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韓宇航
今年以來,城投債的用途限制日趨嚴格,根據廣發證券的統計,2023年按月度來看,城投債募集資金用于借新還舊的占比維持在65%以上,并且有5個月超過70%。
安信證券統計的2023年8月發行的533只城投公募債中,僅用于債券借新還舊的城投債發行數量占比較7月上升5.6pct,至73.4%。
2022年初以來,城投債募集資金用于借新還舊的占比明顯提升,絕大部分月份在60%-70%,而2021年借新還舊平均占比在36%左右。
從主管部門來看,交易所和交易商協會對于城投債的用途限制有所不同。
交易所方面重點限制區縣級城投新增公司債,主要通過地方債務紅橙黃綠債務率標準(紅檔企業發行用途只能是償還存量債券、橙檔企業發行用途只能為償還存量債券和存量有息債務、黃檔企業發行用途可以進一步擴展至補充流動資金、綠檔企業則可按照實際用途披露上報)和《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進行限制。
根據《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第十四條:若發行人銀行借款余額低于有息負債總額的30%或者銀行借款與公司債券外其他公司信用類債券余額之和低于有息負債總額的50%,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應優先用于償還存量公司債券。
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方面的限制則更為嚴格。2021年交易商協會對城投發行的公募債和私募債分別分為一二三四類和一二類,其中一類債只能借新還舊。2022年交易商協會進一步限制用途,取消了上述分類,指出在隱債名單中的城投,不論是省級、市級還是區縣級,都只能借新還舊。
所以相對而言,在2022年交易商協會窗口指導收緊后,協會產品用于借新還舊的占比相對升高,今年有四個月超過了80%,其中8月達到了84%。

從區域來看,根據廣發證券研報,2023年1-8月,多數省份發行城投債用于借新還舊,大部分省份用于借新還舊的占比均在65%以上,云南、江蘇、湖北“借新還舊債”發行占比在80%以上,青海、貴州、吉林、黑龍江占比更高,在90%以上。
安信證券的研究表明,高債務率區域城投發債用途受限更明顯。2023年以來,鎮江、長春、衡陽、張家港、株洲等城市只觀察到“借新還舊債”發行,宿遷、景德鎮、淮北、揚州等城市“借新還舊債”發行占比在90%以上,這些城市多數債務率偏高。
從平臺層級來看,市級和區縣平臺發債資金用途限制仍明顯更嚴。2023年8月,地市、區縣“借新還舊”債發行占比分別為73.4%、76.5%,明顯高于省級平臺的46.4%。但整體來看,各行政級別平臺發行城投債用于借新還舊規模和占比均有上升,其中區縣級用于借新還舊的發行金額較2022年同期增加89%,占比也上升了10個百分點。

目前,城投債市場的募集資金用途主要有四類,分別是僅用于借新還舊,只能為償還存量債券和存量有息債務,用于可進行項目建設和可補充流動資金。
中正鵬元評級指出,若城投公司發債的募集資金僅被允許用于借新還舊,不一定代表其自身存在較大的信用風險,但若發行此類債券較為頻繁,則可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其償債安全性缺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