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國第六強縣,憑什么吸引450家德企?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第六強縣,憑什么吸引450家德企?

太倉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國,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名號將更加名副其實。

文|正解局

蘇州太倉,位列中國百強縣第六位。

太倉之強,強在制造業。制造業又強在德企。

這個常住人口不足百萬的小縣城,吸引了超過450家德企落戶。

憑什么?

太倉地處緊鄰上海的長江三角洲,屬于蘇州下轄的縣級市。

太倉總面積6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也只有84萬多人,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在中國的縣級市中,都毫不起眼。

然而,太倉卻多次以千億GDP成功躋身中國百強縣前列,今年更位列“2023年賽迪百強縣”第六位。

2023年賽迪百強縣排行榜中,太倉排第六

太倉能有如此傲人的經濟成績,離不開大量德企的入駐。

雖然太倉在國內不出名,但在德國的知名度卻很高。

在德國人眼中,倘若說土瓦本是德國當之無愧的工業中心,那么太倉就是名副其實的“小土瓦本”。

太倉的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富有德式風情的半木結構建筑,德式餐館也遍地都是。

除了沒有德國人,這里和德國差別并不大。

多年來,太倉一直被譽為德企之鄉。

現如今,已經有超過450家德企在太倉扎根,占中國德企的10%。

這其中有50多家德企屬于隱形冠軍,而德國前20強家族企業中,也有8家之多。

部分落戶太倉德企的logo

比如:

德國軸承巨頭舍弗勒集團,是歐洲最大的技術型家族企業之一,全球幾乎全部的汽車制造商,都離不開其生產的整體動力系統;

德國博可公司研發的壓合和表面處理技術全球領先,廣泛應用于家具制造、飛機制造和印刷電路板等多個領域,產品遠銷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德國因代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車床制造商之一,擁有上百年機床領域制造經驗;

灌裝設備生產企業克朗斯,全球每生產四瓶飲料,其中就有一瓶是由克朗斯設備吹瓶、灌裝和包裝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德企入駐,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

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德企在太倉投資總額超過5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超過500億元,并為當地人提供了60%的就業崗位,經濟附加值為55%。

德企的發展讓太倉不斷轉型升級,已經成了蘇州最亮眼的招商名片。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入駐太倉,在太倉累計引進企業3500多家,其中500強的企業就有72家。

這也讓太倉逐漸成為中國制造業的核心區域,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產值高達1800億元。

為什么這么多德企,青睞小小的太倉?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緊鄰上海的區域優勢,按照德國雜志的話來說:太倉是上海周邊最理想的投資領地;二是太倉擁有優質的職業教育,能為各大企業輸送大量的管理和專業技能人才。

優質的職業教育,是太倉獨特的優勢。

1993年,太倉正式撤縣建市,當年年末就迎來了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

當時,德國大眾已經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為其生產配件的克恩·里伯斯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準備在上海周邊投資建廠。

時任董事長斯坦姆博士考察了不少地方,但行程中并沒有太倉。

在返程時,他意外路過太倉后立刻被吸引,這里離上海很近,環境也好,很像德國的小城。

回去后,斯坦姆博士就拍板讓公司落戶太倉,成為當地第一家外企。

入駐太倉后,當地政府大力配合外企的態度,令克恩·里伯斯公司很滿意,投資建廠的過程也很順利。

然而,實際投產生產時,人才問題卻讓公司犯了難。

每年克恩·里伯斯都要生產上億個零件,對于模具工的需求量不僅大,而且要求也很高。

可是太倉本地畢業的職校學生,通常專業都不對口,他們既沒有摸過機床,更缺乏實操經驗,要想找能迅速上手還懂維修的工人更是難上加難。

長此以往,克恩·里伯斯公司在中國的產量效率提升受到了極大的阻礙,擴產增資也不容易。

于是,斯坦姆博士就想把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引入太倉,打破人才的瓶頸。

所謂“雙元制”,是指企業和職業學校聯合培養的一種模式。

職業學校主要負責傳授理論知識,而企業則負責傳授學生實踐技能和專業技術、動手操作能力。

1998年,克恩·里伯斯公司總裁斯坦姆和太倉市領導提出,要聯合培養“雙元制”學徒。

這一提議得到了市政府和職業學校的積極響應,在三方的協調下,2001年,太倉第一家德國企業專業工人培訓中心(DAWT)成立,克恩·里伯斯、慧魚公司、太倉高新區政府和太倉中專共同經營,采用“雙元制”模式培養中職層次技術工。

太倉中專

招生主要由企業主導,企業經理負責到學校直接面試。

每年招生前,學校會根據企業的要求制定學習計劃。

到了學期末,老師會到企業的培訓中心講課。

此外,雖然學校也收學費,但企業會給學生津貼。

為了令德國的“雙元制”更適應中國的情況,培訓中心對一些規定做了改變:學生數周或者數月在學校、企業之間交換一次,學制從四年變成了三年,而暑假則延長到一個月。

DAWT其實不只給克恩·里伯斯公司培訓,也相當于太倉所有德企的培訓中心,其他公司要想要畢業生,花費5萬元就可以與其簽就業協議。

當年錄取的91名畢業生最后全都入職太倉德企,半數以上的學生還因為工作出色,被送到各自公司的德國總部培訓,陸續成長為技術骨干。

隨著越來越多的德企入駐太倉,這些企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所需要的工種也日漸增長,單純依靠德企成立培訓中心不能滿足需求,健雄學院由此應運而生。

2004年,太倉出生的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健雄的家屬,與當地政府一起投資,新成立了一所以雙元制為辦學特色的學校,命名為健雄學院。

因為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承受培訓費用,所以健雄學院里成立了跨企業的培訓中心,太倉政府出大頭,學校出場地,小企業只需要提供一兩臺設備,并招收全國高中畢業生。

同時,健雄學院又將雙元制進行了“本土化”改造,提出“定崗雙元制”模式,加深了校企合作。

健雄學院將雙元制進行本土創新

“德國沒有大專,對于健雄學院的中德班,實訓課的內容與中專生相差無幾,只是理論部分更深入些,學生可以接受得更快。”

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健雄學院的畢業生根本不愁就業,剛畢業也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資。

健雄學校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韓樹明表示:每年的就業率達到97%以上,剩下不到2%都去創業了。

現如今,太倉已經建立了二十多個雙元制培訓基地,為當地企業累計培養了1萬多名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

為了更好順應企業的需求,太倉中專和健雄學院錯位發展,依托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資源成立了“本科定崗雙元班”,并建立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多層次有序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雙元制”培訓不僅解決了本地德企招工問題,也漸漸成為太倉當地招商的特色名片。

太倉政府每年都會補貼2000萬元,如果外企設立培訓中心就可以獲得200萬元補貼,而在太倉就讀雙元制的學生每年享有5000元的政府補助,相當于免去學費。

現在,德企要是來太倉考察,據說第一站就是去雙元制培訓中心,可以說雙元制已經成為當地的金字招牌。

太倉并不是中國最早引進雙元制的地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就有不少地方引進了雙元制。

不過大多都是只引進教材,企業需求和學校培養分離嚴重,沒有校企聯合培養的長效機制,基本都無疾而終。

那么,為什么雙元制可以在太倉生根發芽,逐漸壯大呢?

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校企投入大,學徒離職率低。

雖然雙元制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數是中專生,但是學徒的綜合素養并不低。

太倉商會會制定培訓標準,將雙元制培養的學徒能力標準化,讓他們具有動手能力,也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一年級時,他們進入培訓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廠各個區域做采訪,工廠里的人無論多忙、職位多高,都會與學生進行溝通,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對企業的認同感。

企業對于學徒培養投入也很高,平時用的工具都是德國進口的,一把小刀具都得上百元。

生活中的關心也無微不至,員工有的福利學徒也都有,每個學徒過生日時,企業還會發放賀卡和購物卡。

一般培養一名雙元制學徒,企業三年要花費9萬到10萬元,而像億邁齒輪這樣的大企業,培訓費要高達25萬到30萬元。

不過,員工入職后忠誠度也很高,舍弗勒曾做過統計表明,通過市場招聘的員工離職率為65%,而雙元制員工的離職率僅為25%。

第二,新型師徒關系,讓學生可以學到本事。

多年以來,中國雖然民營企業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家族企業,任人唯親的情況時有出現,水平難以服眾,學徒也覺得發展空間一般。

但德企為了讓學徒變得優秀,所以會把最優秀的員工用于教學。

雙元制引入太倉后,繼承發揚了這種模式,形成了新型師徒關系。

在雙元制德企中,通常會有兼職和專職培訓師,專職培訓師是培訓中心的老師,具有雙元制培訓證書,而兼職老師則是企業配的“師父”。

他們都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從產線上轉崗的培訓師,更愿意傳授技能,也能避免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情況。

DAWT的學徒學習操作機器

在好老師的調教下,學員的基礎技能都很扎實,他們除了拿到畢業證,還會獲得德國認證的專業技能證書,水平和德國工人不相上下。

進入企業后,學徒只要能力強,就會得到重用。

截止目前,DAWT一共培養了500多位畢業生,其中有6人獲得了德國工匠領域最高專業資格證書,30多人在德企擔任生產經理。

多年來,中國的職業教育都被詬病,家長不愿意送孩子去,學生畢業后企業也不愿意接收,但太倉的“雙元制”正在改變這種局面。

太倉職業教育的成功意味著我們也可以將職業教育做好,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太倉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國,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名號將更加名副其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第六強縣,憑什么吸引450家德企?

太倉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國,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名號將更加名副其實。

文|正解局

蘇州太倉,位列中國百強縣第六位。

太倉之強,強在制造業。制造業又強在德企。

這個常住人口不足百萬的小縣城,吸引了超過450家德企落戶。

憑什么?

太倉地處緊鄰上海的長江三角洲,屬于蘇州下轄的縣級市。

太倉總面積6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也只有84萬多人,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在中國的縣級市中,都毫不起眼。

然而,太倉卻多次以千億GDP成功躋身中國百強縣前列,今年更位列“2023年賽迪百強縣”第六位。

2023年賽迪百強縣排行榜中,太倉排第六

太倉能有如此傲人的經濟成績,離不開大量德企的入駐。

雖然太倉在國內不出名,但在德國的知名度卻很高。

在德國人眼中,倘若說土瓦本是德國當之無愧的工業中心,那么太倉就是名副其實的“小土瓦本”。

太倉的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富有德式風情的半木結構建筑,德式餐館也遍地都是。

除了沒有德國人,這里和德國差別并不大。

多年來,太倉一直被譽為德企之鄉。

現如今,已經有超過450家德企在太倉扎根,占中國德企的10%。

這其中有50多家德企屬于隱形冠軍,而德國前20強家族企業中,也有8家之多。

部分落戶太倉德企的logo

比如:

德國軸承巨頭舍弗勒集團,是歐洲最大的技術型家族企業之一,全球幾乎全部的汽車制造商,都離不開其生產的整體動力系統;

德國博可公司研發的壓合和表面處理技術全球領先,廣泛應用于家具制造、飛機制造和印刷電路板等多個領域,產品遠銷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德國因代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車床制造商之一,擁有上百年機床領域制造經驗;

灌裝設備生產企業克朗斯,全球每生產四瓶飲料,其中就有一瓶是由克朗斯設備吹瓶、灌裝和包裝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德企入駐,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

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德企在太倉投資總額超過5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超過500億元,并為當地人提供了60%的就業崗位,經濟附加值為55%。

德企的發展讓太倉不斷轉型升級,已經成了蘇州最亮眼的招商名片。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入駐太倉,在太倉累計引進企業3500多家,其中500強的企業就有72家。

這也讓太倉逐漸成為中國制造業的核心區域,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產值高達1800億元。

為什么這么多德企,青睞小小的太倉?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緊鄰上海的區域優勢,按照德國雜志的話來說:太倉是上海周邊最理想的投資領地;二是太倉擁有優質的職業教育,能為各大企業輸送大量的管理和專業技能人才。

優質的職業教育,是太倉獨特的優勢。

1993年,太倉正式撤縣建市,當年年末就迎來了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

當時,德國大眾已經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為其生產配件的克恩·里伯斯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準備在上海周邊投資建廠。

時任董事長斯坦姆博士考察了不少地方,但行程中并沒有太倉。

在返程時,他意外路過太倉后立刻被吸引,這里離上海很近,環境也好,很像德國的小城。

回去后,斯坦姆博士就拍板讓公司落戶太倉,成為當地第一家外企。

入駐太倉后,當地政府大力配合外企的態度,令克恩·里伯斯公司很滿意,投資建廠的過程也很順利。

然而,實際投產生產時,人才問題卻讓公司犯了難。

每年克恩·里伯斯都要生產上億個零件,對于模具工的需求量不僅大,而且要求也很高。

可是太倉本地畢業的職校學生,通常專業都不對口,他們既沒有摸過機床,更缺乏實操經驗,要想找能迅速上手還懂維修的工人更是難上加難。

長此以往,克恩·里伯斯公司在中國的產量效率提升受到了極大的阻礙,擴產增資也不容易。

于是,斯坦姆博士就想把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引入太倉,打破人才的瓶頸。

所謂“雙元制”,是指企業和職業學校聯合培養的一種模式。

職業學校主要負責傳授理論知識,而企業則負責傳授學生實踐技能和專業技術、動手操作能力。

1998年,克恩·里伯斯公司總裁斯坦姆和太倉市領導提出,要聯合培養“雙元制”學徒。

這一提議得到了市政府和職業學校的積極響應,在三方的協調下,2001年,太倉第一家德國企業專業工人培訓中心(DAWT)成立,克恩·里伯斯、慧魚公司、太倉高新區政府和太倉中專共同經營,采用“雙元制”模式培養中職層次技術工。

太倉中專

招生主要由企業主導,企業經理負責到學校直接面試。

每年招生前,學校會根據企業的要求制定學習計劃。

到了學期末,老師會到企業的培訓中心講課。

此外,雖然學校也收學費,但企業會給學生津貼。

為了令德國的“雙元制”更適應中國的情況,培訓中心對一些規定做了改變:學生數周或者數月在學校、企業之間交換一次,學制從四年變成了三年,而暑假則延長到一個月。

DAWT其實不只給克恩·里伯斯公司培訓,也相當于太倉所有德企的培訓中心,其他公司要想要畢業生,花費5萬元就可以與其簽就業協議。

當年錄取的91名畢業生最后全都入職太倉德企,半數以上的學生還因為工作出色,被送到各自公司的德國總部培訓,陸續成長為技術骨干。

隨著越來越多的德企入駐太倉,這些企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所需要的工種也日漸增長,單純依靠德企成立培訓中心不能滿足需求,健雄學院由此應運而生。

2004年,太倉出生的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健雄的家屬,與當地政府一起投資,新成立了一所以雙元制為辦學特色的學校,命名為健雄學院。

因為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承受培訓費用,所以健雄學院里成立了跨企業的培訓中心,太倉政府出大頭,學校出場地,小企業只需要提供一兩臺設備,并招收全國高中畢業生。

同時,健雄學院又將雙元制進行了“本土化”改造,提出“定崗雙元制”模式,加深了校企合作。

健雄學院將雙元制進行本土創新

“德國沒有大專,對于健雄學院的中德班,實訓課的內容與中專生相差無幾,只是理論部分更深入些,學生可以接受得更快。”

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健雄學院的畢業生根本不愁就業,剛畢業也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資。

健雄學校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韓樹明表示:每年的就業率達到97%以上,剩下不到2%都去創業了。

現如今,太倉已經建立了二十多個雙元制培訓基地,為當地企業累計培養了1萬多名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

為了更好順應企業的需求,太倉中專和健雄學院錯位發展,依托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資源成立了“本科定崗雙元班”,并建立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多層次有序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雙元制”培訓不僅解決了本地德企招工問題,也漸漸成為太倉當地招商的特色名片。

太倉政府每年都會補貼2000萬元,如果外企設立培訓中心就可以獲得200萬元補貼,而在太倉就讀雙元制的學生每年享有5000元的政府補助,相當于免去學費。

現在,德企要是來太倉考察,據說第一站就是去雙元制培訓中心,可以說雙元制已經成為當地的金字招牌。

太倉并不是中國最早引進雙元制的地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就有不少地方引進了雙元制。

不過大多都是只引進教材,企業需求和學校培養分離嚴重,沒有校企聯合培養的長效機制,基本都無疾而終。

那么,為什么雙元制可以在太倉生根發芽,逐漸壯大呢?

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校企投入大,學徒離職率低。

雖然雙元制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數是中專生,但是學徒的綜合素養并不低。

太倉商會會制定培訓標準,將雙元制培養的學徒能力標準化,讓他們具有動手能力,也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一年級時,他們進入培訓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廠各個區域做采訪,工廠里的人無論多忙、職位多高,都會與學生進行溝通,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對企業的認同感。

企業對于學徒培養投入也很高,平時用的工具都是德國進口的,一把小刀具都得上百元。

生活中的關心也無微不至,員工有的福利學徒也都有,每個學徒過生日時,企業還會發放賀卡和購物卡。

一般培養一名雙元制學徒,企業三年要花費9萬到10萬元,而像億邁齒輪這樣的大企業,培訓費要高達25萬到30萬元。

不過,員工入職后忠誠度也很高,舍弗勒曾做過統計表明,通過市場招聘的員工離職率為65%,而雙元制員工的離職率僅為25%。

第二,新型師徒關系,讓學生可以學到本事。

多年以來,中國雖然民營企業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家族企業,任人唯親的情況時有出現,水平難以服眾,學徒也覺得發展空間一般。

但德企為了讓學徒變得優秀,所以會把最優秀的員工用于教學。

雙元制引入太倉后,繼承發揚了這種模式,形成了新型師徒關系。

在雙元制德企中,通常會有兼職和專職培訓師,專職培訓師是培訓中心的老師,具有雙元制培訓證書,而兼職老師則是企業配的“師父”。

他們都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從產線上轉崗的培訓師,更愿意傳授技能,也能避免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情況。

DAWT的學徒學習操作機器

在好老師的調教下,學員的基礎技能都很扎實,他們除了拿到畢業證,還會獲得德國認證的專業技能證書,水平和德國工人不相上下。

進入企業后,學徒只要能力強,就會得到重用。

截止目前,DAWT一共培養了500多位畢業生,其中有6人獲得了德國工匠領域最高專業資格證書,30多人在德企擔任生產經理。

多年來,中國的職業教育都被詬病,家長不愿意送孩子去,學生畢業后企業也不愿意接收,但太倉的“雙元制”正在改變這種局面。

太倉職業教育的成功意味著我們也可以將職業教育做好,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太倉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國,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名號將更加名副其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西乡县| 深州市| 曲水县| 曲靖市| 祁东县| 龙游县| 宁河县| 达日县| 塔城市| 皋兰县| 汤原县| 瑞丽市| 紫云| 中宁县| 余姚市| 南乐县| 汝州市| 玉林市| 建瓯市| 巴彦淖尔市| 日土县| 阳曲县| 高平市| 五峰| 嵊泗县| 潢川县| 信阳市| 同心县| 山西省| 南投县| 安岳县| 玛沁县| 澄江县| 疏勒县| 弥渡县| 武城县| 忻城县| 黔西县| 寿宁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