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當一家大型公司采取“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策略,公司長期價值能否真正體現?
近期,招商基金的用人策略引來業內的熱烈討論。
一位名為蔡宇濱的基金經理,從諾安基金跳槽至招商基金,并接手兩只老基金。
作為中國頭部的公募機構,為何無法從內部提拔基金經理,而是尋找“外援”接盤旗下產品?
蔡宇濱能否滿足招商基金的預期?
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事異動,或許正凸顯了當前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人才儲備困局。
“外來者”是誰?
據招商基金公告,旗下招商品質生活混合、招商安益靈活配置分別變更基金經理,兩只產品新聘蔡宇濱為基金經理。

蔡宇濱的知名度并不高,此次接盤上述產品之前,其曾在另一家公募機構諾安基金任職。
提起諾安基金,很多“90后”都會第一時間想起“蔡經理”(蔡嵩松),其管理的芯片半導體賽道產品,贏得了大批年輕散戶的追捧。
相比之下,蔡宇濱在諾安基金的“存在感”并不強,他先后管理諾安平衡混合、諾安策略精選、諾安低碳經濟產品,規模最高的產品也僅有1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蔡宇濱擁有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士,清華大學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管理工程專業碩士,先后任職于IMI亞太總部、招商證券,化工領域能力圈突出。

研報系統中,依然能找到蔡宇濱早期撰寫的券商報告記錄,主要集中于機械行業領域。
蔡宇濱正式接手實盤產品的時點,始于2017年,至今管理產品的年限為6年左右。
接盤 “燙手山芋”?
蔡宇濱接盤的 “招商安益”成立于2015年7月,也就是A股大波動之年。
外界稱其接管的是招商基金老產品,話雖如此,但產品規模僅剩下1.48億元(截至2023年6月末)。
然而,老產品的運營卻不佳。
這只產品成立8年以來,累計凈值并沒有翻倍,面值為1.4234。然而,近8年間市場先后經歷2017年的核心資產行情,2019年-2020年指數型牛市,以及2021年結構性行情。

凈值數字并沒有體現出中國資產的“牛”,基金規模也在“迷你線”附近掙扎。
蔡宇濱接盤的另一只產品,凈值表現則更為不理想。
成立于2021年6月的招商品質生活,最新管理規模為11.9億元,累計凈值只剩下0.6496,等于產品成立后一直在虧損,跌幅高達35%。

不難看出,招商基金這是將兩個“燙手山芋”交棒給了蔡宇濱。
能否“救火”?
招商基金引進蔡宇濱之后,這位“救火隊長”能否將產品“救活”?
從蔡宇濱在諾安基金管理產品的情況來看,他的強項是控制凈值回撤,也就是抗跌能力教強。
2019年-2022年,蔡宇濱管理諾安低碳經濟基金。

最突出的業績并非2019年和2020年,因為這兩年翻倍的基金比比皆是。他的能力展現的時刻是2021年,當年抱團股全面解崩,這一年大盤股指數滬深300全年跌幅為5個點,而上述產品的收益率高達30%,也就是產生了35個點的超額收益。
再來看2022年,各路資金紛紛減少風險資產的配置,有寬基指數都在下跌。
蔡宇濱的產品在2022年微微正收益,跑贏滬深300指數超過20個點,抗跌能力還不錯。
換言之,蔡宇濱的強項并非在大行情里放大凈值漲幅,而是一種較為穩健的操盤手法,亦有評論稱其屬于價值投資派別。

但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
再以諾安低碳經濟為例,蔡宇濱在2021年末和2022年末的基金換手率分別為465%和332%。
通常來講,當基金一年換手率達到100%時,相當于所有的股票在一年周期內換了一次。
一定程度上,蔡宇濱一年要換3-4次股票,這個換手率不比量化基金低。
實際上,一位基金經理的換手率與所在公募內部合規文化、風險控制規則、投資風格均有關系。
蔡宇濱到了招商基金后,他的操盤風格能否復制到招商基金,這決定著他對凈值回撤的控制能力能否“移植”。
這成為招商基金“如何用人”的終極問題,也是其能否挽救凈值的“關鍵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