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羅容
國內光伏年新增裝機首次超億千瓦
9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8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今年1-8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規模1.13億千瓦,累計裝機規模突破5億千瓦,達到5.05億千瓦。至此,國內光伏年新增裝機首次實現超過1億千瓦。截至8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6億千瓦,同比增長11.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05億千瓦,同比增長44.4%;風電裝機容量約3.95億千瓦,同比增長14.8%。
寧德時代獲西澳大利亞電池項目
西澳大利亞州政府9月19日表示,已與中國寧德時代(300750.SZ)簽訂合同,為Kwinana電池二期項目和Collie電池項目提供集裝箱式液冷電池系統。西班牙Power Electronics公司將為這兩個項目提供逆變器。聲明顯示,這些合同價值合計超過10億澳元(約合47.13億元人民幣)。Kwinana電池二期工程于6月開工,預計于2024年底完工,將提供200兆瓦的電力和800兆瓦時的儲能。
殼牌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站在深圳開業
9月19日,殼牌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在深圳正式開業。該充電站距深圳機場航站樓2.5公里,共配置258個公共快速充電終端。殼牌和比亞迪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一一深圳殼牌比亞迪電動汽車投資有限公司負責該站的運營。殼牌深圳機場充電站在試運營期間,每天為超過3300輛電動汽車充電。
隆基綠能擬39億元投建銅川HPBCpro電池項目
9月19日,隆基綠能(601012.SH)公告,擬投資建設銅川年產12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的議案,預計總投資額39.15億元 (含流動資金) 。本項目產品將采用公司研發的HPBCpro高效電池技術,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實現公司先進高效電池技術的商業化和規模化量產。
瑪氏公司:2050年實現價值鏈凈零排放
瑪氏中國9月19日發布消息,近日,瑪氏公司發布“凈零藍圖”,旨在2050年實現整個價值鏈體系的溫空氣體(GHG)凈零排放。藍圖目標以2015年排放量為基準,在2030年實現50%減排,約1500萬噸的減排量,以及通往2050凈零目標的實施路徑。瑪氏公司承諾在未來三年將投資10億美元來推動氣候行動。
去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占比超三成
9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2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結果的通報。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2681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31.6%,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全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13676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15.9%,同比增長2.2個百分點。
陜西省首個碳普惠平臺正式上線
9月18日,陜西省首個碳普惠平臺——“秦碳原”咸陽林業碳普惠平臺正式上線,標志著咸陽市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進入全民參與的新階段。該平臺以區塊鏈技術為依托,開發了生態固碳、綠色未來、低碳辦公、認購碳匯等功能模塊。
國投電力在邢臺成立新能源公司
天眼查App顯示,9月18日,邢臺國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蔡繼東,注冊資本2.4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發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等。股東信息系顯示,該公司由國投電力全資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