕韲H市場的投資經驗,助力上海打造S基金生態系統?!?/p>
白皮書顯示,十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經營主體創造了更優的制度環境,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較高。
根據第三方機構的企業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八成以上企業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顯著改善或較大程度上改善了營商環境;八成以上企業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各項政策信息的可獲得性較強,法律及政策透明度不斷提高;大部分企業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創新措施之間的相互協調性較強并對未來的改革創新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