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費財研社
中秋、國慶兩節將至,又到了白酒行業的銷售旺季,喊了大半年的“去庫存”成效如何?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在此節點,各大酒企紛紛抓住機會,準備“大戰一場”,全力逆轉上半年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的境況,紛紛開啟“花式營銷”。
從剛剛過去的財報季數據看,今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業績依舊整體向好。數據顯示,A股白酒上市企業總營收2140.23億元,同比增長16.62%;凈利潤合計為859.53億元,同比增長18.79%。
目前,我國白酒上市公司共有20家,行業“馬太效應”愈發凸顯。
其中,貴州茅臺在營收和影響力上都遙遙領先,穩坐行業第一寶座。其次是五糧液,雖與茅臺還有較大差距,但其行業第二的地位也無法撼動。而營收在百億元以上的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均對“白酒老三”的位置虎視眈眈。營收50億以上的順鑫農業(牛欄山)、今世緣、舍得酒業、迎駕貢酒和口子窖等酒企,整體來看發展速度略有放緩。
部分白酒企業營收對比
新消費財研社收集了九家上市酒企中期財報數據,通過上述圖表數據來看,排行前六的酒企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和古井貢酒,其上半年的營收均在百億元以上,營收凈利潤的增速也均在雙位數以上。而后三名今世緣、舍得酒業、酒鬼酒的營收加起來剛剛突破百億,酒企兩極分化態勢愈演愈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各酒企交出可圈可點的半年成績單,但行業整體庫存壓力依然不容忽視。酒企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的問題仍然存在。
在新消費財研社收集的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5家酒企存貨超百億元。
除了洋河股份存貨降低6.43%,其他頭部名酒企業的庫存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茅臺存貨同比增長率達5.26%,瀘州老窖存貨增長率更是高達9.69%。
部分白酒企業存貨數據對比
中國酒業協會在《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中提到,消化庫存是2023年酒企的首要任務。
由于庫存積壓,一線和二線白酒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現象。以茅臺為例,2023春節期間,飛天茅臺、精品茅臺、茅臺15年等主流產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0元左右。除茅臺之外,部分名酒品牌以及二三線品牌市場成交價均低于經銷價,價格倒掛現象嚴重。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開展的調查問卷,大部分經銷商反映當前暢銷的白酒開始向中低端價位轉移。超三成的經銷商認為300-499元價位段在當下最為暢銷,其次是100-299元價位。由此可見,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去庫存壓力仍未減輕。
另外,白酒消費具備獨特特點。由于名優高度白酒沒有保質期,甚至存在年份越久價值越高的現象,這就導致在白酒價格上行期,酒商或是消費者喜歡通過囤貨以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現象。因此,對于酒企而言,現金流比利潤表更能提早體現出真實的銷售情況。
部分白酒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數據對比
從上表可以看到,五糧液的現金流同期增長率高達500.39%。對此五糧液做出解釋稱,主要是由于今年上半年消費市場復蘇,公司現金回款比例提高,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收現額度較高以及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大幅增加。而與之相反,今世緣和酒鬼酒的同期增長率為負值,業內對其未來一段時間的業績發展表示堪憂。
可以看到,隨著中國白酒行業迎來了新一輪調整期,各大白酒企業也正在想方設法消耗庫存。
對于白酒企業來說,控貨提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渠道庫存,保障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從而穩定品牌形象,并保證酒企自身利益。
今年以來,已有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在內的多家酒企發布控貨或提價通知。郎酒也于近日發布通知,對青花郎、紅運郎、青云郎等產品全面控制發貨,并對四川、重慶、河南、廣東等區域所有商家暫停發貨。
此外,百億營收對于白酒企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發展節點。在白酒行業的激烈競爭下,不少二線品牌都制定了營收過百億的目標。
今世緣計劃在2023年實現營收百億,在今年上半年,該酒企已實現了59.69億元營收,有望在今年年底突破百億大關。舍得酒業在股權激勵計劃中也設定了2024年跨越百億的營收目標;白云邊則規劃在2025年實現營收百億;珍酒董事長也表示將在2023年實現銷售百億的目標。這些酒企能否實現既定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可以說,無論是一線酒企還是中小酒企,都在積極應對各種挑戰,調查顯示,當下不乏有酒企逆流而上,出彩的業績表現是源于企業對渠道管理、資源整合等各方面把控的提升。
為促進白酒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中國酒業協會提出要關注區域產業發展,提升優質產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關注流通模式創新,推動海外市場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之際,各大酒企“金九銀十”營銷氛圍感拉滿。
根據往年的銷售數據,九月、十月往往是酒水銷售旺季,由于走親訪友、婚慶筵席等社交活動的增多,酒水需求量也隨之上漲,這段時期的銷量能占到全年銷售的20-30%。因此,不少酒企會借助這個契機推出不同力度的促銷活動,以幫助營業額上漲。
新消費財研社了解到,今年中秋節點,茅臺將打造中秋國慶雙節大IP,啟動一系列線上線下市場活動,其中包括開展珍品、尊品等多元化品鑒活動,增強茅臺文化體驗,加大茅臺酒系列產品投放量,給予消費者更大的選擇空間。
近期,茅臺還發行茅臺中秋禮盒,與瑞幸咖啡聯名推出醬香拿鐵,與德芙聯名推出茅小凌酒心巧克力,可謂是吸引夠了眼球。
另一白酒巨頭五糧液,今年將以“202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和美好禮互動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度參與2023總臺中秋晚會,將在宜賓現場互動環節投放超5000萬元的“和美好禮”回饋消費者。
9月16日五糧液還宣布與川航合作,共同推出中秋主題航班。據悉,該航班在外觀和內飾布滿了五糧液經典元素。航班上還將送出專屬甜品、餐食等,把中秋氛圍拉滿。
五糧液海報截圖
洋河股份推出了“中秋團圓夢,好運上上簽”福利活動,持續加大海之藍(22版)、天之藍(21版)、洋河·夢之藍水晶版、洋河·夢之藍M6+產品開瓶獎勵力度……還冠名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巨獻《2023太湖美音樂會》。
可以看到,各大酒企為了搶占中秋國慶市場、有效地“減庫存、促動銷、穩價格”,在營銷上都頗為強勢,紛紛拿出了“看家本領”。
展望下半年,多家券商表示了謹慎樂觀的態度。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認為,2023年白酒產業總體上是短期不樂觀,長期不悲觀,產業將呈現緩增長、理性增長的趨勢。還有行業專家認為,早則2023年中秋,晚則2024年春節,中國白酒將會再次復興。